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高二下·江门月考)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

”这也就是说()
A .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2. (2分) (2020高二上·运城开学考)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
A . 墨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道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3. (2分) (2018高二下·无锡期中) 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异形”,秦始皇指定官员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了文字。

下列对此举措评价合理的是()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实现文化专制
④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4. (2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今河北张家口一带),计口授田。

”这实际上是()
A . 废除土地私有制
B . 均田制的雏形
C . 实行方田均税法
D . 大规模推行均田制
5. (2分) (2019高一下·蚌埠期中)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
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 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B . 土地兼并的盛行
C .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 . 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6. (2分)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 . 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 . 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D . 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7. (2分)(2016·宁城模拟)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

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

这说明()
A . 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 . 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 . 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8. (2分) 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

”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 . 中国主导了当时的世界贸易
B . 白银的流人推动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C . 中国政府推行了积极的贸易政策
D . 当时的世界贸易比较活跃
9. (2分) (2016高三上·福建期中)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③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0. (2分)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马克思如此高度评价林肯,是因为林肯政府()
A . 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 . 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C .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 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11. (2分)“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 法国大革命旨在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旧势力的阻扰
B . 反对专制主义是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致的目标
C . 法国大革命与美国革命性质迥异
D . 法国大革命直接受到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12. (2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依据178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A . 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B . 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C . 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D . 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13. (2分) (2018高二上·宁波期中) 下列关于《非战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第一次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②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③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④为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4. (2分)电影《我的1919》生动再现了这一年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国家的主权而据理力争的外交智慧和风采。

在这部电影中你最有可能看到()
A . 某人通过电话托他在俄的好友买到了一瓶伏特加
B . 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和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C . 很多国家的外交代表常出入电影院或参加鸡尾酒会
D . 北京高校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得知中国外交失败时义愤填膺
15. (2分)列宁《论粮食税》指出,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

这一论述表明,粮食税的实施()
A . 促使农业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B . 有利于通过市场积累工业化资金
C . 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 . 巩固了工农联盟,活跃了商品市场
16. (2分)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

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 . 实现经济复兴
B . 增加就业机会
C . 国家干预经济
D . 防止盲目竞争
17. (2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
A .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B . 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 . 日本要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D . 美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就绪
18. (2分)右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

漫画中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

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 . 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 . 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 . 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 . 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19. (2分) (2017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在克林顿总统的努力下,众议院通过了两个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如果要给这两个协议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 经济全球化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
C . 重商主义
D . “新经济”时代
20.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1938年9月21日,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

”这里所说的“一个小国”是指当时的()
A . 波兰
B . 奥地利
C . 捷克斯洛伐克
D . 埃塞俄比亚
二、简答题 (共1题;共11分)
21. (11分)(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示一、二、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 (2016九上·蚌埠期中)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两个)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5分)
23. (15分)(2016·江西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8月9日—1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岛普拉森舍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双方就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两国关系和对德、对苏政策,以及战时和战后世界重要问题等进行了磋商,最后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8月14日,《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

9月24日在伦敦举行的同盟国会议上,苏联、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荷兰、挪威、南斯拉夫、卢森堡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并加入宪章。

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材料二:租借法案( Lend—Lease Act)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但前提条件是盟国必须使用它们自己的货船来运输这些战争物资,以避免可能的对美国商船的攻击。

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国家包括英国、苏联、中华民国等共38个国家,总值达五百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简答题 (共1题;共11分)
21-1、
21-2、
21-3、
21-4、
三、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22-1、
四、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5分)
23-1、
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