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新技术(三)——主要递纸装置和新机构

合集下载

《印刷机械》(印刷设备)试卷B

《印刷机械》(印刷设备)试卷B

《印刷机械》〔印刷设备〕试卷B运城学院机电工程系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现代印刷机械》试卷B适用范围: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0822班命题人:审核人: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1、PS版显影机有_____式、_____和_____式三种类型。

2、给型号YT880机型命名为_____。

3、单张纸胶印机主要由______、_____ 、 _____ 、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_等几部份组成。

4、前规按挡纸板和挡纸舌是否为一个整体可分为______、 ______两种,而按让纸时的摆动方向可分为______、 ______两种。

5、递纸机构按递纸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 _____ 、_____。

6、输水装置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个局部,分别为_____、 _____ 、_____。

7、印刷装置主要由_____、 _____ 、_____、传纸滚筒和离合压及调压机构组成。

8、达格伦润湿装置中的第一着墨辊担负着_____和_____双重任务。

9、收纸装置的根本上由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组成。

10、单纸张印刷机理纸机构主要由纸张制动轮、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组成。

11、反映输墨装置性能的几个主要指标是:_____ 、 _____ 、_____ 、 ______、______。

12、单纸张印刷机定位装置的定位原理为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哪些滚筒的空当装有咬牙排〔〕第 1 页共 7 页A.印版滚筒B.橡皮滚筒C.压印滚筒D.传纸滚筒2、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间歇式输纸也是序列式输纸 B.重叠式输纸也称连续式输纸C.纸张输送过程中,相邻两张纸咬口之间的距离常称为输纸步距。

对输纸步距的考虑是:输纸步距的大小首先应该保证前后两张纸必须重叠5~10mm左右以上;考虑输纸步距的大小还应该保证前一张纸在前规结束前。

第二章 胶印新技术

第二章 胶印新技术

SOLOR 2.1高保真彩色分色系统
提供的分色模型有TOYO油墨系列和Pantone油墨系列,每系列 包括8种模型,分别是:
四色一种:青品黄黑; 五色三种:青品黄黑红、青品黄黑绿、青品黄黑
蓝;六色三种青品黄黑红绿、青品黄黑绿蓝、青品 黄黑红蓝; 七色一种:青品黄黑红绿蓝。
Zhao Xiu-ping ® Advance in Packaging Printing Technologies
Zhao Xiu-ping ® Advance in Packaging Printing Technologies
Zhao Xiu-ping ® Advance in Packaging Printing Technologies
如2: 红色以M、O和少量Y匹配, 绿以Y、G和少量C匹配。
Zhao Xiu-ping ® Advance in Packaging Printing Technologies
四、分色模型的选择
原稿颜色特点不同,在进行高保真彩色印刷时,可选择不 同分色模型,在保持最佳印刷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材料和 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高保真分色系统中包括适用于不同系列油墨的四色、五 色、六色和七色分色模型,供企业人员直接调用。
Zhao Xiu-ping ® Advance in Packaging Printing Technologies
一、四色印刷存在的问题
自然界景物所显示的颜色,是在可见光色域中被感知的。 当图像被复制时,受到:
①光电转换器件性能的影响, ② 分色算法会使颜色阶调特性改变, ③ 油墨印刷色域范围会使颜色空间再度压缩。 所以,印刷图像的颜色与可见光色域中的颜色相比,往往显 得沉重灰暗,阶调压缩损失较多,立体感较差。

胶印工艺12项新技术

胶印工艺12项新技术

胶印工艺12项新技术以印品集成制造与增值服务为中心,通过先进印刷设备与基于CTP的全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和基于CIP3/CIP4印刷过程控制系统的产品链整合,来破解印品生产进程协同与质量控制、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中的难题,达到稳定设备基准、正确传输数据、自动控制过程的目的,有效地提升设备产能和良品率,已经成为胶印生产系统的发展潮流。

概括地来看,全球胶印技术的创新集中于以下几点。

1.胶印制程系统为先胶印制程系统为先是指以“产品集成化制造、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控”来充分发挥印刷设备的实际效能,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最大程度降低印刷材料损耗以及提升产品增值效应与客户的满意度。

2.纸进纸出随心所欲纸进纸出随心所欲是指印刷机将采用单张纸、卷筒纸、卷筒纸分切等多种输纸方式以及智能化无侧规感应定位等方式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定量纸张的输入、输出,同时采用不停机收纸、连线印后加工等模式来实现成品或半成品的无障碍生产。

3.供水给墨定量精准供水给墨定量精准是指采用定量供墨或给水装置,根据印品实际状态来供给油墨和润版液,从而达到最佳的水墨平衡状态。

4.上版下版轻松一键上版下版轻松一键是指采用最新设计的独立驱动印版装置,自动化、自主地完成印版的装卸,实现各个机组印版更换的不停机或在机作业。

5.扫来扫去不再弹琴扫来扫去不再弹琴是指通过安装在印刷机控制台上的扫描式密度测量仪或色度测量仪,自动测量横向或纵向印刷控制条的湿密度、干密度、色度或光谱,并将采集数据处理后反馈给印刷机,进而根据印刷质量需求或印刷目标来自动调整水墨状态,最终避免工人手动调整水墨的误差和造成的浪费。

6.上光烫印内联搞定上光烫印内联搞定是指通过置入连线冷烫印机组、高效UV上光机组以及连线自动套准系统来在线完成高品质印刷所需的上光、烫箔等印后加工作业。

7.印迹干燥组合最新印迹干燥组合最新是指采用红外、紫外、电子束等多种干燥技术,对经过传统胶印、UV胶印、UV上光的印品进行干燥处理,实现干进干出的全新胶印生产过程。

