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同步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中图版必修3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在“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一节中,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在“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章中,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因而可以必修二中的知识综合应用到本节,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来。

本章前三节,已经学习了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对于本节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基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以鲁尔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为线索。

首先,在“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标题下,用地理学最重要的区位分析方法,分析了鲁尔区的辉煌和衰落。

然后,以“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为题,分析该工业区是如何换发新的生机。

第一部分是难点,难在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去理解为何曾经“辉煌”又步入“衰退”。

第二部分是重点,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好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鲁尔区这个曾经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为起点的工业区,在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而且在本节内容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学习目标】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3.通过“辽中南工业区”补充案例的学习,归纳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反馈】【板书设计】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阅读教材P58~P59“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填写下列知识。

【图表解读】1.读教材“图2-4-2 1900年鲁尔区景观”,据图分析图示景观反映的问题。

提示图示厂房、烟囱林立,说明当时鲁尔区工业繁荣,处于快速发展期。

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2.读教材“图2-4-4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据图分析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提示图示说明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交会处,交通便利;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及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源,图中还显示,虽然本区缺乏铁矿,但西南部临近法国的铁矿产地,便于铁矿输入。

教材梳理2 鲁尔区的衰退阅读教材P59~P60“鲁尔区的衰退”,填写下列知识。

(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危机”:①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需求量下降。

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钢铁危机”: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图表解读】读教材“图2-4-6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据图分析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

提示鲁尔区煤层埋藏浅,易于开采,一开始露天开采,后转为地下开采,随着埋藏深度加大,开挖难度也增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从而加剧了煤炭工业的衰落。

2019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 中图版必修3

2019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 中图版必修3
(4)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下岗”职工的“转 业”培训和在职职工的进修提高,以适应未来产业发展 对职工教育水平的新要求。
3.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冶金、化工 和能源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三省为新中国的经 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进步,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老的夕阳产业,加之长期过 度的开发使得能源基地资源枯竭,大批国营企业工人下 岗失业,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 的发展。如何重振东北工业的雄风,发挥老工业基地的 作用,是摆在东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鲁尔区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 造的启示
(1)在改善投资环境中,除了注意一般软、硬件建设 外,还应该加强对外宣传,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
(2)在兴办新产业、新企业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对原 有产业部门的更新改造,降低企业破产倒闭数量,以便 从总量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应注意原有传 统产业与新建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与协调。把区域技术 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原有产业以及区域未来发 展的客观要求之上,“扬长避短”,以求得区域持续稳定 的发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鲁尔区对严重污染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治 理,采取了有效的治污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 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
一些老工业建筑和工业废墟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文化 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 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宁 水平最高、 杭线交会处;广阔的经济腹 地资源
杭 效益最高的 地和消费市场;雄厚的工业 紧缺;
综合性工业 基础;发达的科技和高素质 环境质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归纳总结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学习目标】1、理解鲁尔区形成重要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掌握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预习案【新知导学】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1、鲁尔区辉煌与衰退史鲁尔区从___________开始,持续了100多年的工业繁荣,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自——开始,又出现了明显的衰退。

2、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

鲁尔区位于______________路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莱茵河水运网直通海洋,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2)__________________。

鲁尔区有优质丰富的________,区内煤田面积大。

(3)__________________。

莱茵河及其支流为鲁尔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铁矿石最初来自__________,后来自________,都很近。

(5)__________________ 。

鲁尔区人口稠密,从煤炭到钢铁、机械、化工构成的生产链条,使这里成为一个重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

同时交通发达,市场广阔。

探究案归纳总结【合作探究】探究一: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探究二:鲁尔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当堂检测】下图表示不同工业部门在科技和劳动力方面的投入情况,读图回答:1. 以图中①代表的工业部门为主的区域是( )A.鲁尔工业区B.鞍山钢铁基地C.美国的硅谷D.珠江三角洲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自主学习』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错误!十字路口。

2.资源丰富错误!3.水陆交通便利错误!4.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自我探究] 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给鲁尔区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鲁尔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部门,促进了鲁尔区的繁荣。

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错误!单一,以重工业为主.2.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退(1)错误!错误!(2)钢铁工业错误!3。

错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自我探究] 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错误!多元化和错误!产业转型(1)改造错误!传统工业。

(2)发展错误!新兴产业.(3)重视发展错误!第三产业.2.依托错误!科研机构和错误!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自我探究] 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自我反馈』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充沛的水源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距铁矿区近;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 )①生产结构复杂②环境恶化③煤炭资源枯竭④传统产业衰落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包括: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传统产业衰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德国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煤炭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解析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鲁尔区20世纪末煤炭工业企业数量减少;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主要有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探究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神东煤炭集团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2009年5月20日在神东矿区四公司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201X_202x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

