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类常见掉话的产生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两类常见掉话的产生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法
作者:张一麟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8期
摘要:本文介绍由于覆盖原因和邻区原因造成掉话的原因分析,以及这两类原因造成掉话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调整覆盖、优化邻区等调整措施,重点解决由于覆盖原因和邻区原因造成的掉话。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use analysis of dropped calls caused by the covered reasons and adjacent areas causes and the solutions of dropped calls due to the two kinds causes, by reasonable adjustment, optimization adjacent area and other adjust measures, to solve the dropped calls due to the covered reasons and adjacent areas causes.
关键词:掉话;优化;覆盖;邻区
Key words: dropped calls;optimization;coverage;adjacent areas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23-02
0引言
在GSM网络中,话音掉话主要包括无线网络掉话、Abis接口掉话、A接口掉话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掉话。
话音掉话大致可分为两类:无线射频掉话和切换过程中的掉话。
由于掉话分为射频掉话和切换掉话,因此分析掉话原因时也要对两种掉话进行分别分析。
总的来说,如果某个小区的切换掉话较多,则有可能是邻区中有频率干扰、邻区数据问题等;如果是射频掉话较多,则有可能是硬件问题,覆盖不好,系统外干扰等。
由于目前的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射频掉话和切换掉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将对其中两种造成掉话的各种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相应的解决方法。
1由于覆盖问题造成的掉话
提到覆盖问题,首先想到的会是覆盖差或者无覆盖的地区,而实际上覆盖问题应该是指能否实现连续的覆盖。
造成不能实现连续覆盖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一是真正的没有信号覆盖,另一种是由于其他一些原因如建筑物阻挡、或覆盖不合理造成的覆盖问题。
而覆盖
问题通常造成的掉话多是TCH射频掉话,因为如果没有连续的覆盖会造成服务小区信号衰落后,因为没有合适的邻区进行切换最终发生因超时而造成射频掉话。
下面会对各种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1.1 弱覆盖造成的掉话真正没有信号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网络中已经不多见了,主要原因是因为基站太少导致覆盖不连续而出现没信号的现象。
通常出现没有信号的地区多是山区或者地下室等。
山区由于用户少、建站困难而没有足够的基站进行覆盖,而周围的基站又离的比较远,即使有信号也会被山峰阻挡,不能提供完善的覆盖。
而地下室又是另一种情况,由于建筑结构的原因外面宏蜂窝基站的信号不能完全穿透建筑物,而造成在某些大厦的地下室等区域没有信号。
当移动台在通话状态下移动到这些没有信号的区域时,就会因为没有覆盖、信号衰落而产生射频掉话。
1.2 覆盖不合理造成的射频掉话这里所说的覆盖不合理是指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线传播环境太好、功率太高)导致覆盖太大将它的邻小区也覆盖在内,或者它的邻小区的定向天线(设它为定向小区)方位角有问题或本身就信号太弱,以至于移动台超出了它所定义的邻小区B的覆盖范围之外到达了小区C还占用着原服务小区A的信号,而小区A又未定义小区C为邻区,此时移动台再根据原服务小区A提供的供切换的邻小区B进行切换时,就会因找不到邻小区而导致掉话,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市区等基站密集的地方。
1.3 实例分析由于覆盖问题造成的掉话,多是覆盖不合理或覆盖不足造成的,通常覆盖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或调整参数来解决。
下面的实例说明了覆盖不合理造成掉话的解决方法和解决前后的性能对比。
由于大峪口基站覆盖过远,而大峪基站覆盖过近,两站之间出现弱覆盖区域,造成掉话。
(图1)
因此建议平衡两站覆盖范围。
将大峪口下倾角调为:15度,大峪基站发射功率增加5DB。
调整前后该小区的性能对比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掉话次数和掉话率都有所降低。
除了上述这些原因会造成覆盖不连续的情况外,邻区的定义不全或者不合理也会造成覆盖不连续而出现掉话,这种情况我们将在邻区问题中进行具体的讨论。
另外对于覆盖来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一些高大建筑物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导致移动台信号发生快衰落引起掉话,但这种信号衰落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虽然上述这么多的原因都会造成覆盖问题,但覆盖问题造成的掉话解决方法只有一点,就是调整、补充覆盖。
完善覆盖的手段很多,如利用直放站;调整现有基站的天线;在无覆盖的地区增加新的基站等等。
这样,一旦覆盖问题得以解决,掉话次数也会随之减少。
2由于邻区问题缺少邻区或者邻区不合理造成的掉话