金蓝领高级技师复习题

金蓝领高级技师复习题

金蓝领高级技师复习题选择题一、单选题1、照相分色是通过滤色片达到分解色彩的目的,用()滤色片分色时,制取品红版阴片。

(答案:B)A、红;B、绿;C、蓝紫;D、黄2、为提高输墨部分的匀墨性能,一般要求所有相接触墨辊彼此直径比值为()。

(答案:C)A、1;B、整数倍;C、大于1;D、不可约数3、胶印机的“0”位置是指()位置。

(答案:A)A、压印滚筒和递纸咬牙相切;B、侧规上抬让纸;C、压印滚筒和橡皮滚筒咬口边口对齐;D、递纸咬牙在前规刚咬纸4、B-B型胶印机滚筒齿轮节圆直径Φ=175mm,压缩形变值λ= 0.14mm,则滚筒接触区宽度为()mm。

(答案:B)A、3.5;B、7;C、10;D、145、方形网点的网点搭角产生网点覆盖率突变的区域在()%左右。

(答案:C)A、10;B、20;C、50;D、756、在润湿液中添加适量的();能降低润湿液的表面张力。

(答案:D)A、磷酸; B、磷酸二氢铵;C、阿拉伯树胶; D、表面活性剂7、在相同的单位面积里印同一种颜色,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会产生颜色在()上的变化。

(答案:C)A、色相、明度;B、色相、饱和度;C、明度、饱和度;D、色相、明度、饱和度8、我国采用的齿轮标准压力角为()。

(答案:A)A、20°;B、17°;C、15°;D、14.5°9、当印刷品网点覆盖率增加时,对调子密度影响最大的是()部分。

(答案:C)A、高调;B、中调;C、低调;D、高光10、为避免胶印机印版滚筒咬口部位产生“条杠”和“油脏”,安装胶印机滚筒时,印版滚筒的边口应超前橡皮滚筒边口约()mm。

(答案:B)A、10;B、20;C、30;D、4011、用反射密度仪分别通过红、绿、蓝紫三块滤色片对某一原色墨进行测试,依次得到与之对应的高、低、中三个密度数据,则该原色墨偏()色。

(答案:A)A、黄;B、品红;C、青;D、蓝紫12、平版印刷润湿液主要消耗于()。

综观现代胶印技术的发展

综观现代胶印技术的发展

综观现代胶印技术的发展胶印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印刷方式,胶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不仅推动着胶印技术本身,也推动着整个印刷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胶印技术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创新。

1.新技术、新结构近年来.在胶印机上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结构有的已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的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1)输纸装置的革新①给纸机新机构传统给纸机有多根输送带,较新的是采用2根真空输纸带,而海德堡采用的给纸机只有1根较宽的真空输纸带,其下面有3个负压腔,其真空度可调,靠近前规的负压腔吸力最大,纸张到达前规前速度降为机器速度的65%.可防止纸张反弹。

据称,1根真空输纸带可以解决2根真空输纸带可能导致纸张的输送失衡问题。

三菱给纸机分离头的压脚不带吹风嘴,并有4个分纸吸嘴、4个送纸吸嘴,这种分离头对纸张的适应性较强高宝给纸机分离头的压脚也不带吹风嘴.在工作迂程中惯性较小,适于高速运转。

传统的给纸机分离头都是固定不动的,但高宝的给纸机分离头可上下浮动,始终与纸张表面处于规定的距离,可大幅提高纸张传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②无轴传动给纸机应用无轴传动技术将给纸机分成几大块.分别采用各自的伺服电机带动,分离头、输纸带和前规、纸台升降等都为单独驱动,用计算机控制与印刷机组同步。

无轴传动给纸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纸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不用更换任何零部件即可分离从薄纸到厚卡纸.以及瓦楞纸板,塑料片材等承印物。

曼罗兰、海德堡和高宝等高档单张纸胶印机,给纸机和印刷机组问已采用了无轴传动技术。

Roland700的印版滚筒采用独立电机驱动既可实现不停机换版、提高换版速度,也可灵活调整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间隙。

③无侧规技术无侧规技术可减少调整时间及因调整不当造成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以前因纸张裁切不垂直,侧规拉(推)纸张可能造成的纸张歪斜问题。

不同机器的无侧规机构不同,但原理基本相同。

高宝Rapidal05的无侧规机构较为典型,如图1所示。

印刷设备-6.递纸机构

印刷设备-6.递纸机构

印刷设备
印刷设备
3
前规定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侧规定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设备
递纸牙咬纸
印刷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递纸咬牙与压印滚筒咬牙交接
印刷设备
印刷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以J2203机为例,其交接时间关系如下表:
动作部位
起点
纸张到达前规
148°
侧规下落拉纸
110°
印刷设备
5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恒力机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设备
印刷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交接关系就是指纸张从一个机件交给另一个机件 时的时间与位置关系,时间关系又称机动关系, 是指运动机件之间运动时的相对位置关系,故时 间关系一般用角度表示,一个工作周期规定为 360°。
为测量与记录机件的时间关系,一般用一个360° 的刻度圆盘固定在胶印机的基准滚筒端面上。
印刷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三、递纸机构类型及原理
3-1 直接传纸
印刷设备
3-2 摆动式递纸
1)定心摆动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定心上摆式
印刷设备
定心下摆式
3)偏心上摆动式
运动特点: ①递纸牙绕O1摆动; ②O1绕O旋转。
优点: ①递纸牙可及时回位; ②能避免与滚筒表面
相碰。
印刷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例如:J2108、J2205的压印滚筒,多色机的第一 接纸滚筒端面上一般都装有刻度盘。
印刷设备
印刷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交接时间关系是胶印机的重要内容之一,时 间关系不正确最严重情况会造成机件之间相 互冲突、碰撞甚至损坏机件。时间关系主要 关系纸张定位、飞达输纸、纸在咬纸牙之间 的正常交接。时间关系不当常见引发问题为: 套印不准、重影、咬烂纸边、中途掉纸、飞 达输纸故障等,故正确运用与调节胶印机时 间关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综述

单张纸胶印机递纸机构综述摘要:递纸装置作为单张纸胶印机的关键部件, 直接影响着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和印品质量。

目前国内外胶印机所采用的递纸机构有摆动式递纸机构、旋转式递纸机构等。

本文介绍了胶印机中各种类型的递纸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最后总结了它们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胶印机、递纸机构、摆动式递纸机构、旋转式递纸机构。

