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0年关于谈美读后感1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30bf34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d.png)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5篇《谈美》读后感1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
《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
倘若如今“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们看见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先生的作为,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赧颜。
《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
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
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
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
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
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
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
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
《谈美》读后感(12篇)
![《谈美》读后感(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83536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7.png)
《谈美》读后感(12篇)《谈美》读后感篇1美是什么?常常用这个字,却没有深究过。
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适,很自然,赏心悦目,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都是我对美的直觉了。
读了朱光潜《谈美》让我对美有了一些深化的熟悉和思索!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
是最令我诧异的了!直到读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潜先生开场谈到的竟然是:“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讨论如何“免俗”。
假如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从前感觉到较深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阅历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看法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到达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这是一次对美的体验的深刻旅程!对一颗古松的三种看法让我明白何为美感的。
他说: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颜色。
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旁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改变。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索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美感阅历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我抬头望向窗外,晴空万里,始终能望到远处的桥,桥上奔流的车,还有河对岸的高楼,生活从没有由于谁停止过它的节奏;而眼前郁郁葱葱醉人的绿扑面而来,我手捧着书,轻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风徐来,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这或许就是生活之美吧!当我们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汤,味道特别的鲜美,乳白的汤中点缀着红绿,煞是好看。
儿子却开玩笑说,不过就是个海腥味吗!我说你怎么这么刹风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读读朱光潜《谈美》你也许就能体会到了。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7bbbec90c69ec3d4bb75aa.png)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精选10篇)《谈美》读后感1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
其中读到朱先生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谈及了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
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娱乐业,为什么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从商业的角度上说他们代言某一商品帮助提高销量,简而言之就是有利可图。
而从艺术欣赏的心态去看明星,那些唱了几首经典的歌曲,或者成功塑造了某一个电影人物的,那是可以让人们永远记在心中,漫漫回味的。
我想这对于那些明星自己来说这比财富和获奖荣誉更有成就感和最有意义的吧!美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
这一段大体可以证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是不实用的,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
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
《谈美》读后感(8篇)
![《谈美》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31446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2.png)
《谈美》读后感(精选8篇)《谈美》读后感(精选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略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意对付就可以,下面是为大家的《谈美》读后感(精选8篇),欢送大家分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座平庸的山,一个看似胡涂不识庐山的诗人,却就在这种胡涂之中见出了庐山真正的美。
苏轼不似你,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高峻,只说它的路途艰险,难以行走。
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富饶,只说它的资源丰富,你更望了庐山之云的如梦如幻,却只浅谈谈你望不见山顶而苦恼。
假设人人皆是如此,美何在?一棵老古松,在伐木者的眼下,砍掉它获取利益便是它的归宿。
在科学家的眼下,分析,解析它的成份,理解它的种类便是它继续存活的理由和价值。
然而终是有像苏轼这样的艺术家们,他们静静望着这棵树,不去想它的价值有多大,只是默默欣赏着它的每片叶儿,每段枝条,看它们的美与独特。
他们仅仅是欣赏着这棵树的美,无所为而为似的看着它,渐渐沉浸在美的世界里,与树竟如同合二为一,看着树的他们,宛然正在被树望着。
而社会如同是大河流水,人不往前游,就会被生活推着走,于是你自然的将事物的实用性和它对你的意义放在了第一位,又因此而谈着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公平,更是天天想着钱是多么可贵,于是,你心如盘石,从外面打不开,从里面又是无法挣脱束缚,终究是打不开心扉,怎么能装得下真、善、美呢?你把实用性放在了第一位,有所为而为的去做每件事,最终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你认了,认了艰难是大山,挖不走,也推不动。
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你澹然了,你忘了这座山本应拥有的漂亮,而是以仇视的目光望着它,只认为它挡了你的去路,却忽略了艰难暗地里对你的帮助,你并未用欣赏的目光去细细品味这座山,自然意识不到它的美,更想不到艰难的源头就是你心中的怨念和对成功极度的渴望,最终错过了登上山顶,一览山顶美景,获得成功的时机,岂不见笑于世人!对于成功过分的渴望,对于一件事物给你有所为而为的想法终究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心生急躁,你敢于尝试的初衷终被扭曲。
《谈美》读后感心得5篇
![《谈美》读后感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742c2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3.png)
《谈美》读后感心得5篇推荐文章《谈美》个人读后感作文热度:《谈美》个人读后感怎么写热度:《谈美》个人读后感范文热度:《谈美》优秀读后感心得范文热度:《谈美》最新读后感心得五篇热度:《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
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谈美》读后感心得,欢迎阅读!《谈美》读后感心得1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写到"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
