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期中(1至3章)测试试题2.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选修五期中(1至3章)测试试题2
化学试卷(理科) 2010-4-28
班级 学号 姓名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10分,考
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相应位置........。
3、请将第Ⅰ卷上每小题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相应的答题栏内。
在第Ⅰ卷上答题无效.........。
4、主要考试范围: 第二册第5、6章、第7章第一、二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Ca -40 Fe -56 Br -80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木糖醇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踽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木糖醇是一种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 . 1mol 木糖醇与足量钠反应最多可产生2.5molH 2 C .木糖醇易溶解于水,能发生酯化反应 D .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CH 2-CH -CH -CH -CH 2
OH OH OH OH OH
A .分子为C 3H 8与C 6H 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 .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C .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D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B. 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 2—丁烯分子中4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4.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 2的质量均不变的是 ( ) A .C 3H 6、C 3H 8O B .C 3H 6、C 2H 6O C .C 2H 2、C 6H 6
D .CH 4O 、C 2H 4O 3
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乙烷(乙烯) 氢气 加热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 溶液 蒸馏 D
乙醇(水)
新制生石灰
蒸馏
6.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 )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依次是 ( )
A. 加成→消去→取代
B. 消去→加成→消去
C. 取代→消去→加成
D. 消去→加成→水解
CH 2-CH -CH 3 OH OH
7.某气态烃0.5mol 能与1molHCl 加成,转变为氯代烷烃,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
3molCl 2完全取代,则该烃可能是 ( ) A .CH ≡CH B .CH ≡CCH 3 C .CH 3C ≡CCH 3 D .CH 2=CHCH 3 8.1mol 某有机物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2mol 相同的物质。
下列物质中: 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淀粉
符合题意的物质可能是 ( ) A .①②⑤ B .④⑤
C .②⑤⑥
D .①⑤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n 5106)O H (C 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 苯酚和苯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 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烯烃组成的混合物
10.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5H 10O ,它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 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 ( ) A. (CH 3)2CHCH(CH 3)OH B. (CH 3CH 2)2CHOH C. CH 3CH 2C(CH 3)2OH D. CH 3(CH 2)3CH 2OH
11.现有四氯化碳、苯、酒精、己烯四瓶无标签液体,要将它们鉴别开,下列试剂中可行的是 ( ) A .水 B .溴水 C .浓硫酸 D .石蕊试液
1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 A .溴乙烷中滴入AgNO 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Ag +
==AgBr ↓ B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 +==Ca 2+
+ H 2O + CO 2↑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CO 2 + H 2O + 2C 6H 5O
-
2C 6H 5OH + CO 32-
CH 2CH 2
C —C O O
O
O ④ CH 3—CH CH —CH 3
COO
OOC
⑤ OH HO OH
O
HO —
OH
—C —O —
COOH
⑥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2
FeBr3Br
+ HBr
1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馏石油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插入液面下
B.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C.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稀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加,直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D.蔗糖水解后,直接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14.给CH3COOH、C2H518 OH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A.只存在于乙酸乙酯分子中B.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分子中C.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 D.只存在于水分子中
15. 在120℃、101kPa时,将1LC3H8和若干升O2混合,点燃使之充分反应。
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原压强,测的的气体体积为m L。
若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为n L。
若 m—n=6,则n L气体为() A. O2 B. CO C. CO2 D. CO和O2
16.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选修五期中(1至3章)测试试题2
化学试卷(理科) 2010-4-28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2 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7.(6分)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CH 3CH(C 2H 5)CH (CH 3)2有机物的名称是 (2)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 互为同位素的有 ,是同一种物质的有 (填序号)。
①液氯 ② ③白磷 ④氯水
⑧3517Cl ⑨红磷 ⑩37
17Cl 18、(12分)
(1)苯氯乙酮是一具有荷花香味且有强催泪作用的化学试剂,它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 示,则苯氯乙酮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 .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消去反应
d .水解反应
e .银镜反应
f .还原反应