1 引言印刷工业在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占有重要地位, 而胶印机由于操作方便, 印刷速度快, 且印刷质量优良, 获得了广泛的使用。

随着计算机控制、电子、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胶印机上的广泛应用,胶印机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胶印机已发展到八色机组以上,在某些领域 ( 如票据印刷行业) 十几色以上的胶印机已不难看到,印刷速度也已达到了15000张/小时以上。

要保证在如此高速的印刷环境下印刷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胶印机的递纸机构是重中之重。

纸张在经由前规和侧规定位以后, 胶印机需要把在输纸台上静止定位的纸张加速到等同于压印滚筒表面的旋转线速度, 由压印滚筒的咬纸牙排咬住纸张并带其旋转进行印刷, 这一套把纸张从静止状态加速到压印滚筒表面线速度的机构称之为递纸机构。

递纸机构的形式及其运动、动力性能, 对于准确平稳地传递纸张、保证套印精度和提高机器速度, 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单张纸胶印机递纸机构的发展现状递纸机构目前都是国内外印刷机研发机构的研究重点,也有专门的厂家进行设计和生产,最著名的是德国的马贝格公司设计生产的高速递纸机构。

由于这是印刷机的关键技术,很多研究资料都很难得到,国内生产印刷机的厂家很多都是直接购买该机构,也有部分较大的厂家通过仿制来进行生产,但是仿制的结果并不理想。

国内对这种机构的理论研究非常少,对于新型机构的开发几乎是一片空白。

虽然国内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印刷机的研发,但是很多研究人员和科研院所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国内外对印刷机高速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许多研究人员对机构的动态分析了大量工作:如冯志华等研究的凸轮系统的参激振动稳定性问题;赵从桂研究的运动规律最有效拟合问题;邱清盈进行的使用非线性设计和多项式描述运动曲线研究;J.H.Kim、Herman.J 和J.Perret-Liaudet 等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对运动规律进行最优拟合;谢根全、潘毓学等分别采用了分离变量法、状态变量法、谐波分析数值计算法根据机构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从动件运动微分方程,等分法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L-I Wu 对平面凸轮机构的误差做了分析,得出压力角和误差的累加对机构的误差结果影响最大,等等。

胶印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胶印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要的角色 . 它被应 用到印刷行业的 电子商 务、信 息管理 、印
刷流程 中的数据传输 、印刷设备 的预调 等方面 , D J F已经成
为 CP 标准 的核心 内容之一 JF 一种开放 式的数据格式 J 4 D是 是 以 XML语言 写成 的 ( XML 语言 是用 于网络上数 据交 换的 语言 . 具有可 以在 网页上进 行数据确认和易于 生成 数据的优
维普资讯
包装印刷技术的创新增值

安徽省新 闻 出版 学校 荣华阳 王 乔
在近 2 0年的时 间里 . 中国胶 印领 域发 生 了翻天覆地 的 变化 . 很多印刷企业通过 引进 国际先进的 印前 、印刷、印后 设备及相关技术 . 自己的印刷质量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 。 使 当今胶 印新技术的发展也同样影响 中国 印刷技 术和 印刷 企业的发展成长 。从 C i Pit0 5 2 0 hn r 20 和 0 6中国国际全 印展 a n 上我们可 以看到很 多印刷创新技术 . 这些创新技术 主要体现 在印前和印刷工艺过程 的 自动化 控制方面 . 印后 工艺也 面临 着数字印刷时代到来后 的发 展和 适应 问题 技术 、市场 的变 化使得印刷企业必须 紧跟 技术发展 . 利用胶 印技术 创新带来
刷设 备 现在 先进 的,高 灵敏 度的传感技术 ( 红外 线 、超
() 2 降低单张 纸胶印机印刷前的准备时间 , 损纸少 。
() 3 可任意设定分切长度 , 进一步降低 纸张 损耗 。 () 4 节省劳动力 缩短飞达头的调节时间和堆纸时间
声波检测 、 限位控制 ) 已经安装到 印刷设备 的相关运动部位 如果操作 人员在进行调整 、清 洗设备时身体或其他异物进入 到运 动 区域 或者出现误操作 时 , 检测设 备立 即发 出信号 , E@ 设备就会 立即停止 下来 , B ̄ J 避免 了人机伤害或者损坏 。

第二章 单张纸胶印机给纸装置

第二章 单张纸胶印机给纸装置

第二章单张纸胶印机给纸装置(视频)+解说词单纸张胶印机的给纸是由单张纸给纸机来完成的,给纸机也被称为“飞达”(Feeder)。

单张纸给纸机通常与印刷机主机是相对独立的,大多数单张纸给纸机都是通过传动系统与印刷机主机或需要单张纸给纸的印后设备连接,并通过调节装置保证主机与给纸机的同步和传动匹配。

单张纸给纸机在印刷机上的位置单张纸给纸机一、给纸装置概述文字字幕给纸装置作用:是完成给纸台上单张纸的连续分离和输送。

给纸装置的重要性:给纸速度和给纸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张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和质量,给纸装置的要求:必须满足对纸张可靠的分离和输送,不破损、不污染纸张,并能够连续输纸,不停机上纸,对双张、多张等不合格纸张进行检测和控制。

1、给纸方式的种类与特点按照纸张分离的方法,可以分为摩擦式给纸和气动式给纸两种不同的方式;按照纸张的输送方式又可以分为间隙式输纸和连续式输纸。

Flash动画+解说词:摩擦式给纸原理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把纸张由纸堆中分离出来,并输送给主机进行印刷。

摩擦式给纸通常采用摩擦轮与纸堆最上面纸张的摩擦力来分离纸张的。

摩擦式给纸摩擦式给纸特点:是通过摩擦轮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分离纸张,薄纸容易被损坏,厚纸不易被分离,因此,分纸速度慢,容易脏污纸张,噪音大,对纸张的适应性差,目前很少应用在高速单张纸胶印机上,只在小胶印机、复印机、打印机相关设备上使用。

