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范文(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范文
是指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关爱和帮助的一种制度安排。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这种帮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避免因独自留守而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帮扶措施:
1. 教育支持:提供留守儿童的学费、教材、校服等费用,并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支持。
2. 生活照料: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照料,如提供营养餐,帮助留守儿童安排起床、打扫卫生、洗漱等。
3. 健康保障:提供义务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检查、疫苗接种等,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
4. 心理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和心理压力。
5. 社会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强化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6. 家长支持:提供父母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状况。
此外,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中。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经费支持和监督管理;学校可以提供专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社会组织可以承担具体的帮扶项目和活动;个人可以捐助物资、提供志愿服务等。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的实施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范文(二)
一、背景简介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导致儿童长期在家中独自生活。
这引发了诸多关注,为了保障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特制定了以下帮扶制度。
二、政策目标
1. 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 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提供帮扶资源,提升“留守儿童”的教育品质和发展机会;
4. 加强监管和督导,确保帮扶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帮扶内容和措施
1. 社会组织参与
1.1 鼓励社区、学校、乡村等社会组织成立“留守儿童”帮扶组织,为他们提供各类关爱和支持;
1.2 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组织社会捐赠,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用品等;
1.3 开展义工活动,组织社会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的辅导员,提供情感陪伴和学习辅导等。
2. 家庭关怀和监督
2.1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助和指导,提供养育、教育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2.2 定期组织“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其他家属参与培训,提高育儿和教育意识;
2.3 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档案,记录家庭情况和儿童成长情况,提供定期回访服务。
3. 心理健康辅导
3.1 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教师,定期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3.2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留守儿童”的情感抚慰和自我认知;
3.3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服务和指导。
4. 教育优先
4.1 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资助制度,为他们提供书籍、学费、住宿等方面的资助;
4.2 提供学习机会,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开设兴趣班、课外活动等;
4.3 加强与学校、教师的合作,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
5. 健康管理
5.1 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监测身体状况;
5.2 落实“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儿童免疫能力;
5.3 配备医生或健康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营养知识、运动指导等。
6. 春节探亲活动
6.1 组织“留守儿童”的家属或其他亲属回乡探亲,解决他们长期分离的问题;
6.2 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节日祝福和礼物;
6.3 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共同关心和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
四、帮扶资源保障
1. 财政经费:增加财政投入,专项用于“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
2. 人力资源:培训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教师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帮扶服务;
3. 监管和督导:加强对帮扶措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效果的达到;
4. 社会捐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物资和资金,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五、预期成果
1. “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幸福感得到增强;
2. “留守儿童”逐渐培养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社交能力;
3. “留守儿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顺利升学;
4. “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5. “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亲子关系得到增进。
六、总结
以上为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的范本,旨在提供一套全面、可操作的帮扶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希望政府、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范文(三)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
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
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政教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