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树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已知
22(0)()|log |(0)
x x f x x x ⎧≤=⎨
>⎩,则方程[()]2f f x =的根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 函数f (x )=x 3﹣3x 2+5的单调减区间是( )
A .(0,2)
B .(0,3)
C .(0,1)
D .(0,5)
3. 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O 为其中心,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 B
.
∥ C
. D
.
4. 一个椭圆的半焦距为2,离心率
e=,则它的短轴长是( )
A .3
B
.
C .
2
D .6
5. 已知实数x ,y
满足有不等式组,且z=2x+y 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则实数a 的值是( )
A .2
B
.
C
.
D
.
6. 已知集合{
}
{
2
|5,x |y ,A y y x B A B ==-+===( )
A .[)1,+∞
B .[]1,3
C .(]3,5
D .[]3,5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函数定义域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7. 函数
y=
(x 2
﹣5x+6)的单调减区间为( )
A
.(,+∞) B .(3,+∞) C .(﹣∞
,) D .(﹣∞,2)
8.
已知某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设物体第n 秒内的位移为a n ,则
数列{a n }是( ) A .公差为a 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a 的等差数列
C .公比为a 的等比数列
D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9. 已知曲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P Q 两点,且20FP FQ +=,则O P Q ∆的面积等于( )
A .
B .
C .
2 D .4
10.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4,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C 1D 1上的动点,点P 是上底面A 1B 1C 1D 1内一动点,且满足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ABB 1A 1的距离,则当点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
A .5
B .4
C .4
D .2
11.如图,棱长为的正方体1111D ABC A B C D -中,,E F 是侧面对角线11,BC AD 上一点,若 1BED F 是菱形,则其在底面ABCD 上投影的四边形面积( )
A .
12 B .34 C. 2
D .34-
12.已知点A (0,1),B (﹣2,3)C (﹣1,2),D (1,5),则向量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3.设p :f (x )=e x +lnx+2x 2+mx+1在(0,+∞)上单调递增,q :m ≥﹣5,则p 是q 的 条件.
14.设双曲线
﹣
=1,F 1,F 2是其两个焦点,点M 在双曲线上.若∠F 1MF 2=90°,则△F 1MF 2的面积是 .
15.三角形ABC 中,2,60AB BC C ==∠=,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
16.对于|q|<1(q 为公比)的无穷等比数列{a n }(即项数是无穷项),我们定义S n (其中S n 是数列{a n }
的前n 项的和)为它的各项的和,记为S ,即S=
S n =
,则循环小数0. 的分数形式是 .
1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所有值之和是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功能识别,突出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18.【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函数()2
1ln 2
f x x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已知函数f (x )=lnx ﹣ax ﹣b (a ,b ∈R )
(Ⅰ)若函数f (x )在x=1处取得极值1,求a ,b 的值 (Ⅱ)讨论函数f (x )在区间(1,+∞)上的单调性
(Ⅲ)对于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两点A (x 1,y 1),B (x 2,y 2)(x 1<x 2),不等式f ′(x 0)<k 恒成立,其中k 为直线AB 的斜率,x 0=λx 1+(1﹣λ)x 2,0<λ<1,求λ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2|)(+--=x x x f ,x x g -=)(. (1)解不等式)()(x g x f >;
(2)对任意的实数,不等式)()(22)(R m m x g x x f ∈+≤-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111]
21.已知椭圆
+
=1(a >b >0)的离心率为
,且过点(
,
).
(1)求椭圆方程;
(2)设不过原点O 的直线l :y=kx+m (k ≠0),与该椭圆交于P 、Q 两点,直线OP 、OQ 的斜率依次为k 1、k 2,满足4k=k 1+k 2,试问:当k 变化时,m 2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2.若点(p ,q ),在|p|≤3,|q|≤3中按均匀分布出现.
(1)点M (x ,y )横、纵坐标分别由掷骰子确定,第一次确定横坐标,第二次确定纵坐标,则点M (x ,y )
落在上述区域的概率?
(2)试求方程x 2+2px ﹣q 2
+1=0有两个实数根的概率.
23.已知函数f (x )=|x ﹣m|,关于x 的不等式f (x )≤3的解集为[﹣1,5]. (1)求实数m 的值;
(2)已知a ,b ,c ∈R ,且a ﹣2b+2c=m ,求a 2+b 2+c 2
的最小值.
24.已知函数()()x f x x k e =-(k R ∈). (1)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求()f x 在[]1,2x ∈上的最小值.