图片+解说词:气动式给纸原理是依靠吹风和吸气装置将纸堆最上面一张纸分离出来,并输送给主机进行印刷的。

气动式给纸气动式给纸特点:利用吹气装置将纸堆吹疏松,吸气装置将最上面一张纸与纸堆分离并向前输上。

气动式给纸适用于不同类型、厚度和大小的纸张分离,速度快,故障率低,在现代单张纸印刷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间隙式输纸和连续式输纸间隙式输纸和连续式输纸都是气动给纸机的输纸方式,间隙式输纸也称间歇式输纸,连续式输纸也称重叠式输纸。

Flash动画+解说词:间隙式输纸是指在输纸板3上,相邻两张纸1、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单张纸胶印机定位与递纸装置

单张纸胶印机定位与递纸装置
整理课件
递纸装置的要求
整理课件
递纸装置的要求
整理课件
递纸装置图片MPV
整理课件
纸张递送的方式
1、直接传纸 纸张在输纸板上直接由压印滚筒上的
咬纸牙叼走。 2、间接递纸
纸张由专门的递纸装置从输纸台传给 压印滚筒。 3、超越续纸
纸张以大于压印滚筒的速度,推至压 印滚筒上的前规进行二次定位,再由压 印滚筒的咬牙咬住进行印刷。
整理课件
纸的递送——直接加速传纸
整理课件
纸的递送——间接加速递纸
整理课件
纸的递送——间接加速递纸
整理课件
常见间接加速递纸机构1
偏心旋转上摆式递纸装置 整理课件
偏心旋转上摆式递纸装置原理
整理课件
常见间接加速递纸机构2
整理课件
常见间接加速递纸机构3
整理课件
递纸牙的类型
整理课件
超越式续纸机构1-1
整理课件
前规的作用
整理课件
前规的作用
整理课件
前规的作用
整理课件
前规矩机构的组成
1、规矩板(基准定位) 2、压纸舌(纸边平服、定位精度) 3、调节装置(前后、高低) 4、传动装置(运动控制) 5、检测装置(歪张、空张、晚到) 6、连锁装置
整理课件
前规图片
整理课件
前规的分类
组合式前规:定位板和压纸舌一体。 复合式前规:定位板和压纸舌分开。
整理课件
侧规必须满足的要求
1、拉纸时间、定位时间能够根据需要 进行调节。 2、拉纸可靠,对纸的适应性强。拉纸 力和压纸舌的高低可以调节。 3、工作位置可以根据印刷幅面调节。 4、调节操作方便。
整理课件
摆动扇面板式拉纸侧规
整理课件

单张纸胶印机递纸装置的主要调节

单张纸胶印机递纸装置的主要调节

单张纸胶印机递纸装置的主要调节递纸装置直接影响着传纸精度和套印精度,所以,递纸装置的调节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下面以偏心上摆动式递纸装置为例,介绍几个方面的调节方法。

1.递纸牙和滚筒叼牙、前规交接位置的调节交接位置是指在交接纸张时两个交接机件的相对位置,其中以一个机件为基准,调节另一个机件的位置使其与基准位置相配合,各处交接位置的调节是有先后次序的。

递纸牙与前规、滚筒叼牙进行两次交接纸张,它在这两次交接纸张的位置,应该先以压印滚筒叼牙为基准,调节递纸牙的交接位置后,才能确定递纸牙在前规处接纸位置。

然后,再以此位置为基础,调节前规处各有关机件的工作位置。

递纸牙和前规的交接位置:它是由定位螺钉10决定的,调节时慢慢转动机器,使递纸牙摆动到前规,定位螺钉顶住递纸牙轴上的挡块14,此时凸轮低点和滚子有0.03~0.05mm 的间隙,如果间隙过大或过小,可转动定位螺钉予以调节,当然,要求两边定位螺钉与挡块顶住的时间和受力应该一致。

然后调节前规的定位板,使定位板和递纸牙在一条平行直线上,而且递纸牙叼纸在3~5mm范围内。

2.递纸牙垫高度的调节递纸牙垫高度的调节是以压印滚筒叼牙牙垫的高度为基准的,理想状态是在"0"位时递纸叼牙垫和压印滚筒叼牙垫的间隙为一张印刷纸厚。

但由于纸张是软的,纸边也不可能平整,以及调节、运动误差、纸张厚度变化等各种因素,这种状态难以达到,故一般情况下,两个牙垫的间距为两张印刷纸厚,或者一张印刷纸厚加0.2mm较为适宜。

具体调节方法是:先用一块相应厚度的钢片,将其平放在滚筒牙垫的工作面上,松开固定螺钉,使递纸牙垫轻靠在钢片上,然后再拧紧固定螺钉,这样逐个地把全部牙垫调节在平行滚筒平面的一直线上(还可进行整体调节)。

递纸牙在前规处接纸,当它处于最低位置时,牙垫表面与输纸铁台的间隙应根据纸张厚薄而定,印刷薄纸时,其间隙为所印纸张厚度的三倍;印刷厚纸时,则为印刷纸厚加0.2mm 为宜。

胶印新技术(五)——单张纸胶印机印刷和传纸装置新技术(下)

胶印新技术(五)——单张纸胶印机印刷和传纸装置新技术(下)
上加 一个 偏 心套和 偏 向套 驱 动机构 .如果 发现 套 印不
1改变印版 同印版滚筒相对位置 .
即将 印版 夹连 同印版 一起 相 对印版 滚 筒 中心线 调 斜 。可 手工调 整 ,但 费时 费力 。秋 山J r t p 4 P 1 4 4 O n
准 ,检测 系统将套印误差反馈 给控制系统 .由控制系统
图1 8带翻 转 机 构 的 多 色胶 印机
些 ,因咬 纸 牙排 不 均 布 出现
印刷故 障的概率更高 。
径滚筒 ) ,也可 以是 中间滚筒 为倍 径滚筒 ,两边 的两 个 为单 倍 径等 径滚 筒 。采 用三 个 传纸 滚 筒 .传 纸路 径较 长 ,对油 墨干燥 有利 但每 两个机 组间纸张交 接次数 比 来自2印版滚筒对角调整 .
印版 滚 筒的 偏 向套 上设 置单 独驱 动机 构 .需要 对 角调整时 ,在 中央控 制台上按动对 角调整按扭 ,或 由套
准检测系统将套 印误差反馈给控 制系统 ,由控制 系统 发
出指令 ,印版 滚筒偏 向套 的单独 驱动机构带 动偏 向套 转 动一个角度 ,即把 印版滚筒 中心线 相对于橡皮滚筒 中心 线调斜 ,亦改 变了此印版与其他 印版的相对位置 ,从 而 达到对角套 印准确 。这种机构调整 方便 、准确 。但 调整 范围很 小 一般 只有± 2 m。因为调整太 多 ,可能 由 0. m
接触 .彻底解决蹭脏 。但成本较高 。
滚筒 中心低 。使各机 组之间 滚筒 缺 口错开 .有利于机 器
运 转平稳 。但各 印版 滚筒 的咬纸牙相位 角也不 同 .除 了 印版滚 简单独驱动外 ,换版时 .必须 一个机 组一个机 组 的更换 ,总体 换版 时间长。三个传纸 滚筒 中心 也可 以在

