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安三中2017-2018学年(下)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习近平在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时赋予的光荣使命。
”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要把真正的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努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②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哲学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3.“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下列说法与此相一致的是()
①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万物皆备于我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即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
这表明()
①哲学博士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导师②哲学思维寓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
③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的高度概括④各门具体科学的学习都应以哲学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中医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通过经络相互连结,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协调和平衡。
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③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上述观点属于()。
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8.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9.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党中央之所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因为
①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②哲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系列丛书《新大众哲学》正式出版发行。
这套应运而生的丛书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解答当下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新大众哲学》应运而生是因为()
①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②真正的哲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性力量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够指导人们解决现实问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Freestyli”“扎心了,老铁”“打Call”“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
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②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④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英国有句著名的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说明了
A. 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
B.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 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14.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2015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一变化表明()
A.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逐渐发展过程
B.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追求真理往往要经历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多次反复
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5.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都被认为是有极限的,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三名科学家打破了这一极限,使光学显微镜步入了纳米时代。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会成为真理
B.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
C.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否定
D.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年8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
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④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18.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会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论都是徒劳的。
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能变成黑的。
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黑与白无法实现相互间转化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③事物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9.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20.“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1.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
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
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问,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2.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
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
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
“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
①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前提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最近,一些网络流行语被一位政治教师用文言文表达出来。
例如“主要要看气质”表达为“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带着你,你带着钱”表达为“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这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进一步佐证()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产生于人脑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本题共52分)
25.某校高二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气者,理之依也。
(1)材料一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2分)
(3)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
年6月23日,光明网载文指出,有些人对新常态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存在认识上简单化、静态化、片面化、绝对化和泛化的偏差:以为新常态只是增长速度新、能够自然而然出现和保持的状态,可以心安理得、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无需作出艰苦努力。
这些偏差,极不利于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采取合理的对策,甚至可能成为有些人从“GDP崇拜”一个极端走向“去GDP"另一个极端的借口,必须予以澄清、纠正。
因为新常态不只是增长速度新,更重要的是结构新、水平新、成效新、宏观经济状态新,还需要发展条件新、方式新、动力新、制度新、体制机制新,难度更大。
新常态更不是不要GDP,而是要以人为本、成本更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好、成果公平共享的GDP。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理性对待经济发展新常态。
(10分)
27.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
虽然近些年扶贫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也更实效,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贫困区域密集、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时间紧迫等问题依然存在。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及时跟上,贫困者自身文化贫乏、个性懒惰、缺乏进取心有很大关系。
因此,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神扶贫要注重扶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
展水平:精神扶贫还要注重扶忐,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引导,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努力培养和造就他们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意志。
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点,分析应该如何实现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相结合。
(12分)
28.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
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差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
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
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
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结合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12分)
29.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
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
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12分)
永安三中2017-2018学年(下)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答案
1――24 ADCDC BBDBD AADDB ADCBB DBCC
25. (1)材料一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材料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26. (1)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势而为。
(3)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经济运行新规律,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升级。
2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精准扶贫,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抓,真正实现脱贫致富;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找准事物发展的规律,共创扶贫美好的未来;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扶贫过程中,要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客观规律出发,找准突破口,实现精准扶贫。
28. ①追求真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对珠算价值的认识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珠算价值的认识是与特定时代特征、科技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对珠算价值的认识从计算价值到价值质疑,再到教育、启智新价值的深化,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29.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