201X_202x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3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编辑课件
2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区位理论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原因的方法。 2.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
观和发展观。 • 3.理解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 4.掌握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编辑课件
———德国作家Heinr编i辑c课h件 Boll 形容的鲁尔区 21
剖析鲁尔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开采成本上升
—资—源衰优落势阶段丧的失主要问题
劳动力优势丧失
煤炭产业衰落
技术改造,耗煤量减少 钢替代品的出现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市场优钢铁势工业丧衰落失
传统产业衰落
以煤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 废渣、废水、废气排放
8
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市场广阔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 素质较高
欧洲部编辑课分件 国家
9
合作探究——区域探索 ——发展初期的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资源
交通
鲁尔区
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 铁矿区近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
编辑课件
10
合作探究——区域开发 ——兴盛时期的产业结构
编辑课件Biblioteka 机械工业15合作探究——区域开发 ——兴盛时期的产业结构
工业
鲁尔区
主要工 业部门
煤炭工业、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产业结 构特征
以 重化工业 为主导,产 业 结构 单一 。
编辑课件
16
剖析鲁尔 ——衰落阶段的主要问题
问题引领: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 所占的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 中图版必修3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1.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衰退的表现及原因。

(重点)3.结合图文材料,掌握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阅读教材P58~P59,完成下列问题:1.优势区位条件(1)资源优势①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3)水陆交通便利①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

②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

(4)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2.发展成就19世纪中叶,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

正误判断:(1)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2)鲁尔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3)鲁尔区有便捷的水陆交通。

( )(4)鲁尔区水资源缺乏。

( )【提示】(1)√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2)× 鲁尔区铁矿资源缺乏。

(3)√ 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

(4)× 鲁尔区水资源丰富。

教材整理2 鲁尔区的衰退阅读教材P 59~P 60,完成下列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危机⎩⎪⎨⎪⎧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 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使鲁尔区煤炭缺乏市场竞争力3.钢铁危机⎩⎪⎨⎪⎧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危机及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 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鲁尔区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正误判断:(1)鲁尔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复杂。

( )(2)鲁尔区煤炭危机主要原因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2021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2021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

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阅读教材P58~P59“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填写下列知识。

区位因素区位分析资源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③水资源丰富交通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以及人工运河联成了水运网,水陆交通便利【图表解读】1。

读教材“图2—4-2 1900年鲁尔区景观",据图分析图示景观反映的问题。

提示图示厂房、烟囱林立,说明当时鲁尔区工业繁荣,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2.读教材“图2-4—4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据图分析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提示图示说明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交会处,交通便利;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及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源,图中还显示,虽然本区缺乏铁矿,但西南部临近法国的铁矿产地,便于铁矿输入.教材梳理2 鲁尔区的衰退阅读教材P59~P60“鲁尔区的衰退”,填写下列知识。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教材第61页读图由图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化学三大类。

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电力、机械、汽车制造、电子、石油加工等部门。

工业门类增多,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

(二)教材第62页读图1.鲁尔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很小,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

2.在1984年左右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在199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约占就业总人口的2/3。

(三)教材第64页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焦作市由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

由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成功之路,其主要经验:(1)组织实施战略性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3)治理污染,加强绿化,改善环境.焦作市的经验对中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有重要借鉴意义.资源型城市必然有资源枯竭之时,也一定要走转型之路。

A级抓基础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是( )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③便利的水陆运输④雄厚的科技力量⑤离铁矿区较近A.①②③④ﻩ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2.“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情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他国的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解析:第1题,鲁尔区的发展条件主要有位置、交通、资源优势。

高中地理 2-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同步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同步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3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越区位条件。

(重点)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难点)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重点+难点)自主研习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资源优势煤田,开采条件好离法国东北部较近河流众多,水源丰富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

有四通八达的和公路网3.水陆交通便利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4. 广阔: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

问题磁场(1)攀钢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设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原先仅有七户人家的荒山峡谷建设起来的攀钢已经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生产基地,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在攀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二、鲁尔区的衰退5.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6.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炼钢,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使鲁尔区煤价缺乏市场竞争力7.钢铁工业:出现了世界性的的状况。

8.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问题磁场(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地位显著下降。

目前,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的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①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②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9.经济结构的和产业。

2019-2020版地理同步新导学案中图必修三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2019-2020版地理同步新导学案中图必修三课件: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学 习互动探 究达标检 测
答题指导4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评价类
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主要的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分析
煤田