胶印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胶印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胶印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胶印技术一直占据印刷技术的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其他印刷技术能够完全取代胶印技术。

那么,近年来胶印技术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其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发展?本文将为您揭密。

胶印技术的新进展胶印技术包括胶印印前技术和胶印印刷技术。

在各种印刷方式的印前技术中,胶印印前技术是发展最好、智能化水平最高、普及面最广的技术。

其典型代表是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

目前我国胶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已经实现批量出口。

胶印印刷技术的进展则主要体现在胶印机的发展和创新上。

这里将重点探讨胶印机技术的新进展。

1.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新的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技术之间的竞争,也使得胶印印刷技术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了保持胶印的“主导”地位,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现在胶印机的自动化、智能化取得重要进展,高端胶印机几乎成为完全智能化的“傻瓜机”。

自动化是用某些机构或机器代替人的手和脚,自动完成某些操作。

而智能化是代替人的感官系统和大脑,完成感知和判断,指挥自动化装置完成某些操作。

(1)胶印机自动化新进展胶印机自动化新进展主要包括:纸张更换、纸张运行过程以及纸张翻转的自动控制;半自动、自动换版;墨色预置、遥控系统;水墨平衡自动控制系统;滚筒和墨辊压力遥控调整;套准遥控系统;墨路自动清洗系统,橡皮滚筒、压印滚筒自动清洗系统。

(2)胶印机智能化新进展胶印机智能化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智能化,先进胶印机的智能化水平主要表现在:车间的物流智能供给系统;印刷品质量的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印刷机自身的智能控制、自我检测、自我修复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排放系统;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具体来说,胶印机的智能化功能主要有:纸张预置、纸张运行监控及位置、张力的智能调整系统;水、墨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在线墨色闭环检测、智能调整控制系统;在线套准闭环检测、智能调整控制系统;在线图文质量闭环检测、智能调整及报警系统;同步自动换版系统;机组和部件之间的伺服电机传动(无轴传动)系统;加墨预置和集中供墨系统;机器运行中换活件的各种预置系统;一键式印刷操作系统;智能化的节能干燥和废气处理控制及排放系统;组合印刷及机器多功能控制系统;印版位置自动识别系统;开机前的预套准系统;保障操作人员和机器的安全控制系统;百花齐放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其控制软件系统;组合印刷机和在线多功能模块的智能控制系统;胶印机运行监控、故障诊断及显示和远程修复系统;不停机换活件系统。

胶印机输纸机构分析

胶印机输纸机构分析

图 3真空吸气带式输纸机 构 1 一输 纸台; 一输送带 ; 一驱动辊 ;一张紧轮 ; 2 3 4 5 一传 送带 辊 ;一 吸气 室 6 23纸 张检 测 装 置 . 纸 张 经 过 分 离 机 构 和 输 送 机 构 进 入 定 位 机 构 进 行 定 位 的过 程 中 , 由于各种原 因会出现双张 、 多张 、 空张等一 系列故障 , 以在输 纸机上 所 需 要 靠 纸 张 检 测装 置 来 保 证 输 纸 过 程 的顺 利 进 行 。 这 部 分 装 置 主 要 分 为 : 张 检 测装 置 、 位 检 测 装 置 和 安 全 杆 装 置 。 双 空
2I .. 纸 吸 嘴 2分
分为机械式 、 电式 、 光 电容式及气动式等。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 的, 即 利 用单 张纸 和双 张 纸 厚 度 不 同所 传 递 的 物理 性 能 上 的 不 同 来 进 行 工 作。 因为机械式检测机构一般用微 动开关 来检测 ,高速时触点反复动 作, 容易影 响输纸精度 , 以在一些场合渐渐被 光电传 感器所代替。光 所 传感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 、 高反应速率 器件 , 在胶 印机 中的应用十分普 遍 。有 些 国外 印刷 机 ,机 械 式 和 光 电式 两 种 双 张 检测 机 构 同 时 随 机 设 置, 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或 同时使用 , 而电容式 和气动式检测 机构 则 较 少 应 用 在 高 速 胶 印 机 上 。 近几年还 出现 了一种超声波双张控制装置 ,其T作 原理是 利用 待 测纸张 的厚度变化与透过纸张的超声波 的超声量之 间的关 系来进行 双 张检测 。超声波双张检测电路更适合 于厚纸 的检测, 因为超声波在纸张 中的传播介子相同 , 在相同介子 中声波载体的加厚 , 尤其是薄纸 和厚纸 差异不 大 , 不会衰减很 多能量 , 在厚纸 中传播能避开始 脉冲的盲 区, 提 高识别双张的能力。 目前如小森 、 三菱 、 罗兰等胶印机上均采用 了这种 控制装置。 232空 位 检测 装 置 .. 当纸张到 达前 规时 , 如果 出现空张 、 早到 、 晚到或者歪斜 等不正常 状况时 , 应马上停 机进行相 应处理, 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就是空位检测装 置 。 它 一 般 有 机 械式 、 电板 片式 、 电式 和 光 栅 式 四 种 。 光 机械式由于可靠性差 , 已逐渐被淘汰。现在高速胶 印机 中光 电式控 制装置被广泛使用 。 三菱 、 小森等品牌的胶印机 就是采用光 电式空位检 测控制器。 它由红外发光二极管 a和比 电三极管 b组成。 红外发光二极 管 a用于发射红外光线 , 电j极管 b用 于接受 检测 光线 , 光 并将 光信号 转换成 电信号传送给输纸机构。若纸 张输送超前 , 即纸张早到前规定位 面, 红外发光二极管 a 发射 的红 外光线被纸张反射 回来 , 电j极 管 h 光 接受到反射 回来 的光线后转换成电信号传给输纸机构 , 输纸停 止; 若纸 张歪斜 、 折角 、 破损 、 空张及滞后 , 外二极管 a 红 发射 的红外 光线 没有遇 到 纸 张 , 能 反 射 回到 光 电 三 极 管 b, 不 于是 , 电三 极 管 b向 输 纸 机 构发 光 出 信号 , 纸 停 止 。 输