在GSM网络中,切换过程中邻区的合理及完整性非常重要,因此缺少邻区和邻区不合理都会引发掉话的产生。
在移动用户通话过程中为了使呼叫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服务质量,使用户在
移动中可以保持通话的连续性,就引入了切换的概念。
换句话说切换就是为了维持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能使通话能继续进行,不发生间断。
一旦服务小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保持原有的通话质量则会产生切换,切换到一个合适的相邻小区,由此可见在切换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邻区关系的定义。
邻区的合理与否对一个小区的掉话有较大的影响。
这里我们针对由于邻区的一些问题造成的TCH射频掉话进行具体的讨论,至于在切换过程中的掉话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分析。
某个小区由于邻区有问题造成TCH射频掉话主要是因为在该小区的信号发生衰落或者覆盖变差时没有合适的邻区可以进行切换而导致的。
因此这种原因的掉话是和该小区的出邻区关系相关。
而邻区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该小区没有出邻区关系;另一方面则是该小区有出邻区但邻区关系不合理。
2.1 没有出邻区造成的TCH射频掉话如果一个小区没有出邻区,会造成在该小区进行通话的用户,一旦移动到该小区的覆盖边缘地区,因为没有邻区而不会进行切换,信号逐渐衰落而发生TCH射频掉话。
出现没邻区关系的小区通常是一些新入网的基站,或者由于网络调整等原因造成邻区数据丢失而导致的。
这种问题通过一些流程的规范化是可以避免的。
而对于没有出邻区造成的掉话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将其邻区关系进行定义后,即可有效的减少掉话次数。
2.2 邻区关系不合理造成的TCH射频掉话邻区关系不合理是指一个小区定义了出邻区但是邻区关系定义的不够合理,造成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不能切换到邻小区而发生TCH射频掉话。
造成这种问题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2.2.1 覆盖不合理在前面讨论覆盖问题的时候,我们曾提到过有些小区的覆盖过大,其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其邻小区的覆盖范围,造成越区覆盖的情况。
实例分析:
在图2中,G521A小区是G514A小区的最外一层邻区,而G509A小区和G514A小区无邻区关系,但这时G514A小区的信号覆盖过G521A小区而到达G509A小区的覆盖范围,如果用户在G509A小区范围内仍使用G514A小区通话时,一旦G514A小区信号衰落则此时在G514A小区通话的手机则可能会出现找不到合适的邻小区进行切换而造成TCH射频掉话。
对于这种由于覆盖引起的掉话,通常调整越区覆盖的小区或者优化邻区基本可以减少掉话次数。
如图2中,我们可以调整G514A小区的覆盖,使其覆盖边缘在G521A小区覆盖范围内;或者将G509A小区和G514A小区定义邻区关系。
2.2.2 邻区定义不全邻区定义不全是指一个小区的覆盖合理,但周围有一些必要的邻小区没有定义邻区关系,而造成该小区出现TCH射频掉话。
这种情况多出现新站入网后,或者由于一些数据丢失而造成必要的邻区关系丢失。
另外还有可能是由于周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比如以前
被阻挡的小区信号现在没有阻挡了,这时该小区信号在某一地区较强,这时周围一些小区可能由于缺少与该小区的邻区关系而发生掉话。
实例分析:
在图3中小区G901A小区和G904C小区没有邻区关系,而用户使用G901A小区信号在通话中向G901A小区小区的范围移动,这时一旦移动出G904C小区的覆盖范围,则会出现TCH射频掉话的可能。
对于这种缺少必要邻区的问题,只要通过应用一些优化软件或者进行路测对邻区进行优化,补全邻区关系则可以减少掉话的发生。
上面所分析的这些邻区问题造成的TCH射频掉话对于一个经过长期系统优化的网络来说是不多见的。
因为经过长期优化,邻区关系和覆盖基本上都趋于合理化,而新站入网、网络调整和规划数据的核查也会有一定的流程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所以这种由于邻区问题造成的TCH射频掉话会日益减少。
但在对掉话率优化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应该进行关注的。
3总结
对于无线掉话的分析和解决一直是无线网络优化的重点和难点。
在本文中根据以往的优化经验对掉话产生的两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但随着网络优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掉话的分析和优化还应该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美泰,吴志忠等.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赵荣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3]樊昌信等.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4]郭峰等.无线局域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5]李世鸿,李方伟.3G移动通信中的安全改进.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
[6]陈国军.GSM网络优化浅析[J].邮电设计技术,2004,4
[7]范成军,杨德芳,吴杰等.基于GPRS的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J].仪表技术,2005.
[8]黄论周.随州GSM网络优化方案浅析[J].电信快报,2004.
[9]李洪敏,张广茹,杨琦.GSM网络优化[J].黑龙江通信技术,2003.
[10]韩斌杰.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