四川初三初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初三初中地理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东西两个半球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o W以东,160o E以西是东半球
B.0o经线位于西半球,180o经线位于东半球
C.20o W以西,160o E以东是东半球
D.0o经线以东,180o经线以西为东半球
2.下列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A.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B.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C.山谷、盆地、山脊、山顶
D.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3.下列对世界大洲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大致的比例为3:7,不会改变
B.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太平洋与南极洲
C.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有印度洋和非洲
D.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只有南美洲,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地球表面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大洋洲B.南美洲
C.非洲D.南极洲
5.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却以其皑皑的白雪、峭立的冰峰闻名世界,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
6.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A.气温和光照B.降水和风力
C.气温和降水D.气温和风力
7.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中海气候D.④――热带沙漠气候
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同,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A.海沟B.东非大裂谷C.红海D.大洋中脊
9.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集中在发达国家
D.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0.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撒哈拉沙漠B.青藏高原
C.南极大陆D.西欧平原
11.南南合作指的是()
A.南半球国家与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B.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谈
C.南美洲国家与南美洲国家的商谈
D.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对话
12.阅读材料,回答第下列各题
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6%,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4%,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20%。
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8740美元,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8260美元;印度的国民人均生产总值是390美元,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860美元。
发达国家主要生产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高级轿车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根据()
A.宗教信仰B.人口多少
C.政治制度D.经济发展水平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下列现象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①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②农业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③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④输出资金和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3.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奥委会D.欧洲联盟
14.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
A.阿拉伯语、基督教B.葡萄牙语、佛教
C.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英语、基督教
15.读亚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B.东亚C.南亚D.北美
17.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别是()
A.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
B.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
D.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
【2】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部低
【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
18.如下图所示服饰,属于下列哪个国家的传统服装()
A.中国B.美国C.英国D.日本19.小明要到欧洲西部旅游,以下是某旅行社导游的介绍,不可信的是()
A.到西班牙看斗牛比赛B.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C.到挪威看峡湾风光D.去英国伦敦看埃菲尔铁塔
20.下列关于巴西工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B.巴西的工业发展较快,但农业发展较慢
C.目前,巴西已发展成为拥有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工农业大国
D.巴西的工业发展较慢,但农业发展较快
2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地球最南的地区B.淡水资源储藏丰富
C.地地球上最冷的地区D.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南极站二、填空题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C地位于D地的方向。
2.读图填空。
(1)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该地区位于洲。
(2)当我国中小学生放暑假期间,B地区正值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现象(极昼或极夜)。
三、综合题
1.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降水量最多的是气候。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气候、气候。
3.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美国的主体部分,在东西方向上地势的变化特点是西部高,东部。
(2)美国主体部分,1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3)如果只考虑气候条件(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图乙中A、B、C、D四地最适宜修建自然滑雪场的
是地。
四川初三初中地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东西两个半球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o W以东,160o E以西是东半球
B.0o经线位于西半球,180o经线位于东半球
C.20o W以西,160o E以东是东半球
D.0o经线以东,180o经线以西为东半球
【答案】A
【解析】
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0o经线位于东半球,180o经线位于西半球,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下列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A.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B.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C.山谷、盆地、山脊、山顶
D.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答案】C
【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地;中间数值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地方是山脊;向大数弯曲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据图可知:从前向后依次是山谷、盆地、山脊、山顶,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3.下列对世界大洲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大致的比例为3:7,不会改变
B.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太平洋与南极洲
C.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有印度洋和非洲
D.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只有南美洲,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答案】D
【解析】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随着板块的不断运
动以后将会改变;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附近,经线都从此穿过,是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西半球有南美洲的全部、北美洲的主体部分、亚洲东北的一小部分、非洲的西边的一小部分、欧洲的西边的一小部分、大洋洲东部的一小部分和南极洲西部的一部分。
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C错,D正确,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4.地球表面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大洋洲B.南美洲
C.非洲D.南极洲
【答案】D
【解析】
根据全球海陆的分布形势,全球共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5.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却以其皑皑的白雪、峭立的冰峰闻名世界,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
【答案】B
【解析】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白雪皑皑,这是地形因素
造成的气候差异,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6.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A.气温和光照B.降水和风力
C.气温和降水D.气温和风力
【答案】C
【解析】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地的降水差异大,分布很不均衡,所以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7.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中海气候D.④――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B
【解析】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被称之为“热带大陆”,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等。
据图可知: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沙漠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同,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A.海沟B.东非大裂谷C.红海D.大洋中脊
【答案】A
【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海沟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的;红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裂谷,裂谷持续扩大,海水涌入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大洋中脊是在大洋比较宽阔,最初断裂处,岩浆上涌形成,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9.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集中在发达国家
D.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D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人种。
10.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撒哈拉沙漠B.青藏高原