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这是朱老先生对联想中的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的一个好例,在本章中,对美感和联想的关系论述可以说十分精彩,下面我们就跟着朱光潜先生的思路,细细品味这其中奥妙。
介绍了联想的含义后,作者写到"联想有时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这是在写联想的性质。
我认为是非常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我们晚上休息时,本应是一个意识渐去,身心放松的过程,但白天所见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脑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现,你越想摆脱他们,联想就越活跃的进行,由此可知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
而且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它们都是偶然的。
于是作者写到"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接下来作者在颜色,有历史性的作品和音乐方面论述了联想势力,然后提出了本章的关键"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绍了对这个问题的两个学派,肯定的是内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
而作者赞成形式派的主张,即反对杂联想于美感中。
作者认为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关于谈美读后感5篇范文
![关于谈美读后感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f31e9110661ed9ac51f380.png)
关于谈美读后感5篇范文《谈美》读后感1美是什么?经常用这个字,却没有深究过。
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赏心悦目,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都是我对美的直觉了。
读了朱光潜《谈美》让我对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
是最令我惊奇的了!直到读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潜先生开场谈到的竟然是:“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
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这是一次对美的体验的深刻旅程!对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让我明白何为美感的。
他说: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旁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我抬头望向窗外,晴空万里,一直能望到远处的桥,桥上奔流的车,还有河对岸的高楼,生活从没有因为谁停止过它的节奏;而眼前郁郁葱葱醉人的绿扑面而来,我手捧着书,轻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风徐来,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这或许就是生活之美吧!当我们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汤,味道非常的鲜美,乳白的汤中点缀着红绿,煞是好看。
儿子却开玩笑说,不过就是个海腥味吗!我说你怎么这么刹风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读读朱光潜《谈美》你大概就能体会到了。
《谈美》读后感6篇_1
![《谈美》读后感6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6a2b72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6.png)
《谈美》读后感6篇《谈美》读后感1这大抵是我第一次细细欣赏窗外的柳叶。
重阳日,青郁葱茏,鸟鸣其间,似轻盈的碧发;霜降时,几近澄黄,风雨飘摇,如金色的弯眉;小雪到,几许败叶,挂于枝头,像凌寒的枯蝶。
由盛而衰,皆是风景,各有其美。
然而往常只顾匆匆,无暇也无意欣赏身边之美、“附近”之瑰,便觉不出其中的趣味来,生活也似乎变得乏味了。
幸而近期捧起朱光潜先生的专著《谈美》,才意识到“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所谓欣赏,在朱先生看来,也就是“无所为(wèi)而为(wéi)的玩索”。
欣赏、创作等艺术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人活动,而人自己高兴去活动,这时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受环境需要的限制,这时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
想想自己,拿起那支临帖的毛笔是多久之前?骑行郊野的那辆山地车已何去何从?手握彩铅绘制“神秘花园”的心境去哪儿了?“亦步亦趋”搭建乐高积木的兴趣还在吗?表面看,或许是被“有所为而为”的生活挤占、磨灭了吧。
其实是浑浑噩噩过着一种俗滥的生活,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过生活如此,做事业亦然。
书中写道,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这种境界和追求,自己或许很难达到,但不失为一个努力方向。
朱先生还谈到一个“完全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书中写道,“人性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真善美又分别指代什么呢?书中说,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85b2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8.png)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谈美》的读后感 1最*几天,我爸推荐朱光潜的'《谈美》给我,我随意地翻了翻,发现除了书信没有其他的东西,觉得无趣就放了下来。
过了几天,当我翻到傅雷写的《傅雷家书》时,我突然想到,会不会《谈美书简》也是本很好看的书呢?我便带着怀疑的态度读了起来,读完后才感到,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这本书中,写的都是朱先生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及他所总结的很多人生道理和观点。
我觉得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真的是把人生上许多不起眼的、重要的地方都勾勒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东西的重要性。
我想如果只是单纯的把人生大道理写下来,我想不会有太多的人接受的。
聪明的朱先生便用书信的形式,再加上用形象的语言解释抽象的美学感念,让我们很容易接受。
在“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有几句话写得很好:“种田的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家花不比野花香’。
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
”看,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却把道理说得那么清楚,而且也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很容易接受。
朱先生用很朴实很精确的语言将一系列抽象的美学概念给我们描绘了出来。
其实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考虑人家是怎么看我的,了解人家对我的态度;有时,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适不适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决定。
大部分人都会因为盲目而错失良机,总是会因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坚守自己的东西。
除此以外,这本书也诠释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让人百看不厌。
难怪我父亲在我看这本书之前就告诉我,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精神领域基本上就上了一个层次。
现在一感觉,真的是这样啊!小小的《谈美》,总共可能不到7、8万字,但是其中每行每列都渗透着朱先生亲身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得不感动你我。
我想他的这些文字会促使我一点点的成长,让我看到一个深层次人的所作所为。
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到了这里,难道我们不应该敬佩他嘛?《谈美》的读后感 2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潜,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的读后感范文3篇
![《谈美》的读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fdc5ebed5b9f3f90f1c66.png)
《谈美》的读后感范文3篇《谈美》的读后感范文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美》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美》的读后感范文1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
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
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
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
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