(3)设()()'()g x f x f x =+,若对35,22k ⎡⎤∀∈⎢⎥⎣⎦
及[]0,1x ∀∈有()g x λ≥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梨树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由[()]2f f x =,设f (A )=2,则f (x )=A,则2log 2x =,则A=4或A=1
4
,作出f (x )的图像,由数型结合,当A=
1
4
时3个根,A=4时有两个交点,所以[()]2f f x =的根的个数是5个。
2. 【答案】A
【解析】解:∵f (x )=x 3﹣3x 2
+5,
∴f ′(x )=3x 2
﹣6x ,
令f ′(x )<0,解得:0<x <2,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察了函数的单调性,导数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3. 【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但不共线,故,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的意义,属基础题.
4. 【答案】C
【解析】解:∵椭圆的半焦距为2,离心率e=,
∴c=2,a=3,
∴b=
∴2b=2
.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属基础题.
5. 【答案】B
【解析】解:由约束条件
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得A (a ,a ),
联立
,得B (1,1),
化目标函数z=2x+y 为y=﹣2x+z , 由图可知z max =2×1+1=3,z min =2a+a=3a ,
由6a=3,得a=.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6. 【答案】D
【解析】
{}{{}|5,||3,A y y B x y x x =≤===≥[]3,5A B ∴=,故选D.
7. 【答案】B
【解析】解:令t=x 2
﹣5x+6=(x ﹣2)(x ﹣3)>0,可得 x <2,或 x >3,
故函数y=
(x 2
﹣5x+6)的定义域为(﹣∞,2)∪(3,+∞).
本题即求函数t 在定义域(﹣∞,2)∪(3,+∞)上的增区间.
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函数t 在(﹣∞,2)∪(3,+∞)上的增区间为 (3,+∞), 故选B .
8. 【答案】A
【解析】解:∵
,
∴a n =S (n )﹣s (n ﹣1)=
=
∴a n ﹣a n ﹣1
=
=a
∴数列{a n }是以a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数列的递推公式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定义的应用,属于数列知识的简单应用
9. 【答案】C 【解析】
∴1122(1,)2(1,)(0,0)x y x y -+-=, ∴1220y y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2
18
m =,
∴12y y -==.
∴12122
S OF y y =
-=. (由1212420y y y y =-⎧⎨+=⎩
,得12y y ⎧=⎪⎨=⎪⎩
12y y ⎧=-⎪⎨=⎪⎩
考点:抛物线的性质. 10.【答案】 D
【解析】解: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DD 1为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E=a ,D 1F=b ,0≤a ≤4,0≤b ≤4,P (x ,y ,4),0≤x ≤4,0≤y ≤4, 则F (0,b ,4),E (4,a ,0
),
=(﹣x ,b ﹣y ,0),
∵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ABB 1A 1的距离,
∴当E 、F 分别是AB 、C 1D 1上的中点,P 为正方形A 1B 1C 1D 1时, PE 取最小值,
此时,P (2,2,4),E (4,2,0),
∴|PE|min ==2
.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的运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及创新意识.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棱长为的正方体1111D ABC A B C D -中,11BC AD ==AF x =x
解得x =
,即菱形1BED F =
,则1BED F 在底面ABCD 上的投影四边形是底边为34,高为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为3
4
,故选B. 考点:平面图形的投影及其作法. 12.【答案】D
【解析】解:∵;
∴
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
==
.
故选D .
【点评】考查由点的坐标求向量的坐标,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定义,向量夹角的余弦的计算公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二、填空题
13.【答案】必要不充分
【解析】解:由题意得f′(x)=e x++4x+m,
∵f(x)=e x+lnx+2x2+mx+1在(0,+∞)内单调递增,
∴f′(x)≥0,即e x++4x+m≥0在定义域内恒成立,
由于+4x≥4,当且仅当=4x,即x=时等号成立,
故对任意的x∈(0,+∞),必有e x++4x>5
∴m≥﹣e x﹣﹣4x不能得出m≥﹣5
但当m≥﹣5时,必有e x++4x+m≥0成立,即f′(x)≥0在x∈(0,+∞)上成立
∴p不是q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即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答案为:必要不充分
14.【答案】9.
