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度法、水质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灰色评价法
由于在水质评价时对水质的分级或对水体是否污染的问题并非类似黑与白的可明显进行判定的问题,且人们在对水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都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及时间范围内,因此该种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确切的,诸如“水质级别”、“污染程度”等概念均为灰色概念,水环境本身也属于一个本征性灰色系统,因此可将灰色系统原理用于水质综合评价中,即将水环境整体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其中部分信息为已知,部分为未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水体各因子的实测浓度与水质标准的关联程度来确定水体的水质级别,对于同类水质的不同水体则可通过其与该类标准的关联度大小来进行优劣评定。
常用的灰色评价法为灰色聚类法、灰色贴近度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评价方法等。
灰色聚类是通过建立与隶属函数类似的白化函数并对其进行聚类,根据结果来确定断面综合水质;灰色贴近度则是对灰色聚类的改进,通过将聚类函数的分段计算改为分段共斜率计算,并以此确定聚类元素与理想子集的贴近程度来最终确定所属类别;灰色关联法是将各污染因子的实测值排成实际序列,同时将标准值排成理想序列,之后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两个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来确定断面综合水质的级别,若将该理论用于多断面的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则相应得到区域水质综合评价的灰关联分析法。
随着水环境日益复杂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不断增多且不断发生变化,致使水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加,灰色评价法在理论上是可充分体现该系统的不确定性,同时该方法具有简单、可比的优点,但该类方法一般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