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保 健
医学科普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January 2021 Vol.21 No.1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
魏萌涛 广汉市中医医院
医学领域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同样也可称之为“甲旁亢”。
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后,患者会因为
甲状旁腺分泌较多的甲状旁腺素,导致身体中钙质、磷原本的代谢产生异常。
而甲旁亢功能亢进后,其股影像学的改变,多集中在甲旁亢骨骼系统中,破骨
活动增强、新骨形成。
但是肋骨组织因为钙化不足,会存在骨量减少现象。
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帮助大家全面的了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一、什么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所造成一种病变,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患者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30~50岁,女性患
者多于男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骨质疏松、骨折、尿路结石等疾病的诱发因素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占据着较大比例。
但是很多人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未
能正确、全面的认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以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误诊误治情况,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
损伤。
现阶段,我国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骨骼病变严重、发病率高,具体包括骨质软化、骨吸收溶解等,临床上患者会表现为下蹲困难、全身疼痛,病
情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卧床不起。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是医学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检查项目,是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最佳助手”。
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来说,患者同样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协助医生准确判断骨骼病变情况。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影像学的诊断,需借助X线平片实现。
X线平片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
意味着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清晰的看到患者骨、关节内骨质结构的变化。
正是因为X线平片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影像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9
医学科普
保 健
现代养生 2021年1月第21卷第1期
的直观、清楚的显示,医生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晚期,可以掌握骨、关节病变程度、范围,甚至可以进行JLH定性诊断。
并且X线检查设备普及性强,检查费用低、检查流程方便,所以可作为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骨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除此之外,患者可通过CT检查,进一步显示骨吸收、组织钙化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病变,同时可早期发现甲状旁腺腺瘤。
另外,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患者应选择CT检查,确保骨影像学检查的系统性。
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有哪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群体中,其中易被医生发现的当成骨骼病变,所以需要主动了解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第一,骨密度变低。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骨密度变低是患者其群体中,非常多见的骨骼病变。
可表现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其中患者脊柱、肋骨、手掌的指骨变化最为明显,但患者颅骨骨影像学的特征性较为突出。
比如患者颅骨密度减低、颅骨内外板的边缘比较模糊,呈现为玻璃样。
再者,患者椎体骨质在出现疏松情况后,会表现为变扁、双凹变形,一些患者的长骨、短骨骨皮质会逐渐变薄,成为线条状。
第二,骨膜下骨吸收。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
影像学表现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骨膜下骨吸收。
而手是骨骼改变的最早部位,常见于患者食指、中指中间指骨的外侧。
另外,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到患者骨干交界处的骨膜会有轻微的毛糙现象,这就意味着患者骨皮质有骨缺损情况。
而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晚期,骨皮质内部边缘会形成凹凸不平的骨吸收现象。
再者,骨膜下骨吸收,同样可见于患者肋骨、肱骨干近端、以及牙槽硬板中。
但是,牙槽硬板的骨吸
收并不属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特征表现,牙周炎、骨纤维增殖异常一样会引起牙槽硬板骨吸收。
当然,造成骨吸收的原因较多,但区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其他的疾病的方法在于,患者会出现全身性、多发的骨膜下吸收。
除此之外,不同区域的骨吸收,其表现方式会存在一定差异性。
皮质内骨吸收后,会变化为条纹、隧道状,意味着骨吸收较快,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骨吸收程度。
而内膜骨吸收后,患者骨皮质会明显变薄,且骨内膜边缘处会产生不规则的锯齿状。
在患病期间,部分患者髌骨、股骨、坐骨结节还会出现韧带下骨吸收的情况。
在所有骨吸收中,软骨下骨吸收多见于锁骨肩峰端、胸骨、耻骨联合等部位,并且,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骶髂关节骨吸收
后,关节面会变得粗糙、各关节间隙变宽。
第三,棕色瘤、纤维囊性骨炎。
晚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吸收区域中,一些骨组织会被类似于肉芽的组织所代替,同时伴有出血、粘液变性。
这种骨组织局灶性的改变,在临床上叫做纤维囊性骨炎。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0
保 健
医学科普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January 2021 Vol.21 No.1
另外,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骨骼病变后,会在含铁血黄素增多的情况下,病变显示时为棕红色,所以被称之为棕色瘤,多见于原发性的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患者。
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囊状透亮线,边界清楚,在患者锁骨、骨盆、肋骨等区域比较常见。
但是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后,随着骨质硬化棕色瘤会自然而然的愈合。
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影像学中的部分表现,可能会与其他疾病一致,即“异病同影”,所以需要在患者进行X线平片、CT检查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首先,类风湿关节炎。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影像学表现中,骨膜下吸收与各关节边缘较近,此种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边缘性骨侵蚀比较相似。
但是骨吸收的原理不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
属于炎症引起的改变,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关节软骨,所以关节间隙基本是正常的。
其次,多发性骨髓瘤。
这种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
群体,骨骼病变会集中在患者四肢、身体躯干,影像学表现为圆形、点状的溶骨性破坏,但不存在骨膜下
吸收现象。
患者颅骨处像被虫子侵蚀一样,出现弥漫性的圆形病变区域,且边界清晰。
最后,畸形性骨炎。
患有畸形性骨炎后,患者大部分骨骼会处于正常状态,而病变区域内的骨会变形、变粗,会累及颅骨,使得颅骨板变厚。
影像学检查,在甲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帮助医生科学调整患者治疗方案,并且在患者随访过程中,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恢复情况。
比如继发性甲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若出现骨影像学异常情况,需立即改变现有治疗方案,以免造成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在现代影像学发展中,为提高甲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愈率,需主动了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影像学
表现。
编辑:陌漓 yangsheng_moli@
如何防治糖尿病
肖祥军 金堂县福兴中心卫生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年轻化。
如何正确的认识糖尿病、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都有哪些,这都是需要糖尿病患者学习和了解的知识。
本文将从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开始,从血糖检测到定期运动、控制体重等预防措施阐述如何有效的防治糖尿病。
一、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1.糖尿病的基本含义
糖尿病是指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
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肾功能
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糖尿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如果病程久会间接导致多种系统性疾病。
导致眼睛、肾、神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疫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分类包含很多种,主要包含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不同种类的糖尿病病因不同,总体来说,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