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谈美》读后感2

合集下载

谈美读后感(通用3篇)

谈美读后感(通用3篇)

谈美读后感(通用3篇)谈美读后感(通用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美读后感(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谈美读后感 1 花了我近一个寒假的时间才看完一本薄薄的《谈美》,不容易啊,先给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毕竟这并非是本人所喜好的文学,更何况本书的内容结构如此严谨,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自觉力不从心,但时间并非是虚耗的,收获暂且不谈质量,就数量而言还是有个数字的。

《谈美》主要是以回答读者的来信为方式,虽不是系统的美学研究著作,不能从中见识到朱光潜先生的研究成果,但朱光潜先生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成功地引领我们步入美学的殿堂,并从一些关键的角度为美学的入门者进行了解说,极富启发性。

例如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

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但时代的变迁,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想法也有所不同了,朱光潜先生即使功绩硕大,但也早在1988年与世长辞了。

当然,我在此并非是想否认他老人家的什么,仅想说: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才能成就更大的成功,否则辉煌也将只能是曾经的。

谈美读后感2 这个作品用书信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对于美学的疑问,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暮年心血”之作,从美学最简单的开始,为读者讲述一些关于美学的知识,我也学到了不少。

美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点上,这个基点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是起源于人们的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女俘以及劳动和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想起同学在生活中,学习中发现一些事物说它很漂亮,很美,大家都感到的美是真的美,我认为作者有句话说得很好,大概是:“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知,你内心的一种认识,并不是根据一些概念来判断的。

《谈美》- 朱光潜 读后感

《谈美》- 朱光潜 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的一本美学著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引导读者理解美的本质、美感的产生以及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等问题。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也存在于主观意识之中。

他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分析,阐述了美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同时,他还强调了美感的主观性,认为美感是由个人的情感、经验和文化背景等因素所决定的。

此外,朱光潜先生还探讨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阅读《谈美》让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美的本质和美感的产生,还让我认识到艺术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自然之美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谈美》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美学经典。

它不仅适合美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感受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质。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谈美》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谈美》读后感1在接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之前,我曾一直认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个戴着头饰的美人,让人一眼方知,这就是美。

爱美之心,不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是美食可见,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

《谈美》一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美”?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然而,我们忘记了,美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不断训练,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这也让我忽然意识到,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是可以不断地成长的。

大语文之魅力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位温柔的女子――著名主持人董卿。

她的美,不止于姣好的容颜,更源于她渊博的学识和涵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每,她那摄人心魂的谈吐,令我一次又一次臣服于大语文的魔力。

有人说,语文之美,是对大江东去的向往;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是怒发冲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烟的雄浑;是小桥流水的婉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美育”是值得学习消化并渗入语文课堂的。

正如高尔太说:“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

”显然,“美”是一种主观意识,却也离不开客观事物。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可以从教会学生欣赏语文的魅力开始。

品味语言之美语文有这样的魔力,会让你沉沦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里行间的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

在这一环节,我们常常做的就是带领学生美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例如我在教学统编教材《伯牙鼓琴》时,通过配乐读、生生互读、师生合作读、接龙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语言简练之美、骈俪对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带领学生从语言美中走来,再向语文美中走去。

《谈美》读后感(12篇)

《谈美》读后感(12篇)

《谈美》读后感(12篇)《谈美》读后感篇1美是什么?常常用这个字,却没有深究过。

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适,很自然,赏心悦目,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都是我对美的直觉了。

读了朱光潜《谈美》让我对美有了一些深化的熟悉和思索!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

是最令我诧异的了!直到读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潜先生开场谈到的竟然是:“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讨论如何“免俗”。

假如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从前感觉到较深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阅历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看法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到达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这是一次对美的体验的深刻旅程!对一颗古松的三种看法让我明白何为美感的。

他说: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颜色。

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旁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改变。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索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美感阅历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我抬头望向窗外,晴空万里,始终能望到远处的桥,桥上奔流的车,还有河对岸的高楼,生活从没有由于谁停止过它的节奏;而眼前郁郁葱葱醉人的绿扑面而来,我手捧着书,轻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风徐来,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这或许就是生活之美吧!当我们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汤,味道特别的鲜美,乳白的汤中点缀着红绿,煞是好看。

儿子却开玩笑说,不过就是个海腥味吗!我说你怎么这么刹风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读读朱光潜《谈美》你也许就能体会到了。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相关推荐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通用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1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

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

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快感、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别;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美的差别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近、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

——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谈美》的读后感

《谈美》的读后感

《谈美》的读后感《谈美》的读后感(通用10篇)《谈美》的读后感1近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

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

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

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纵观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和第十三章,第五章谈得是美感与联想,提出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

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而第十三章则阐述了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

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

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

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在《谈美》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

