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季教学工作计划书荐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季教学工作计划书荐读
一、教学目标
1. 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语文的意识和习惯;
2. 语言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能力培养:导入阅读优秀作品,练就学生精读、泛读、速读等多种阅读技能;
4. 教育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故事背后的道德与价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难点
教学内容:
1. 阅读优秀的小学生文学作品,认识不同文学体裁与文学元素。
例如:童话、寓言、诗歌等;
2. 阅读有教育意义和启示性的中外名著,突出人文关怀,细微处看人性。
例如:《小熊猫》、《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等;
3. 阅读优秀的报刊文章、校报和班级读物,鼓励学生读书感悟、生活感受等;
4. 学习书写规范,感知汉字的美丽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
5. 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述要素,如句子结构、语法规律、词语搭配等。
教学难点:
阅读难度逐渐加大,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记忆、思维深度和阅读技巧提出高要求。
三、教学方法
1. 激发阅读兴趣,鼓励孩子多读书、好读书,建立阅读习惯;
2. 听读模型文本,指导学生精读,边读边分析,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规律;
3. 组织“同步阅读”、“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启发性、寓教于乐的朗诵、朗读、演讲和写作活动,培养表达、演绎和写作的能力;
5.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和提供予以表扬。
四、教学时间及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
1. 学生们介绍自己喜欢的书,老师与学生共同建立阅读目标与计划;
2. 学习标点符号,了解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感知标点符号的修饰作用;
3. 听读模型文本,共同分析语言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规律。
第三、四周:
1. 阅读基本文学体裁,如诗歌、童话故事、寓言等;
2. 学习诗歌朗诵技巧,尝试背诵和朗诵美丽的诗歌;
3. 在阅读中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分析文学元素等。
第五、六周:
1. 阅读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的中外名著,如《小熊猫》;《安徒生童话》;
2. 认识书籍的背景,展现故事的底层价值意义;
3. 聆听老师们的心得,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第七、八周:
1. 阅读优秀的报刊文章、校报和班级读物等,探索不同阅读材料的特征和查询方法;
2. 学习编写校报,了解不同稿件的写作技巧,营造阅读氛围;
3. 倡导读后感过程,并给出指南,面向交流园地的学生,分享读后感。
第九、十周:
1. 学习作文技巧,培养写作习惯、写作流程和写作规范;
2. 在这几周,孩子们将写出一篇作文,并进行校内公开展示;
3. 来自他们同学的点评和建议有助于孩子们的写作提高;
第十一、十二周:
1. 班级阅读征文比赛上交作品;
2. 评分打分、最终推选出优秀阅读作品和比赛成果;
3. 学生们进行总结收官,分享自己的成就与感受。
五、教学验收方式
1. 书面表现:学生通过作文和朗读、演讲中的表现进行检验;
2. 课堂互动:学生有针对性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 同步阅读:学生阅读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实际观察和评估;
4. 学生自我evalua:学生自省和跟进自己的评价值;
5. 回放交流:教师和学生们分口反思,交流效果和方式。
六、教学资源及流程安排
1. 文学读本、课外阅读、益智读物和多种学习资料;
2. 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多样化的活动流程安排和实践运用;
3. 学生阅读笔记、游戏规则、和类似玩具和工具等,应有尽有。
4. 教师在网上建立课堂导读页、创建校园秀场、开展活动,传给学生阅读、观看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