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新世(统)N1
老第三纪
(系)E
渐新世(统)E3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
生
代
︵
界
︶
Mz
白垩纪(系)
K
晚(上)白垩世(统)K2
燕
山
运
动
阶
段
爬
行
动
物
东部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形成许多金属矿产;菊石、恐龙灭绝、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垩世(统)K1
裸
子
植
物
侏罗纪(系)
J
晚(上)侏罗世(统)J3
除西藏等地外,其它地区全部上升为陆,湖沼广布,到处形成煤田;恐龙、菊石和裸子植物极盛,鸟类哺乳类出现
继
续
演
变
发
展
︶
?
华北为陆地,华南为浅海、泻湖;珊瑚、笔石发育;三叶虫衰退,裸蕨植物出现
中(中)志留世(统)S2
藻
类
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
O
晚(上)奥陶世(统)O3
地势低平,浅海广布,中期华北上升为陆;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繁盛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印
支
海
西
运
动
阶
段
华北仍为干旱大陆,华南为浅海;恐龙、菊石发育;晚期成煤
三叠纪(系)
T
晚(上)三叠世(统)T3
中(中)三叠世(统)T2
孢
子
植
物
早(下)三叠世(统)T1
两
栖
动
物
鱼
类
华北从此至今为陆。形成主要成煤期,华南为浅海,晚期成煤;末期 、三叶虫、笔石全部灭绝,珊瑚、腕足衰退,裸子植物
中(中)石炭世(统)C2
早(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
D
晚(上)泥盆世(统)D3
华北为陆地,华南为浅海、泻湖;珊瑚、笔石衰退。珊瑚、腕足类发展,鱼类兴盛,陆生植物发展
中(中)泥盆世(统)D2
早(下)泥盆世(统)D1
早
古
代
︵
界
︶
志留纪(系)
S
晚(上)志留世(统)S3
加
里
东
运
动
阶
段
无
脊
椎
动
物
︵
至
今
第四纪(系)
Q
全新世(统)Qn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阶
段
哺
乳
动
物
被
子
植
物
发生多次冰川,黄土生成,地壳发展为现在形态,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第
三
纪
︵
系
︶
R
新第三纪
(系)N
上新世(统)N2
形成喜马拉雅山系,台湾、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地地壳不断上升,地球表面初具现在轮廓;东北、西南等地形成煤田,哺乳类、鸟类动物发展,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晚(上)寒武世(统)∈3
地势平坦,浅海广布,三叶虫极盛
中(中)寒武世(统)∈2
早(下)寒武世(统)∈1
隐
生
宙
︵
宇
︶
Cp
远
古
代
︵
界
︶
Pt
晚
震旦纪(系)
Z
晚(上)震旦世(统)Z2
菌
藻
类
海水侵入大陆,开始有明显的沉积岩;低等动物出现,
藻类大发展
早(下)震旦世(统)Z1
吕梁晋宁
运动阶段
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岩层均遭褶皱和变质
古
生
代
︵
界
︶
Pz晚Βιβλιοθήκη 古生代︵
界
︶
二叠纪(系)
P
晚(上)二叠世(统)P2
华北时陆时海,到处成煤;华南浅海;爬行类出现, 、珊瑚、腕足类、两栖类等极盛,蕨类植物繁盛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
C
晚(上)石炭世(统)C3
华北为陆地,华南为浅海,两栖类出现,笔石衰退,珊瑚、腕足类发展、鱼类兴盛,陆生植物发展
表3-2地质年代表
宙
︵
宇
︶
地质时代
同位素年龄值
(百万年)
现在
0.01
2
5
22.5
37.5
50
65
137
195
230
280
350
400
440
500
600
800
1000
1400
1800
2700
3800
4500
地壳
运动
生物演化
我国主要地史特征
代(界)
纪(系)
世(统)
动物
植物
显
生
宙
︵
宇
︶
Ph
新
生
代
︵
界
︶
Kz
中
早
太古代(界)A1
阜平吕梁
运动阶段
地壳运动强烈,变质作用明显;原始细菌、藻类出现
冥古代(界)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的“天文时”,原始地壳形成地球形成
老第三纪
(系)E
渐新世(统)E3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
生
代
︵
界
︶
Mz
白垩纪(系)
K
晚(上)白垩世(统)K2
燕
山
运
动
阶
段
爬
行
动
物
东部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形成许多金属矿产;菊石、恐龙灭绝、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垩世(统)K1
裸
子
植
物
侏罗纪(系)
J
晚(上)侏罗世(统)J3
除西藏等地外,其它地区全部上升为陆,湖沼广布,到处形成煤田;恐龙、菊石和裸子植物极盛,鸟类哺乳类出现
继
续
演
变
发
展
︶
?