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

”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

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

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

《谈美》读后感大全3篇

《谈美》读后感大全3篇

《谈美》读后感大全3篇《谈美》读后感精选大全1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

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

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

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

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

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

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谈美》读后感精选大全2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着,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精选3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精选3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精选3篇)朱光潜谈美篇1本文作者朱光潜,字孟实。

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

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

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

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

“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

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通用23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通用23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通用23篇)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通用2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通用2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1本文作者朱光潜,字孟实。

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

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

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

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

关于谈美读后感5篇范文

关于谈美读后感5篇范文

关于谈美读后感5篇范文《谈美》读后感1美是什么?经常用这个字,却没有深究过。

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赏心悦目,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都是我对美的直觉了。

读了朱光潜《谈美》让我对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

是最令我惊奇的了!直到读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潜先生开场谈到的竟然是:“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

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这是一次对美的体验的深刻旅程!对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让我明白何为美感的。

他说: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旁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我抬头望向窗外,晴空万里,一直能望到远处的桥,桥上奔流的车,还有河对岸的高楼,生活从没有因为谁停止过它的节奏;而眼前郁郁葱葱醉人的绿扑面而来,我手捧着书,轻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风徐来,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这或许就是生活之美吧!当我们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汤,味道非常的鲜美,乳白的汤中点缀着红绿,煞是好看。

儿子却开玩笑说,不过就是个海腥味吗!我说你怎么这么刹风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读读朱光潜《谈美》你大概就能体会到了。

《谈美》读后感3篇

《谈美》读后感3篇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下面是收集的《谈美》读后感3篇,欢迎阅读。

《谈美》读后感一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

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

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

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

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

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

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

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

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

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

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谈美》一书凡十三封信,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朱光潜谈美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范文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座平凡的山,一个看似糊涂不识庐山的诗人,却就在这种糊涂之中见出了庐山真正的美。

苏轼不似你,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高峻,只说它的路途艰险,难以行走。

你远望庐山,望庐山之富饶,只说它的资源丰富,你更望了庐山之云的如梦如幻,却只浅谈谈你望不见山顶而苦恼。

若人人皆是如此,美何在?一棵老古松,在伐木者的眼下,砍掉它获取利益便是它的归宿。

在科学家的眼下,分析,解析它的成分,了解它的种类便是它继续存活的理由和价值。

然而终是有像苏轼这样的艺术家们,他们静静望着这棵树,不去想它的价值有多大,只是默默欣赏着它的每片叶儿,每段枝条,看它们的美与独特。

他们仅仅是欣赏着这棵树的美,无所为而为似的看着它,渐渐沉浸在美的世界里,与树竟如同合二为一,看着树的他们,仿佛正在被树望着。

而社会如同是大河流水,人不往前游,就会被生活推着走,于是你自然的将事物的实用性和它对你的意义放在了第一位,又因此而谈着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公平,更是天天想着钱是多么可贵,于是,你心如磐石,从外面打不开,从里面又是无法挣脱束缚,终究是打不开心扉,怎么能装得下真、善、美呢?你把实用性放在了第一位,有所为而为的去做每件事,最终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你认了,认了困难是大山,挖不走,也推不动。

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你淡然了,你忘了这座山本应拥有的美丽,而是以仇视的目光望着它,只认为它挡了你的去路,却忽略了困难背后对你的帮助,你并未用欣赏的眼光去细细品味这座山,自然意识不到它的美,更想不到困难的源头就是你心中的怨念和对成功极度的渴望,最终错过了登上山顶,一览山顶美景,获得成功的机会,岂不见笑于世人!对于成功过分的渴望,对于一件事物给你有所为而为的想法终究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心生浮躁,你敢于尝试的初衷终被扭曲。

《谈美》读后感15篇

《谈美》读后感15篇

《谈美》读后感15篇《谈美》读后感1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写到"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到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

词中仆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由于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到处怜芳草"呢?由于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这是朱老先生对联想中的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的一个好例,在本章中,对美感和联想的关系论述可以说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就跟着朱光潜先生的思路,细细品尝这其中奥妙。

介绍了联想的含义后,写到"联想有时可以意志掌握,但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这是在写联想的性质。

我认为是特别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比方我们晚上休息时,本应是一个意识渐去,身心放松的过程,但白天所见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脑海中不受掌握的出现,你越想摆脱他们,联想就越活跃的进行,由此可知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

而且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它们都是偶然的。

于是写到"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由于它能唤起甜蜜的联想"接下来在颜色,有历史性的作品和音乐方面论述了联想势力,然后提出了本章的关键"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绍了对这个问题的两个学派,确定的是内容派而否认的是形式派。

而赞成形式派的主见,即反对杂联想于美感中。

认为联想是阻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索,联想却不免带有思索。

联想最多只能增加对一个作品的好感,但并不能增加美感。

这就是本章中传授给我们的道理,看起来很平淡,但运用到生活中,却可以反应出许多事实。

比方你在街上听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宠爱拿手的,脑中就不免有很多回忆联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会布满甜蜜欢乐,但这这是联想所带来的快感,并不是真正的美感经受。