第二章:印刷机组成与结构

第二章:印刷机组成与结构

分纸吸嘴、压脚和纸张之间的最佳配合是: ①纸张处于自由状态;
②分纸吸嘴只能吸起一张纸,不能吸起两张纸; ③调节分纸吸嘴的角度,使两吸嘴之间的纸张始终处 于绷紧状态,便于压脚下压; ④压脚在不与纸张后边缘干涉的情况下,尽量多压。
纸张、递纸吸嘴、纸堆的高低(即压脚的高低)和接纸 辊之间的最佳配合是: ①纸张处于自由状态; ②调节压脚的高低使纸张水平进入接纸辊; ③调节压纸轮和递纸吸嘴之间的运动关系使纸张过了
压纸轮调节
(1)所有压纸轮压力应该一致,并且压纸轮左右位置 两两对称,一定要压在纸带中心线上。 (2)印厚纸时压纸轮压力大些,印薄纸时压力小些。 最前一排压纸轮应该距第一张纸后边缘2-3mm。 (3)压纸轮压力调节:顺时针转调节螺钉可以使压纸轮 上的弹簧片向下增压,使压纸轮对纸板压力加大。逆时针 转动调节螺钉,则弹簧片将压纸轮弹起,使压纸轮对纸板 压力减小。
松纸吹嘴
不同松纸吹嘴的形状及松纸效果
(3)调节压纸吹嘴
A、压纸吹嘴的高度需根据纸堆面的位置来调节,要求纸堆不再 自动上升时,前挡纸牙高出纸堆5mm。(高低位置调节) B、压纸吹嘴压纸量应该深入纸堆边缘深度8-12mm,以不踩坏 前一张纸后边缘为合适。(前后位置调节)
压脚
压纸吹嘴的合适位置
(4)调节分纸吸嘴
挡纸毛刷:挡住被吹起的纸张,防止过多的纸张被吸起。 稳纸压块:稳定纸张,防止吹风时纸张向边缘移动、漂浮。 前挡纸舌:挡住纸张,保持纸堆前缘整齐。 静电消除器:消除纸张之间的静电,防止纸张粘连,引起双张。
3、飞达各部件的调节
纸张在传递过程中应处于自由状态。
纸张的自由状态:
(1)纸张与纸张之间不存在任何阻碍:如纸张之间不会 因静电产生粘连,不会因油墨未干而粘连,理纸不好造成 纸张翘曲互相制约,切纸操作不当造成边缘有毛边等。 (2)纸张表面平整:纸张本身不平、理纸操作不当、给纸 台不平等。 (3)纸张前口齐平:裁切精度不高、纸张翘曲、理纸不好。 (4)纸张侧口齐平:同上。

认识胶印机—胶印机结构及组成

认识胶印机—胶印机结构及组成
胶版印刷及故障排除
胶印机十大部分
十大部分
一 输纸部分
二 规矩部分
三 递纸机构
四 滚筒部分
五 输墨部分
六 输水部分
七 收纸部分
八 传动系统
九 气路系统
十 电气部分
一、输纸部分
将纸张从输纸台上 向前传送到输纸板, 进而传递到印刷机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输纸部分的飞达 将纸张一张一张 地传到输纸板
飞达包括 压纸吹嘴、松纸 吹嘴、送纸吸嘴、 分纸吸嘴、压纸 脚调节、飞达 气路等
五、输墨部分
输墨部分的作用是实现 匀墨、传墨与墨量控制, 把油墨均匀涂布到印版上
分为供墨部分、匀墨部分 和着墨部分
供墨部分作用是供给印刷油墨 并控制墨量大小
匀墨部分作用是周向与轴向 打匀油墨,由匀墨辊和 串墨辊组成
着墨部分作用是给印版均匀 涂布油墨
六、输水部分
输水部分作用是实现匀水、 传水与水量控制,把水 均匀地涂布到印版上
气路系统提供输纸与收纸等的吸气与吹气,由气泵组成,用于提供气源
十、电气部分
电气部分提供印刷机整体控制,包括强电控制与弱电控制
四、滚筒部分
滚筒部分的作用是把印版 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
滚筒部分包括印版滚筒、 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
印版滚筒是印刷机上圆柱形的印版 或其支撑体,其作用是安装印版
压印滚筒是印刷机上圆柱形的压印体
橡皮布滚筒是在滚筒外圆表面上, 包衬一层较厚的、富有弹性的 橡皮布,用以转印从印版上获得的 图文。其作用为安装橡皮布
二、规矩部分
规矩部分是为了保证 彩色印刷套印准确而 设计的控制纸张定位 的机构
前后方向定位的规矩 称为前规,左右方向 定位的规矩称为侧规

J4104胶印机的结构和原理

J4104胶印机的结构和原理

J4104胶印机的结构和原理平版印刷是印版的图纹和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图纹部分具有亲油憎水性,空白部分却有亲水憎油性,由于水和油不相混溶,刷墨前,先用水湿润版面,使得空白部分憎油,只有图纹部分能附着油墨,然后进行印刷。

