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中医治疗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中医治疗十法
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小儿脏腑娇嫩,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较差,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营养需求量高,胃肠负担较重,喂养难以掌握,稍有不慎,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可造成脾胃受损,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
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
法则。
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
清热利湿。
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治以健脾益气,补脾温肾。
泄泻变证,
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治疗十法。
小儿腹泻一证较为常见。
病因常为多食瓜果、生冷、油腻及不消化食物;
或因春伤风、夏伤暑、秋伤湿,使肠胃受到影响;或者脾胃素虚弱导致小
肠受盛、大肠传导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
成泄泻。
风寒暑湿食是其致病外因,湿是基本病因,故有“无湿不成
泻”之说;内因则关连脾肝肾,而以脾为关键,肝之疏泄太过,肾之温煦不及,无不通过脾,《景岳全书?泄泻》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罗氏会约医镜?泄泻》亦谓:“泻由脾湿,湿由脾虚,”明确指出泄泻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主要病理因素为湿,发病关键在于脾虚湿盛。
故泄泻的治疗当以运脾祛湿为原则。
临床上常见有伤食泻、寒泻、热泻、
脾虚泻、脾肾阳虚型等几种不同的腹泻。
一般急性多实,治以祛邪为主,或燥湿,或分利,或温散,或清化,或消导,或调气;慢性多虚实互见,寒热错杂,须谨审病机,细查寒热虚实,注意相互联系及转化,或健脾,或益气,或温肾,或升提,或固涩。
临床治疗小儿腹泻十法,介绍如下:
治疗十法
1 解表散寒止泻法
解表法在泄泻治疗中的应用,是用治外感泄泻兼夹表证的治疗方
法。
它针对感受外邪入侵,如寒、湿、暑、热束于肌表而又导致脾胃受病
之泌别失司,水谷并入大肠而成之泄泻证,一则疏散表邪,使在表之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