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WHR201910106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分析
张振海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安徽蚌埠 233000
【摘 要】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急诊外科(皖北胰腺治疗中心)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操作实施方法将患者分为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狀=25)、肠内营养治疗组(狀=21)和普通治疗组(狀=19),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等。

结果: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于肠内营养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肠内营养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腹部压痛缓解的时间大大高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更加明显,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症状恢复时间,为良好的治疗办法,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肠内营养;肠粘膜屏障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比较复杂,病死率比较高,发病十分凶险,多半是因为胆道疾病所造成。

现阶段,治疗此病的方式有内镜、外科、内科等,所以选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关键。

本文收集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急诊外科(皖北胰腺治疗中心)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急诊外科(皖北胰腺治疗中心)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SAP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有心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病、精神疾患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根据具体操作实施方法将患者分为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狀=25)、肠内营养治疗组(狀=21)和普通治疗组(狀=19),3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胃肠减压,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抗菌药物治疗。

基金项目:安徽省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BYKY1843ZD
作者简介:张振海(1984-),男,硕士,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急诊外科
肠内营养治疗组,在胃镜帮助下将营养管置入到患者的鼻空肠中,慢慢的滴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之后过渡到肠内营养,主要的能量物质是短肽型营养制剂,之后泵注24h的营养液于营养管中,另外置管当天将0.9%的氯化钠溶液泵注空肠,每小时20mL,2~3d后,每小时增加60mL。

普通治疗组,在250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中溶入10万U的乌司他丁,静脉滴注,1天2次,不间断治疗3d后,变成1天1次。

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在250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中溶入10万U的乌司他丁,静脉滴注1天2次,不间断治疗3d后,变成1天1次。

在此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在胃镜帮助下将营养管置入到患者的鼻空肠中,慢慢的滴注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过渡到肠内营养,能量物质是短肽型营养制剂,之后泵注24h的营养液于营养管中,另外置管当天将0.9%的氯化钠溶液泵注空肠,20mL/h,2~3d后,每小时增加60mL。

1.3 评定标准
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数高于80的表示效果较好,分数低于80的表示无效;2)对比三组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应用自制的评分表评价患者,分数越高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越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狋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犘<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三组治疗效果
治疗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的有效人数与有



2020年7月第13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经验交流
效率大大高于肠内营养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详见表1。

2.2 对比三组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
治疗后,肠内营养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腹部压痛缓解的时间大大高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狀(%)]
组别狀效果较好无效
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2523(92.00)2(8.00)肠内营养治疗组2117(80.95)4(19.05)
普通治疗组1914(73.68)5(26.33)χ27.6988.924
犘<0.05<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表2 对比三组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珔狓±狊),d]
组别狀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腹部压痛缓解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254.31±1.173.65±0.113.66±0.133.42±0.15肠内营养治疗组215.75±1.124.12±0.543.81±1.893.52±1.25普通治疗组197.42±1.155.74±1.144.76±1.144.21±1.31狋2.4425.9353.6954.836
犘<0.05<0.05<0.05<0.05
此病治疗的关键环节是营养支持。

而营养支持路径分为两种,其中包括肠内与肠外。

肠内有利于化解患者高代谢状态,改善营养状态,控制炎性介质释放,加强肠道吸收功能,防止炎性介质释放。

乌司他丁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对应的作用有,可以防止溶酶体日适当,阻碍心肌抑制因子出现,稳定溶酶体膜。

二者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但可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 4]。

以上研究结果为: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于肠内营养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

肠内营养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血淀粉酶复常、腹部缓解、肠鸣音恢复、腹部压痛缓解的时间大大高于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更加明显,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症状恢复时间,一举两得,值得临床医护人员积极运用。

参考文献
[1]崔安宁,苏建波,陈卫芳,等.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亚胺培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09):1295 1298,1303.
[2]杨成,文静,夏敏,等.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4):1896 1899.
[3]谢晓云,罗屏,曾志伟.乌司他丁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6):680 682.
[4]税金凤,余婷媛,许媛,等.埃索美拉唑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02):62 65.
(上接至第103页)
滋病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性,操作比较便利,可观测患者心包腔积液分布程度及范围,即使其积液量不多,亦能够比较清晰地显现出来。

心包腔积液主要包括两种,炎性病变引起归属于渗出液;如果是艾滋病所致,则归属于漏出液。

心包腔内液体量在30mL上下为正常,大于50mL则被认定为心包腔积液。

依据具体量多少,分为少量、中量及大量。

艾滋病患者心包腔积液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真菌、病毒、细菌等感染,极易营养不良等所致。

心包腔积液过多,会影响患者心脏功能,致使其出现胸闷、胸前区疼痛及压榨感等状况,使患者身体健康遭受较大影响。

免疫学检查指标主要包括CD8和CD4,健康人体内CD4和CD8分别占T淋巴细胞总数65%和35%,因而,其比值高于1,可作为机体免疫情况测评指标。

CD4细胞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主要靶细胞,随着肿瘤细胞逐步增多,CD4细胞数量则呈现减少态势;CD8细胞能够通过溶解效用,将靶细胞急性消灭。

因而,干扰艾滋病病毒之后,CD8细胞数量呈现增多态势,进而致使CD4/CD8比值下降[4 5]。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心包腔积液越多,其临床症状发生率越高,即胸前区压疼痛、压榨感及胸闷症状发生率就越高,而CD4/CD8及CD4检测数值则越低。

综上所述,将超声检查应用在艾滋病合并心包腔积液患者临床诊断中,其精确性较高。

患者心包腔积液量与胸前区疼痛及压榨感、胸闷等临床症状发生呈正相关,与CD4/CD8及CD4免疫学指标呈负相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友亮.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急性肾损害超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17 118.[2]崔晓光,古流芳,姚欢,等.以大量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有效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01):73 74.
[3]王红英.超声诊断艾滋病心包腔积液与临床症状及免疫检查的相关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2(15):96 97.[4]岳治琴,刘晓莹,李泞姗,等.超声诊断艾滋病心包腔积液与临床症状及免疫检查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6):2265 2267.
[5]张晓琳,金兰中,张鑫,等.儿童大量心包积液病因诊断及超声心动图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3):981.



经验交流Women'sHealthResearch2020年7月第1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