C.南极大陆D.西欧平原
【答案】D
【解析】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撒哈拉沙漠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青藏高原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南极大陆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都是人口稀疏的地区,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人种。
11.南南合作指的是()
A.南半球国家与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B.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谈
C.南美洲国家与南美洲国家的商谈
D.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对话
【答案】B
【解析】
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称之为“南北对话”,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与合作。
12.阅读材料,回答第下列各题
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6%,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4%,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20%。
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8740美元,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8260美元;印度的国民人均生产总值是390美元,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860美元。
发达国家主要生产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高级轿车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根据()
A.宗教信仰B.人口多少
C.政治制度D.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存在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本题选D。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下列现象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①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②农业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③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④输出资金和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工业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也较低,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与合作。
13.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奥委会D.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
当今的国际组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它们既是处理国际事务、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斗争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在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今天,许多国际组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石油输出国组织,又称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新加坡,欧盟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与合作。
14.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
A.阿拉伯语、基督教B.葡萄牙语、佛教
C.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英语、基督教
【答案】C
【解析】
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普遍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5.读亚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答案】C
【解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本题选C。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在全球人口分布中: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据图可知:甲位于阿拉伯半岛,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B.东亚C.南亚D.北美
【答案】B
【解析】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总体上看,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为广阔。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其他。
17.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别是()
A.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
B.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
D.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
【答案】D
【解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根据亚洲的地形分布图可知:甲是阿拉伯高原、乙是青藏高原、丙是印度河平原、丁是太平洋,故本题选D。
【2】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部低
【答案】B
【解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据图可知:图中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
变化的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故本题选B。
【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这种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
18.如下图所示服饰,属于下列哪个国家的传统服装()
A.中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答案】D
【解析】
和服日文原意是“服装总称”,但后来专指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装;中国的传统服装是唐装;西服是欧美的传统服装,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19.小明要到欧洲西部旅游,以下是某旅行社导游的介绍,不可信的是()
A.到西班牙看斗牛比赛B.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C.到挪威看峡湾风光D.去英国伦敦看埃菲尔铁塔
【答案】D
【解析】
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埃菲尔铁塔、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
20.下列关于巴西工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B.巴西的工业发展较快,但农业发展较慢
C.目前,巴西已发展成为拥有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工农业大国
D.巴西的工业发展较慢,但农业发展较快
【答案】B
【解析】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二战之后,巴西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
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巴西畜牧业发展较快,牛肉大量出口,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西半球的国家。
2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地球最南的地区B.淡水资源储藏丰富
C.地地球上最冷的地区D.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答案】D
【解析】南极地区大致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A正确;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地表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B正确;南极洲纬度高,且为陆地,再加上沿岸的寒流影响,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C正确;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D错,故本题选D。
【2】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南极站
【答案】A
【解析】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导致了极圈以南或者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据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他几个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二、填空题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C地位于D地的方向。
【答案】(1)山顶陡崖
(2)570 西北
【解析】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表示山地;中间数值小四周大的表示盆地;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部分表示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地方表示山脊;向大数弯曲凸出的地方表示山谷。
据图可知:A为山顶;B为陡崖;C为山谷,D为山脊。
(2)海拔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相对高度指的是两个地点的直距离。
A地海拔为670米,D地海拔为100米,则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670-100=570米;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定向;有经纬网的,要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定向;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本图指向标定向可得: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2.读图填空。
(1)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该地区位于洲。
(2)当我国中小学生放暑假期间,B地区正值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现象(极昼或极夜)。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南美
(2)冬极昼
【解析】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据图可知:A地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上,所以A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2)南北半球的四季具有相反的特征,当我国中小学生放暑假期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B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为南半球,此时正值冬季,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而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世界的气候。
三、综合题
1.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答案】(1)平原
(2)北中低
(3)温和湿润
【解析】
(1)世界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亚洲东部、南亚、西欧、北美东部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从自然条件看,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地势平坦,大都在平原地区。
据甲图可知: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我们通常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据乙图分析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我们以30°和60°纬线,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都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是因为该地区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