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语文课堂实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语文课堂实录1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

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出息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示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优秀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

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师:这篇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幻灯演示)。

三、解读
师:《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

(配乐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和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多积累文言词语,标注一下你觉得本文需要特别记忆的文言词语。

(幻灯演示)
生甲:当涂、辞、治经、涉猎、见往事
生乙:即更
(解说: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积累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

先疏通文意,再作重点记忆,合乎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整体感知
师:大家齐读课文,读完后请几位同学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生:这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出息的故事。

生:这个故事讲孙权两次劝学,吕蒙始就学,后大有出息。

师: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中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生: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师: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那我们把人物对话局部挑出来。

(解说: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自读和概括能力)
五、课文研析
师: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生:全文3个人物;3次对话。

师:同学们带感情读,掌握人物形象。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

孙权第一次劝学时态度非常坚决。

“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

第二次时隐隐有不满、责备。

鲁肃与吕蒙对话表示的是惊异。

生:孙权第二次劝学是有不满,但我以为更多的是关心、保护。

现身说教,语重心长。

生:鲁肃与吕蒙对话时,鲁肃是惊异,吕蒙是自豪。

师:权蒙对话孙权是王,对蒙的劝说态度恳切,蒙肃同为将士,对其变化之大显示出惊异、赞叹。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挑人物读,大家注意听,看他读的好不好?哪句话读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通过有感情的读,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人物)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哪位同学敢挑战他?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精彩!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读出了感情。

师:读出了感情,恰当的说应该是读出了“语气”。

哪个词体现了语气?
生:“邪”
师:什么语气?
生:反问。

师:“邪”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吗”。

文中还有其他语
气词吗?
生:有。

“耳”、“乎”。

师:分别表什么语气?
生:“耳”是表示限制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罢了”,
“乎”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啊”。

(语气虚词的积累)
师:根据刚才我们分析的,分小组有感情的读,一会儿找同学分角色读。

(两组同学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

哪一组同学能抛开课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再加工给我们来个小课本剧扮演。

(一组同学上台扮演)
师: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演绎了一段文言《孙权劝学》,让我们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沛朗读课文,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
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扮演能力)
师: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

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示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生: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幻灯演示)
六、体验反思
师: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由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伤仲永》,读完这两篇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生:学习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生:仲永受于天而不受于人,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人刮目相看。

通过对比体现出开卷有益。

生:活到老学到老。

吕蒙那么大年龄才开始学习都让人刮目相待,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好,活到老学到老,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仲永天资聪颖,因后天没有学习,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那么大年纪才开始就读,但经过努力,让人刮目相待。

看来读书确实有益。

(解说:新课程规范要求注重学生的感情体验,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培养。

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中心,引起学生感情共鸣,防止教条式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拓展延伸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