储量铁大矿,开采条件好;
资源 ②离法国东北部的 较近;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十字富路口
2.据图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便利
√B.煤炭资源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解析 鲁尔区形成初期为传统工业区,是在区内丰富的煤 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区铁矿资源贫乏,需要从其 他地区输入。
探究点二 鲁尔区的衰退及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 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核心归纳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鲁尔区的发展和辉煌,离不开这里优越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表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市场、资源等方面,具体分
析见下表:
因素
特点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与
地理位置
与利珀河之间
国家、地区联系便利、密
命的冲击 转型提供支撑
为发展和引进新兴产业奠定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优化土 用地紧张 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
源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主要的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1.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来自哪里?鲁尔区的工业结构有什么特点?答案 一是通过陆上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进口,二是从海外进口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港,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以煤炭工业为核心,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

2.流经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都可以通航,不但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条件,而且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反思归纳 鲁尔区产业发展条件与类型读“世界某著名工业区图”和“该工业区工业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阴影区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工业区。

(2)A、B、C为该工业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3)本区内河航运发达,D、E为莱茵河的两大支流,其中D为________河,E为________河。

除内河航运外,本地区其他主要运输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莱茵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B.铁矿石C.钢材D.机械(5)写出图乙中字母代表的正确内容。

F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工业区发展的优势资源条件和主导工业部门分别是什么?答案(1)鲁尔(2)杜伊斯堡埃森多特蒙德(3)利珀鲁尔公路、铁路、管道等(4)B(5)F:丰富的煤炭资源G:便捷的水陆交通(F、G可互换) H:钢铁工业I:机械工业(H、I可互换)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充沛的水源;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

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工业:(1)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2)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区煤价缺乏市场竞争力。

3.钢铁工业: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详解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完成下列框图。

(1)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 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市场适应能力差某一工业部门衰退将引起全区生产衰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鲁尔区图。

材料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

材料三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

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据图说明鲁尔区的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产业结构存在什么问题?(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鲁尔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4)“树没了,水干了,地陷了,矿枯了,人走了。

”这是许多资源型地区的真实写照。

请结合鲁尔区的发展历程,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探讨资源型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答案(1)①煤炭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特点: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2)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显著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萎缩,作为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鲁尔工业区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冲击。

(3)环境恶化的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随之而来。

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

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用地紧张,使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致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4)内因:区位优势的丧失,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传统产业衰落。

资源枯竭或开发成本上升;传统产业市场萎缩,竞争力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土地价格成本增加。

外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的发展,使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的发展,以其低成本优势争夺传统产业的市场。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鲁尔区对严重污染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善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和工业废墟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1)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门类和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述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的两幅图对比,鲁尔区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1)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大型企业。

(2)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

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①煤炭开采减少;②高速公路增加;③大学、科研机构增加。

(4)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植树造林;建立治污措施;发展工业旅游。

读“世界某地区图”(图1)和“该区产值构成图”(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图2),回答1~2题。

1.图2中反映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有(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减少能源的消耗B.缩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积极发展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从①到②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上升(上升幅度不大),钢铁工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得该地区为鲁尔区。

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多元化的措施有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A、B两项是改造传统工业,并未实现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C项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际中做不到,因为搬迁传统工业投资比较大,且传统工业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的,搬迁后并不一定有利于其发展。

方法技巧传统工业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整治措施教材P58探索提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工业革命发源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由于缺乏创新机制,步入衰落。

相反,距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不远的利兹,由于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淘汰纺织、冶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而成为英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说明,城市(或地域)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及时进行产业政策、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调整,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我国的“煤都”大同,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经济结构转型,转型的方向集中在旅游和煤炭的深加工方面。

教材P61读图提示从图上看出: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工业部门主要是煤炭、钢铁、化学工业三大类,且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多;20世纪90年代的鲁尔区除煤炭、钢铁、化学工业外,又增加了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加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等。

工业门类增多,同时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这主要是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本区经济结构多样化的结果。

教材P62读图提示 1.鲁尔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很小,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

2.在1984年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第三产业1999年在产业人口中的比重约是65%。

教材P64思考提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焦作市由煤炭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由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成功之路。

其主要经验是:(1)组织实施战略性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如焦作市做强做大铝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焦作市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四个战略性转移”,即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移;原料化工向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转移;煤矿机械向环保机械、粮食机械、汽车机械转移;水泥建材向新型建材、环保建材转移。

(2)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如焦作市先后投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精品景观,形成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四大景区和十大景点的大旅游格局。

还通过举办大型旅游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

(3)治理污染,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如关、停、并、转30余家重污染企业,在市区北部太行山脉,实施大规模绿化,市中心城区拆旧建绿、拆墙透绿、园林绿地建设等。

焦作市的经验对中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有重要借鉴意义。

资源型城市必然有资源枯竭之时,也一定有转型之路。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必须有战略性的思考。

教材P64复习题提示 1.蕴藏着某种丰富的资源,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形成以该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这样的地区一般称为资源型地区。

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本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济结构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