胶印印刷是平版印刷的一种。

由于胶印印刷具有产品质量好,印刷品范围广,生产效率高,材料消耗低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发展较快。

J4104四开平版胶印机是九十年代开发的产品。

该机采用了国内外胶印机的先进技术,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高,产品适应性范围大,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外形美观。

整机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国内同类机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本机的特点,分以下七个部分介绍:一、机器的概述及传动二、输纸部件三、规矩部件四、滚筒部件五、输墨部件六、输水部件七、收纸部件第一部分机器的概述及传动一、机器的概述:1、机器的外形及常用手柄、手轮和控制器的位置(见使用说明书图册,图6~图7)。

2、机器的特性(见使用说明书第2页)。

3、纸张印刷时的工艺流程:印刷时纸张整齐地堆放在堆纸台上,由纸张分离器(飞达)连续地将纸张一张张输送至输纸台,在线带的带动下,纸张输送到前规和侧规处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由递纸机构将纸张传递给压印滚筒,进入印刷。

印刷完成后的印品由收纸咬牙排收放在收纸台板上,齐纸板将印品自动整理整齐。

二、机器的传动:胶印机是一台具有能进行各种各样机械动作的整体。

每个工作机件,都按它的工作要求,作周期性的准确的机械动作,配合得非常紧密和协调。

所有这些不同速度和不同形式的运动,都是由原动机──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机械把能量传递给机器的各个工作部分。

本机的传动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1、有严格传动比的:如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和链传动等,以齿轮传动的精确性最高。

2、没有严格传动比的:如带传动和摩擦传动。

本机的传动系统如下:┌─侧规┌─收纸部件─┤┌─前规主电动机─┤└─滚筒部件─┼─递纸机构└─输纸部件├─输墨部件└─输水部件输纸台升降电机──给纸台升降收纸台升降电机──收纸台升降主机、收纸、滚筒、规矩、输墨、输水的具体传动路线(见使用说明书图册,图11)。

胶印机的时间关系及其调节方法

胶印机的时间关系及其调节方法

胶印机的时间关系及其调节介绍一、交接关系与时间关系纸张从飞达到收纸台处要经过一系列交接转移过程,交接关系就是指纸张从一个机件交给另一个机件时的时间与位置关系,时间关系又称机动关系,是指运动机件之间运动时的相对位置关系,故时间关系一般用角度表示,一个工作周期规定为360°。

为测量与记录机件的时间关系,一般用一个360°的刻度圆盘固定在胶印机的基准滚筒端面上。

例如:J2108、J2205的压印滚筒,多色机的第一接纸滚筒端面上一般都装有刻度盘。

在胶印机上,来自同一动力源的各运动机件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关系,其中有许多机件动作时间是不可调的,只有少部分机件动作时间是可调的,可调的主要有:咬纸牙开闭牙时间、递纸装置递纸时间、前规动作时间、侧规动作时间、飞达动作时间等。

时间关系是胶印机的重要内容之一,时间关系不正确最严重情况会造成机件之间相互冲突、碰撞甚至损坏机件。

时间关系主要关系纸张定位、飞达输纸、纸在咬纸牙之间的正常交接。

时间关系不当常见引发问题为:套印不准、重影、咬烂纸边、中途掉纸、飞达输纸故障等,故正确运用与调节胶印机时间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时间关系与要求1、飞达时间关系飞达时间关系主要有压脚与分纸吸嘴时间关系、分纸吸嘴与递纸吸嘴时间关系、递纸吸嘴与前挡纸舌时间关系,递纸吸嘴与导纸压轮时间关系等,其中只有前挡纸舌与导纸轮的动作时间是可调的,其它机件动作时间是不可调的。

飞达主要机件动作时间要求如下:①松纸吹嘴停吹时,分纸吸嘴应下移至最低点并开始吸气。

②当分纸吸嘴上移至最高点时,压脚才能下压。

③分纸吸嘴与递纸吸嘴应能共同吸纸(2°~5°)。

④分纸吸嘴停吸后(应过2°)递纸嘴才能递纸。

⑤挡纸舌前摆时递纸嘴才能递纸且要求压脚让纸之前挡纸舌应复位挡纸。

⑥导纸压轮压纸之后递纸嘴才能放纸,当机器老化,递纸速度小于导纸辊送纸速度时,递纸嘴应先放纸,然后导纸压轮接纸。

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运动力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运动力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运动力学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速胶印机是印刷行业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效率和生产速度都比传统的印刷设备更高。

其中递纸机构是高速胶印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速连续印刷的关键。

递纸机构的设计和运动性能直接影响到高速胶印机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本研究旨在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探讨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运动方式、运动规律以及机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为高速胶印机的提升印刷效率和质量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的运动方式和规律;(2)分析递纸机构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改进递纸机构设计的方案。

2.研究方法(1)运动学分析:通过对递纸机构运动轨迹的测量和分析,确定递纸机构的运动方式和规律;(2)动力学分析:通过对递纸机构的受力情况的测量和分析,探究递纸机构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数值模拟:通过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递纸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

三、研究意义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是印刷设备中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

本研究将通过对递纸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探讨机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实现更快速、更高效、更稳定的连续印刷生产。

这对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和印刷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预期成果(1)探究高速胶印机递纸机构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2)揭示递纸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递纸机构设计方案;(4)提高高速胶印机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五、进度安排(1)文献调研和背景分析(8月-9月);(2)递纸机构运动学分析(10月-11月);(3)递纸机构动力学分析(12月-1月);(4)数值模拟分析(2月-3月);(5)结果分析和评估(4月-5月);(6)撰写论文和报告(6月-7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曩l 薯

壤 t 0
L* 巍
一 … 鏊 鬻 《 瓤
茹 露s
耋・受多jI。 搿 瓣 ■ 互 / ●j * 。 警一。 尊 冶?曩嚣。 § “i 鬟x_ | 磐 一 -|
孵 “ ^ 一 …

