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4.巧手穿编》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4.巧手穿编》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巧手穿编》是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穿编这种传统手工艺,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穿编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实例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手工艺品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穿编这种传统手工艺,他们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穿编这种传统手工艺,知道它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对手工艺品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穿
编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
五. 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穿编的方法和步骤。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穿编的技巧。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穿编作品的图片和实例,穿编材料的准备。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用品,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穿编作品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穿编这种传统手工艺,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
教师讲解穿编的方法和步骤,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穿编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和步骤,开始动手进行穿编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
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
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进行穿编创作,提高学
生的审美素养。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穿编的技巧和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多创作。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穿编,并尝试创作一件更具个性和
艺术性的作品。
8.板书(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步骤,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教学环节 | 时间
——–|——-
导入 | 5分钟
呈现 | 10分钟
操练 | 10分钟
巩固 | 5分钟
拓展 | 5分钟
小结 | 5分钟
家庭作业 | 5分钟
板书 | 5分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
些问题。
首先,我意识到对于穿编这种传统手工艺,学生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掌握还是存在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对于这些细节的讲解不够清晰,或者学生对于穿编的技巧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熟练掌握。
另外,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创新还是感到困惑。
他们
虽然能够按照我示范的步骤完成作品,但在如何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学生对穿编技巧掌握不足
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穿编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导致作品
效果不佳。
解决办法: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详细地讲解和示范穿编的技巧,并且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问题: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作品较为雷同,缺
乏独特性。
解决办法:我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和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从不
同的角度思考和创作。
同时,可以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1.细化教学讲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穿编技巧,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每个步骤和
技巧都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我会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并在实践中能够熟练地运用。
2.增加创新引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会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创新引导的内容。
比如,我
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艺术家的创新理念,或者一些创意工作坊,让学生在创作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式。
3.加强学生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和创作中遇到
的问题。
这样我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虽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通过以上的反思和改进措施,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穿编,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作业。
基础层作业是让学生按照课堂示范的方法,完成一件穿编作品。
提升层作业则是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创作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穿编作品。
1.基础层作业
要求学生按照课堂示范的步骤和方法,完成一件穿编作品。
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穿编技巧的掌握,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穿编工艺的理解。
2.提升层作业
要求学生在基础层作业的基础上,发挥创新精神,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创作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穿编作品。
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1.学生作业展示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我了一个作品展示环节。
每位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其他同学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专家点评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我邀请了了一位专业的美术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既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反馈
在专家点评环节结束后,我向学生询问了他们的反馈。
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专家的点评,他们对穿编工艺的认识更加深入,也对如何创新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同时,他们也表示,在未来的创作中,将更加注重作品的细节和审美效果。
1.丰富作业形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样的作业形式,如小组合作、主题创作等。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加强专家点评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邀请专业教师参与点评环节。
这样既能让学生接触到更专业的知识,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穿编工艺的魅力。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和专家点评,我希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穿编,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