【解析】解:双曲线﹣=1的a=2,b=3,
可得c2=a2+b2=13,
又||MF
|﹣|MF2||=2a=4,|F1F2|=2c=2,∠F1MF2=90°,
1
在△F1AF2中,由勾股定理得:
|F1F2|2=|MF1|2+|MF2|2
=(|MF1|﹣|MF2|)2+2|MF1||MF2|,
即4c2=4a2+2|MF1||MF2|,
可得|MF1||MF2|=2b2=18,
即有△F1MF2的面积S=|MF1||MF2|sin∠F1MF2=×18×1=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着重考查双曲线的定义与a、b、c之间的关系式的应用,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ABC ∆中,2,60AB BC C ===︒2
sin A
=
,1sin 2A =,又
BC AB <,即A C <,所以30C =︒,∴90B =︒,AB BC ⊥,1
2
ABC
S AB BC ∆=⨯⨯=. 考点: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有关问题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当条件中同时出现ab 及2
b 、2
a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
弦、余弦交叉出现时,往往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正弦,再结合和、差、倍角的正弦公式进行解答.解三角形时.三角形面积公式往往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形式1sin 2ab C ,12ah ,1()2a b c r ++,4abc R
等等.
16.【答案】 .
【解析】解:0. = +
+…+=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极限,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17.【答案】54
【解析】根据程序框图可知循环体共运行了9次,输出的x 是1,3,5,7,9,11,13,15, 17中不是3的倍数的数,所以所有输出值的和54171311751=+++++. 18.【答案】()0,1
【解析】
三、解答题
19.【答案】
【解析】解:(Ⅰ)f(x)的导数为f′(x)=﹣a,
由题意可得f′(1)=0,且f(1)=1,
即为1﹣a=0,且﹣a﹣b=1,
解得a=1.b=﹣2,经检验符合题意.
故a=1,b=﹣2;
(Ⅱ)由(Ⅰ)可得f′(x)=﹣a,x>1,0<<1,
①若a≤0,f′(x)>0,f(x)在(1,+∞)递增;
②0<a<1,x∈(1,),f′(x)>0,x∈(,+∞),f′(x)<0;
③a≥1,f′(x)<0.f(x)在(1,+∞)递减.
综上可得,a≤0,f(x)在(1,+∞)递增;
0<a<1,f(x)在(1,)递增,在(,+∞)递减;
a≥1,f(x)在(1,+∞)递减.
(Ⅲ)f′(x0)=﹣a=﹣a,
直线AB的斜率为k===﹣a,
f ′(x 0)<k ⇔<
,
即x 2﹣x 1<ln [λx 1+(1﹣λ)x 2],
即为﹣1<ln
[λ+(1﹣λ)
],
令t=
>1,t ﹣1<lnt[λ+(1﹣λ)t],
即t ﹣1﹣tlnt+λ(tlnt ﹣lnt )<0恒成立, 令函数g (t )=t ﹣1﹣tlnt+λ(tlnt ﹣lnt ),t >1,
①当0<λ
时,g ′(t )=﹣lnt+λ(lnt+1﹣)=
,
令φ(t )=﹣tlnt+λ(tlnt+t ﹣1),t >1,
φ′(t )=﹣1﹣lnt+λ(2+lnt )=(λ﹣1)lnt+2λ﹣1,
当0<λ≤时,φ′(t )<0,φ(t )在(1,+∞)递减,则φ(t )<φ(1)=0, 故当t >1时,g ′(t )<0,
则g (t )在(1,+∞)递减,g (t )<g (1)=0符合题意;
②当<λ<1时,φ′(t )=(λ﹣1)lnt+2λ﹣1>0,
解得1<t <,
当t ∈(1,),φ′(t )>0,φ(t )在(1,)递增,φ(t )>φ(1)=0;
当t ∈(1,),g ′(t )>0,g (t )在(1,
)递增,g (t )>g (1)=0,
则有当t ∈(1,),g (t )>0不合题意.