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写出丁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⑤ ⑥ ⑦ (2)有下列化合物: CH 3-CH -CH 3 CH 2-CH 3 CH 3-CH 2-CH -CH 3 CH 3 CH 3-CH 2-C -CH 3
CH 3
CH 3 CH 3-CH -CH -CH 3 CH 3 CH 3 O ―C ―CH 2Cl (苯氯乙酮)
O
―C ―CH 3 OH
甲: ―COOH CH 3
乙: ―CH 2OH CHO
丙: ―O -C ―CH 3 O
OH
丁:
(3)由丙烯烃下列反应可制得F 、G 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聚合物F 的结构简式: 。
②C 与新制的()2Cu OH 共热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 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是: 。
19、(6分)某有机物A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A 、B 、C 、D 、E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170℃ O 2,催化剂 氧化
浓硫酸
已知C 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22倍,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1)写出物质E 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O 2→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
20.(3分)某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酯化反应实验(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 中最先加入的药品是
(2)实验过程中在试管b 中出现少许气泡,原因可能是
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乙醇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其过程如下: 猜想一:乙醇的结构是 CH 3CH 2OH 猜想二:乙醇的结构是 CH 3OCH 3
B A
C D
E
还原 CH 3-CH CH 2 ―O ―CH -C - CH 3
n
O G F
加聚 Br 2
A
NaOH/H 2O △ B O 2/Ag △ D C 氧化 H 2/Ni
E
制定并实施方案,按右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热)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装置和操作正确,且符合猜想二,参
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装置正确,实验结果为2.3g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时产生了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约0.56L,则乙醇的结构简式应为 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除了需要纠正图中的装置外,还需要注意下列问题中的____________
①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测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
④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大于560mL;⑤准确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
22、(13分)已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示例如下:
① C遇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1molC与足量钠反应可产生1molH2;
②相对分子质量D比C大14;
③ D有两个取代基,但不是间位,它与Br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一溴取代,产物有四种,D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④ E是常见药物, E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B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列举2个)、
(2)写出物质E的结构简式:。
(3)写出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含有酯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C 与足量钠反应
D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23.(12分)已知:
某一元氯代烃A 分子式为C 6H 11Cl ,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结构分析表明F 、G 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写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B 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D → F 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F 和 G____________(能或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
24. 某种橡胶制品废弃物的分解产物中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对其中一种碳氢化合物进行以 下实验:
①若取一定量的这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CaCl 2的干 燥管,干燥管质量增重0.675g ,再通过足量石灰水,使石灰水质量增重2.2g ;
②经测定该碳氢化合物(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7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mol 能和32g Br 2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
试推断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
A
B
C
D
E
F (C 10H 18O 4)
G
①NaOH 醇溶液,△
②O 3 Zn ,H 2O
③H 2
Ni
④O 2 催化剂
⑤足量CH 3COOH
浓硫酸
⑥足量CH 3CH 2OH
浓硫酸
①O 3 ②Zn ,H 2O
C
C H R''
R'H C O R'H
C
H
R''O
+
选修五期中(1至3章)测试试题2
化学参考答案 2010-4-28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B
D
D
D
B
C
B
D
B
D
C
B
B
C
17、(6分)
(1)2,3—二甲基戊烷 (2分) (2)⑥⑦, ③⑨,⑧⑩, ②⑤ (1分×4) 18、(12分,每空2分) (1)c 、e (2)乙>甲>丙
(3)①-CH -CH 2-
19、(6分,每空2分)
(1) CH 3COO CH 2CH 3
(2)① ② 20、(3分) (1)乙醇(1分)
(2)过量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CO 2气体(写方程式也得分。
满分2分) 21、(6分)
(1)洗气瓶中的导气管长进短出(1分) (2)1:3(1分)
(3)CH 3CH 2OH (1分); 乙醇中能够被钠置换的氢只有一个(1分,言之有理即可) (4)①②③④⑤(满分2分,漏选一个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22、(13分)
(1)C 6H 12O 6 氧化、酯化、取代、还原、加成等
(2)
C 2H 5OH CH 2=CH 2↑+ H 2O 浓硫酸 1700C 2C 2H 5OH + O 2 2CH 3CHO + 2H 2O Cu 或Ag △ OOCCH 3 COOH OOCH OH OOCH HO OOCH HO (3)
(1分×3) CHONa CHOH
↑
CH 3
n
―O -C ―CH 3 O
OH
+3NaOH -ONa
-ONa
+CH 3COONa+2H 2O
23、(12分,每空2分)
(1)C 10H 18O 4(2分) (2) (2分) HOOC (CH 2)COOH
HOCH 2(CH 2)CH 2OH+2CH
3COOH 24
H SO −−−−→←−−−−浓加热
CH 3COO (CH 2)OOCCH 3+2H 2O (4)能
24、(4分,每空2分)
46
C H
22CH CH CH CH =-=
Cl
(2分×6)
4
Cl
+ NaOH 醇,△ +NaCl+H 2O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