真正的美感经受在于"无所为而为",摒除内心的一切联想杂念,安静专一,只在意那件事务本身,如此美感才消失在心中,否则只是无端的快感。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

《谈美》的读后感通用5篇《谈美》的读后感 1最*几天,我爸推荐朱光潜的'《谈美》给我,我随意地翻了翻,发现除了书信没有其他的东西,觉得无趣就放了下来。

过了几天,当我翻到傅雷写的《傅雷家书》时,我突然想到,会不会《谈美书简》也是本很好看的书呢?我便带着怀疑的态度读了起来,读完后才感到,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这本书中,写的都是朱先生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及他所总结的很多人生道理和观点。

我觉得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真的是把人生上许多不起眼的、重要的地方都勾勒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东西的重要性。

我想如果只是单纯的把人生大道理写下来,我想不会有太多的人接受的。

聪明的朱先生便用书信的形式,再加上用形象的语言解释抽象的美学感念,让我们很容易接受。

在“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有几句话写得很好:“种田的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家花不比野花香’。

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

”看,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却把道理说得那么清楚,而且也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很容易接受。

朱先生用很朴实很精确的语言将一系列抽象的美学概念给我们描绘了出来。

其实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考虑人家是怎么看我的,了解人家对我的态度;有时,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适不适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决定。

大部分人都会因为盲目而错失良机,总是会因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坚守自己的东西。

除此以外,这本书也诠释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让人百看不厌。

难怪我父亲在我看这本书之前就告诉我,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精神领域基本上就上了一个层次。

现在一感觉,真的是这样啊!小小的《谈美》,总共可能不到7、8万字,但是其中每行每列都渗透着朱先生亲身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得不感动你我。

我想他的这些文字会促使我一点点的成长,让我看到一个深层次人的所作所为。

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到了这里,难道我们不应该敬佩他嘛?《谈美》的读后感 2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潜,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名著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最新5篇

名著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最新5篇

名著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最新5篇这个作品用书信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对于美学的疑问,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暮年心血”之作,从美学最简单的开始,为读者讲述一些关于美学的知识。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名著朱光潜谈美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名著朱光潜谈美读后感1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

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

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

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

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

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名著朱光潜谈美读后感2最近养成了拖拉的坏习惯,作业往往到了最后一天才写,每月必读书籍往往日期过半才读,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也是。

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

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

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谈美书籍读后感(大全8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2023年《谈美》读后感(6篇)

2023年《谈美》读后感(6篇)

2023年《谈美》读后感(6篇)《谈美》读后感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在逐渐地变化,众所谓的"女神""男神"四起,人们的思想也愈来愈开放,殊不知,我们却掉进了庸俗的陷阱。

问众人为何称其为神,多数回答自然是"长得美",单凭此理由出名的不是没有,这充分的体现了某些国民对于美这个字的认识不全面。

通过阅读《谈美》,我初步的了解了什么是美感的态度,美感是不带意志,就是不带占有欲的一种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在欣赏某一事物,脱离带有实用意义的态度,所有思想与欲望都无法起作用。

所以我们嘴中的称赞那些神的"美"并不是由美感所引起的而是由快感,正如书中所说"英国十九世纪有一位学者叫做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一个只能引起快感,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

这位学者的错误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

由此观之,众所谓的"美"是由人的最本能欲念引发的,就如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

这只不过是一种俗套的审美观,这不是美的较高境界。

艺术是美的较高境界,我们如何去创造艺术之美呢?首先,我们要会欣赏艺术,这是前提。

艺术创作讲究"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此言一出,那些将艺术作品划分为"主观的"与"客观"之理,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凡是主观的作品都比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

书中拿班婕妤的《怨歌行》举例"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她在做这首诗时就不能同时在怨的情感中过活,她需暂时跳开切身的情景,看看它像什么样子,才能发现它像团扇。

这就是主观中的客观即"超以象外";书中还举了七绝圣手的《长信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谈美》读后感2
美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美?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美学难题的大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美学.
我通过读这本书分析出了三个重点问题:1.美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美的定义是不同的.2.引入了许多治学的问题和很多怎样做人的问题.3.美学源自于生活,研究这个方面的美学,要从生活中找到根源.
当美学发展到了_世纪,他并不拘泥于艺术上的美学,而是彻底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处处有美学,并且,关注自己心灵,精神成长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研究美学.举个例子,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了,而房屋装修更是一门重要的美学学问,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所以美学能为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的享受.
不仅仅是生活,在>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治学工作,他教导说: 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扰和阻碍的勇气. 很显然作者是很重美学这门学问的.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学呢?如果一个人能将美学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么他就能内外兼修,他处理问题有潇洒的风采,研究问题又有严谨的态度,这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吧.
最后我想提朱光潜先生奉行的三信主义 .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能
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得起,不推诿给别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推延给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