即有0<λ≤.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单调区间和极值、最值,同时考查函数的单调性的运用,不等式恒成立思想的运用,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1)13|{<<-x x 或}3>x ;(2). 【
解
析
】
试
题解析:(1)由题意不等式)()(x g x f >可化为|1||2|+>+-x x x , 当1-<x 时,)1()2(+->+--x x x ,解得3->x ,即13-<<-x ; 当21≤≤-x 时,1)2(+>+--x x x ,解得1<x ,即11<≤-x ; 当2>x 时,12+>+-x x x ,解得3>x ,即3>x (4分) 综上所述,不等式)()(x g x f >的解集为13|{<<-x x 或}3>x . (5分)
(2)由不等式m x g x x f +≤-)(22)(可得m x x ++≤-|1||2|, 分离参数m ,得|1||2|+--≥x x m ,∴max |)1||2(|+--≥x x m
∵3|)1(2||1||2|=+--≤+--x x x x ,∴3≥m ,故实数m 的最小值是. (10分) 考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21.【答案】
【解析】解:(1)依题意可得,解得a=2,b=1
所以椭圆C 的方程是…
(2)当k 变化时,m 2
为定值,证明如下:
由得,(1+4k 2)x 2+8kmx+4(m 2
﹣1)=0.…
设P (x 1,y 1),Q (x 2,y 2).则x 1+x 2=
,x 1x 2=…(•) …
∵直线OP 、OQ 的斜率依次为k 1,k 2,且4k=k 1+k 2,
∴4k==,得2kx1x2=m(x1+x2),…
将(•)代入得:m2=,…
经检验满足△>0.…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椭圆方程的综合应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思想的应用.
22.【答案】
【解析】解:(1)根据题意,点(p,q),在|p|≤3,|q|≤3中,即在如图的正方形区域,
其中p、q都是整数的点有6×6=36个,
点M(x,y)横、纵坐标分别由掷骰子确定,即x、y都是整数,且1≤x≤3,1≤y≤3,
点M(x,y)落在上述区域有(1,1),(1,2),(1,3),(2,1),(2,2),(2,3),(3,1),(3,2),(3,3),有9个点,
所以点M(x,y)落在上述区域的概率P1=;
(2)|p|≤3,|q|≤3表示如图的正方形区域,易得其面积为36;
若方程x2+2px﹣q2+1=0有两个实数根,则有△=(2p)2﹣4(﹣q2+1)>0,
解可得p2+q2≥1,为如图所示正方形中圆以外的区域,其面积为36﹣π,
即方程x2+2px﹣q2+1=0有两个实数根的概率,P2=.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的计算,解题时注意区分两种概率的异同点.
23.【答案】
【解析】解:(1)|x﹣m|≤3⇔﹣3≤x﹣m≤3⇔m﹣3≤x≤m+3,由题意得,解得m=2;
(2)由(1)可得a﹣2b+2c=2,
由柯西不等式可得(a2+b2+c2)[12+(﹣2)2+22]≥(a﹣2b+2c)2=4,
∴a 2+b 2+c 2
≥
当且仅当,即a=,b=﹣,c=时等号成立,
∴a 2+b 2+c 2
的最小值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4.【答案】(1)()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k -+∞,单调递减区间为(,1)k -∞-,
1()(1)k f x f k e -=-=-极小值,无极大值;(2)2k ≤时()(1)(1)f x f k e ==-最小值,23k <<时1()(1)k f x f k e -=-=-最小值,3k ≥时,2()(2)(2)f x f k e ==-最小值;(3)2e λ≤-.
【解析】
(2)当11k -≤,即2k ≤时,()f x 在[]1,2上递增,∴()(1)(1)f x f k e ==-最小值;
当12k -≥,即3k ≥时,()f x 在[]1,2上递减,∴2
()(2)(2)f x f k e ==-最小值;
当112k <-<,即23k <<时,()f x 在[]1,1k -上递减,在[]1,2k -上递增, ∴1
()(1)k f x f k e
-=-=-最小值.
(3)()(221)x
g x x k e =-+,∴'()(223)x
g x x k e =-+,
由'()0g x =,得32
x k =-, 当3
2x k <-
时,'()0g x <; 当3
2
x k >-时,'()0g x >,
∴()g x 在3(,)2k -∞-上递减,在3
(,)2
k -
+∞递增, 故323
()()22
k g x g k e -=-=-最小值,
又∵35,22k ⎡⎤
∈⎢⎥⎣⎦
,∴[]30,12k -∈,∴当[]0,1x ∈时,323()()22k g x g k e -=-=-最小值,
∴()g x λ≥对[]0,1x ∀∈恒成立等价于32
()2k g x e λ-
=-≥最小值;
又32
()2k g x e λ-
=-≥最小值对35,22k ⎡⎤
∀∈⎢⎥⎣⎦
恒成立.
∴3
2
min (2)k e
k --≥,故2e λ≤-.1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函数的最值;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函数的最值、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属于难题. 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划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等等,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含参数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 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条理清晰,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与解题当中.本题(2)就是根据这种思想讨论函数单调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