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解读
莫顿·亨特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因此擅长写励志类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是《悬崖上的一课》,讲的是自己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的影响个人一生的经验。
该文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具体要求如下:“继续学习默读。
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具体到《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教参给出了具体的三条“教学重点”,因此我们就能很清晰地把握编者意图,理解本文的教学目标,按照“整体感知——品味心理描写——深度探讨主旨”的步骤实践本课的自读教学。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读懂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联系自身的冒险体验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但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不强,对句段的赏析往往还停留在修辞手法的层面。
因此,想让学生做出个性化解读,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读、赏、析中获得面对困难的感悟和启发,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和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2、了解人物心理成长过程,领悟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复述故事,了解人物心理成长过程,领悟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给阅读以支点,也要给阅读以抓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这是我们蓝山有名的夔龙山,大部分同学都爬过,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谈爬山感受。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小时候也有一段爬悬崖的特别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看看吧!(板书:走一步,再走一步)
(设计意图:插入当地特色山峰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爬山”这一话题。
)
二、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2、了解人物心理成长过程,领悟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三、检查预习
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字词PK,然后全班齐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本文篇幅比较长,从记叙文的六要素入手,运用抢答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使文章基本内容一目了然,为复述故事情节做准备。
)
2、试着根据内容复述故事。
生复述,先讲给同学听,再请个别同学当众分享,最后师概括复述的方法
方法小结:(1)抓住记叙文六要素。
(2)抓住情节。
(3)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设计意图:该环节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又是对课文再一次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运用希沃白板5里的“倒计时”功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
六、探究心理成长过程
学习任务二:探究作者的心理变化。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表示“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
(方法提示:抓住旁批3、旁批5;抓住“我”的语言、动作的句子;抓住写心理状态的关键句)
分组讨论并明确:
犹豫不决——紧张、恐惧——毫无信心——信心萌发——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自信)
(设计意图: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法既是辅助学习的好帮手,同时也是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的重点方法。
本环节主要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搜寻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
展示时朗读:
1、演读体会“毫无信心”
(爸爸喊道):现在,下来。
要吃晚饭了。
(我大哭着说):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爸爸):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我怒吼着):不,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板书:恐惧、自信)
2、齐读体会“自信”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我照做了。
再一次,我做到了。
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设计意图:运用希沃白板5的超链接,在展示心理活动时,以读促悟,以悟促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
七、领悟生活哲理
学习任务三:领悟故事背后蕴含的生活哲理
(方法提示:结合父亲教我脱险的方法及课文的最后一段来明确)
明确: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化整为零,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板书:化大为小、化整为零)
(设计意图:领悟生活哲理,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能勇敢地克服困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还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
八、课堂小结
年少时的这段经历时刻提醒莫顿·亨特在面对困境时,要先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今天我也想提醒同学们,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
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希望“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九、作业布置
1.(必做)本文从多角度来刻画人物心理,值得借鉴。
请同学们写一段心理描写的话,例如发试卷前的心理,暑假后来学校报到的心理等(80-100字左右)要求:要有心理变化的过程。
2.(选做)“我”能脱险,父亲是关键人物,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父亲的做法你喜欢吗?为什么?
(设计设置:家庭作业结合“双减”背景,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阅读教学终点是写作,作业正是为了实现读与写结合,同时也是对链接生活,直面困难一个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