华北为陆地,华南为浅海、泻湖;珊瑚、笔石发育;三叶虫衰退,裸蕨植物出现
中(中)志留世(统)S2
藻
类
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
O
晚(上)奥陶世(统)O3
地势低平,浅海广布,中期华北上升为陆;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繁盛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印
支
海
西
运
动
阶
段
华北仍为干旱大陆,华南为浅海;恐龙、菊石发育;晚期成煤
三叠纪(系)
T
晚(上)三叠世(统)T3
中(中)三叠世(统)T2
孢
子
植
物
早(下)三叠世(统)T1
两
栖
动
物
鱼
类
华北从此至今为陆。形成主要成煤期,华南为浅海,晚期成煤;末期 、三叶虫、笔石全部灭绝,珊瑚、腕足衰退,裸子植物
中(中)石炭世(统)C2
早(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
D
晚(上)泥盆世(统)D3
华北为陆地,华南为浅海、泻湖;珊瑚、笔石衰退。珊瑚、腕足类发展,鱼类兴盛,陆生植物发展
中(中)泥盆世(统)D2
早(下)泥盆世(统)D1
早
古
代
︵
界
︶
志留纪(系)
S
晚(上)志留世(统)S3
加
里
东
运
动
阶
段
无
脊
椎
动
物
︵
至
今
第四纪(系)
Q
全新世(统)Qn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阶
段
哺
乳
动
物
被
子
植
物
发生多次冰川,黄土生成,地壳发展为现在形态,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第
三
纪
︵
系
︶
R
新第三纪
(系)N
上新世(统)N2
形成喜马拉雅山系,台湾、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地地壳不断上升,地球表面初具现在轮廓;东北、西南等地形成煤田,哺乳类、鸟类动物发展,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晚(上)寒武世(统)∈3
地势平坦,浅海广布,三叶虫极盛
中(中)寒武世(统)∈2
早(下)寒武世(统)∈1
隐
生
宙
︵
宇
︶
Cp
远
古
代
︵
界
︶
Pt
晚
震旦纪(系)
Z
晚(上)震旦世(统)Z2
菌
藻
类
海水侵入大陆,开始有明显的沉积岩;低等动物出现,
藻类大发展
早(下)震旦世(统)Z1
吕梁晋宁
运动阶段
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岩层均遭褶皱和变质
古
生
代
︵
界
︶
Pz晚Βιβλιοθήκη 古生代︵
界
︶
二叠纪(系)
P
晚(上)二叠世(统)P2
华北时陆时海,到处成煤;华南浅海;爬行类出现, 、珊瑚、腕足类、两栖类等极盛,蕨类植物繁盛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
C
晚(上)石炭世(统)C3
华北为陆地,华南为浅海,两栖类出现,笔石衰退,珊瑚、腕足类发展、鱼类兴盛,陆生植物发展
表3-2地质年代表
宙
︵
宇
︶
地质时代
同位素年龄值
(百万年)
现在
0.01
2
5
22.5
37.5
50
65
137
195
230
280
350
400
440
500
600
800
1000
1400
1800
2700
3800
4500
地壳
运动
生物演化
我国主要地史特征
代(界)
纪(系)
世(统)
动物
植物
显
生
宙
︵
宇
︶
Ph
新
生
代
︵
界
︶
Kz
中
早
太古代(界)A1
阜平吕梁
运动阶段
地壳运动强烈,变质作用明显;原始细菌、藻类出现
冥古代(界)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的“天文时”,原始地壳形成地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