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
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
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
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
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
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习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
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
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
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
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
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746d4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5.png)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美》读后感1这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反复读来深感给人身心带来的美好和愉悦以及思考!足见朱先生文学、美学等功底深厚!本书是与其说是“美学入门”书,不如说是生活指导书,尤其在很多人颠倒了生活本来的意义和乐趣的当今社会(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在人们都追求“快节奏”的时代,如同白岩松所说的“灵魂赶不上行走的脚步”的时代,这本书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将美学与生活本意紧密结合后提出了理论观点,充分彰显了“朴素中见高雅”的大家风范(与现实中所谓的砖家恰恰相反)。
本书以身边日常事物为例,讲清楚了美的'本质,将实用的、科学的与美感的事物加以阐述,大有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思想。
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创新、创新与模仿等等做了精辟的讲解区分,使人不由自主去往深处思考,而本人认为:一件作品如果能够引人深入思考,那它就是非常有用、有趣和意义深远的!“慢慢走,欣赏啊!”《谈美》读后感2《谈美》这又是一本被定义为欣赏艺术的必读书目,作者朱光潜先生是真正德高望重、才学八斗的大师。
每当读这类顶级大师的著作,都会有一种体会——和蔼亲切。
当一个人真正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有种云淡风轻、举重若轻的豁然随性,字里行间中,不仅是博大的知识与眼界,更让人感到一种高洁、从容。
这种不骄不躁、气定神闲的.韵魄,本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令人心向往之。
这几年,常愿意学习欣赏艺术之美,从绝妙名画到经典名曲、从摄影名作到不朽影视、从洒逸唐诗到凄婉宋词,精神上所得甚多,但也自知尚谈不上入门。
朱光潜先生说“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情趣”,个人深以为意,人生在世,很难真正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完全超然世外,也就免不了世俗纷扰,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欣赏艺术,轻轻的抚去心灵尘埃、畅享精神的食粮,从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给自己留一片纯美的净土。
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
![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6c84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f.png)
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谈美》的读后感
![《谈美》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e42e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f.png)
《谈美》的读后感《谈美》的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美》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美》的读后感1美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美?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美学难题的大问题。
这也是这本书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美学。
我通过读这本书分析出了三个重点问题:1、美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美的定义是不同的。
2、通过谈美,引入了许多治学的问题和很多怎样做人的问题。
3、美学源自于生活,研究个方面美学,要从生活中找到根源。
当美学发展到了21世纪,他并不拘泥于艺术上的美学,而是彻底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处处有美学,并且,关注自己心灵,精神成长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研究美学。
举个例子,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了,而房屋装修更是一门重要的美学学问,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
所以美学能为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的享受。
不仅仅是生活,在《谈美》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了许多只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治学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事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
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扰和阻碍的勇气。
”很显然作者是很重美学这门学问的。
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学呢?如果一个人能将美学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么他就能内外兼修,他处理问题又潇洒的风采,研究问题又有严谨的态度,这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吧。
最后我想提朱光潜先生奉行的“三信主义”。
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得起,不推诿给别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推延给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关于《谈美》的读后感范文1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
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
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
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
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
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
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
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
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
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
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习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
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
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
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
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
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
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
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寿司。
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
我分享的生活状态中的每一张美图,都是我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很多人认为我每天都是在创造美。
谈美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我却慢慢地读了挺长时间。
借由书中的一段话来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吧: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