牙臂返 回时必须 在滚筒缺 口处 。因此 ,要求 滚筒 缺 口要 大 滚筒利 用系数降低 即滚筒直径 必须大 一般适 用
维普资讯
交 流

台 之

■7

文/ 齐福斌
递 纸 装置 亦称 递 纸机 构 ,是单 张 纸胶 印机 的重要
印刷 。递 纸机构 的性 能对套 印精度和 印刷速度有 着非常 重要 的作 用。由于 印刷速 度的不断提高 递纸 装置也在 不 断改进 和更 新 常见递纸 装置 如图 1 所示 。下 面介 绍 常用典型 递纸装置 的特 点和最 新机构 。
着 固定不动 的递纸牙 凸轮 滚动 ,驱 使递纸 牙相对其轴做 往复摆动—— 相对运 动 。两种 运动合成 实现零速 叼纸 、
图 5吸 气 滚 筒递 纸机 构
定位 夹 紧 。这种 在 压 印滚 筒 咬纸 牙处 的最后 定 位 ,避 免 了递 纸过 程 中 因机械 精 度 和振 动等 造 成纸 张 定位 的
1上摆动式递纸牙 .
如 图2 ( a)所 示 , 由于 递 纸 牙 在 纸 张 上 面 所 以 ,上摆 动式递纸 牙必须等待所 递纸张全 部进入压 印滚
筒后 ,递纸牙 才能返 回输纸台 叼第 二张 纸 有效工作 时
间短 ,因此 ,不太适合 大纸和高 速机使 用。 ①定 心 摆动 ,即摆 动 式递 纸 牙 的摆 动轴 中心 固定
刷速度 ,然后将纸张 交给 传纸滚筒 ,传纸滚筒 再将纸张 交给压 印滚 筒 。止动 滚筒 经过 1 0 的转 动 ,第二 排咬 8。 纸牙停在 前规位置 做好传送 第二张纸 的准备 。虽然第

筒 。这种机 构使纸 张平稳加速 和交接 ,非常适合 高速机
使用 。其机 器最高 速度可达 到2 O O / 。 O O转 时
并在 压 印 滚筒处 二次 定位 ,人们 称这 种 递纸 机 构为 超 越 式 二次定 位 递 纸机 构 。该 机构 没 有往 复 运动 ,惯 性
小 ,适合 高速 印刷 。
较小 适 合高速 ,但 结构较 复杂 。
隙 筒
图4止 动 滚 筒式 递 纸 机 构
艨 筒
】 建感应装置 勉 纸 . 光 黾 机构 蝴 氏 滚筒 4 P 滚筒
摆 动 式 递 纸 机 构 是 目前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递 纸 装 置 ,


如 图2 所示 。根据摆 动式 递纸 牙的位 置 ,有 上摆 动式递
嚣 蠢 l l |
| 誉
j . 薯 譬越 赫 赫。 拳 | 誓 蠢 n。 ;
纸牙 和下摆动 式递纸牙 。在摆动式 递纸牙 中根 据递纸 牙 轴 中心固定与 否 ,又分 为定 心摆动和偏 心摆动 。
的咬 纸牙 闭合叼住 纸张 ,快速转 动9 。 0 使纸张 加速到 印
4两 次加速 摆动滚 筒式递纸机构 .
最新 的K A 纸机构 采 用两 次加速 的摆动滚 筒式递 B递 纸机构 如 图6 示 。摆 动递纸机 构 一 首先将 纸张加 所 2
速 到最 大速 度 的 6 % 右交 给传 纸 滚筒 一 0左 3,然 后再 由 传纸 滚筒 一 二次 将纸 张 加速 到 印刷速 度 ,传给 压 印 滚 3
部件 它将在输 纸台上 已经定好位 的静止纸张 .加速 到 与 印刷速 度一致 ,并将其递 交给压 印滚筒 的咬纸 牙进行
雾 蠢 爹 / | 誊 | 。 “I
— y』一 i 、i f 乒

卜 …一 一 蒋 I 毒 。
…0

一弘
| 鼙番 , 0
| 静
曩 只

|| 。
不变 ,结构简 单 、调整 方便 如果摆 动臂也 固定不变 ,
递 纸 往 复 行 程 均 走 一 个 固定 的 弧 线 ,如 图 1 ( a)所 示 。为防止返 回时叼纸牙 与滚筒表 面碰 撞 就要 使递纸

于低速机 。 为 了克服 摆 动臂 固定 的定心 摆 动式 递 纸牙 必须 利
鬻垮 ≯ 薯 麓


用滚筒缺 口才能返 回的缺 点 ,便 出现 了摆动 臂可 以伸缩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楚 游
爵 之
滚筒 之间上方设 有吹风装 置 防止传 纸滚筒传 给压 印滚
筒 时纸张吸 附在传纸滚筒 上 。
一… 一…~
滚 纸机构 筒递
一… ~… - _ - 囝
1旋转滚筒式递纸机构 .
由美 国人 R g 发 明的旋 转滚筒 式递纸 机构如 图 a e n r 3 所示 。旋 转滚筒 的有效 直径 和旋 转速度 与压 印滚筒 一 致 。旋转 滚筒带着递 纸牙轴作 匀速旋转 运动—— 牵连运 动。在旋转 滚筒旋转过 程 中,递纸 牙轴端 的曲柄滚 子沿
2止动滚筒式递纸机构
如图4 所示 ,递纸 机构 由间歇 运动 的止 动滚筒和 传
姨_ 位预调 聃 蜓 位微调 图6最 新 的 K A递 纸 机 构 B
纸滚 筒 组成 。止动 滚筒 的咬纸 牙 同 时起 前规 的作 用 ,
止动滚筒 第一排咬纸 牙停在前 规位置 ,当纸张 到达 前规 ( 止动 滚筒咬纸牙 )并经侧规 将纸张定位 后 ,止 动滚筒
误差 。因 为送入 压 印 滚筒 咬纸 牙 的纸 速 高于 印 刷速 度
纸 张 加 速 、与压 印滚 筒 咬 纸牙 同步 交 接 ,分 别 如 图 3 ( ) 、图3 ( ) 、图3 ( )所 示 。旋 转滚筒式递纸 机 b C d
构的主运 动是匀速旋 转运 动 因此 ,整个机构 的惯性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