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 . 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50cm—160cm之间
B . 人一般每分钟眨眼大约在60次—80次之间
C .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0km/h—1.4km/h之间
D . 九年级物理教材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约在50Pa—80Pa这之间
2. (2分) (2018八上·昭平期中) 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 . 跳远
B . 跳高
C . 长跑
D . 铅球
3. (2分) (2019八上·巴彦淖尔期中) 在诚仁中学第七届田径运动会上,八年级(5)班张亚南同学以27s 的成绩打破女子200m比赛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张亚南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比赛全程平均速度约为7.4m/s
C . 以主席台为参照物,张亚南同学是静止的
D . 为结果准确,计时裁判员应在听到发令枪声后开始计时
4. (2分)在密度和速度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A . 2.7t/m3比2.7g/cm3大
B . 2.7kg/dm3比2.7t/m3小
C . 0.2s/m比5m/s快
D . 1s/m与1m/s一样快
5. (2分) (2018八上·铁力期中)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 ,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
A . 35
B . 40
C . 45
D . 50
6. (2分) (2018八上·顺德月考) 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
C .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7. (2分)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为此,四位同学提出测量时间的方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A . 某次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
B . 某次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
C . 某次闪电时,按照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D . 按照选项A的方法,测量三次闪电对应的时间,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8. (2分) (2016八上·自贡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9. (2分)教学楼的楼道里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要求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角度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速度
10. (2分) (2016八下·密云期末) 乐队演奏时,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A . 频率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声速不同
11. (2分) (2018八上·湖北月考)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摩托车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位置
C . 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传递信息
D . 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12. (2分) (2019八上·新疆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B . 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 .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 . 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3. (2分) (2016八下·盐城开学考) 广场舞声音响起,居民区安静“荡然无存”.有人建议在跳舞的广场周围设置用吸声材料制成的板墙以削弱噪声的影响,这种做法()
A . 不能控制噪声
B . 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 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 . 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 (2分) (2016九上·薛城期中)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
A . 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B .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C .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
D .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15. (2分)下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A . 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
B . 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
C . 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D . 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熔化
16. (2分) (2017八上·沭阳月考) 下列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7. (2分) (2018八上·潮南期末)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18. (2分) (2015九上·厦门期中)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 冰雪消融
B . 冰花剔透
C . 露珠晶莹
D . 傲雪凌霜
19. (2分)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 . 先凝华后升华
B . 先蒸发后凝固
C . 先升华后凝华
D . 先汽化后液化
20. (2分)(2019·潍坊) 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 汽化
B . 升华
C . 凝华
D . 液化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共8题;共60分)
21. (3分) (2017八上·太仓期末) 给下列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____;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速度约100________
22. (5分) (2018八上·信阳月考) 如图所示,图甲为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
23. (10.0分) (2017八上·江阴期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书,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________图中是沸腾前的情况。
(填“甲”或“乙”)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________.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
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
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
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将乙试管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杯底).当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乙试管内的液体会沸腾起来,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可以判断出乙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_;
物质沸点(℃)物质沸点(℃)
水100甘油290
煤油150酒精78
24. (10分) (2017八上·惠山期中)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刚好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②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声源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2)请你回答问题.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②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________.
25. (10分) (2017八上·富顺期中)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
(2)本实验除上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原因 ________;
(4)若实验时,由于某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小车已经滑行一段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全程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6. (12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27. (5分)物理学中用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校运动会上,正在进行100米短跑的比赛,看台上的“观众”和终点的“裁判员”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①看台上“观众”的方法是________
②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是________
28. (5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共8题;共60分) 21-1、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2、
25-1、
25-2、
25-3、
25-4、
26-1、
27-1、
28-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