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方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方法探
究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在高校
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尝试,它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
荣誉感,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在未来能更好地融
入到社会和工作之中。
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进步有积极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重视拓展训练,促进它与传统体育教学之间的
融合,推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所以,教师可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方法
引言
拓展训练是一种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锻炼形式,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自强
自立、团结协作的精神。
然而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户外拓展活动具有一
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到万全准备,以此保证学
生的人身安全。
1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优势
首先,拓展训练活动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拓展训练活动是体育教师按照学生
的不同特点,对体育活动进行有效模拟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体
育理论知识讲述+动作示范”的教学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其次,拓
展训练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育教师在设置拓展训练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设
计一些难度较大但可完成的体育训练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有更强的挑战性,能
够磨砺学生的体育意志,帮助学生克服身体素质瓶颈,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教学效果。
最后,体育拓展训练具有更好的合作性。
合作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但在传统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特
点,导致体育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但是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能够设置一些团队协作型的高难度目标,在任务项目的驱使下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攻克体育训练任务。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2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认识
众多高校的教师对体育教学认识不够全面,教学模式也是传统的教授模式,以灌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在授课时,高校体育教师先讲授体育技能,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根据学生模仿情况进行点评。
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没有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质量不高。
在教师行为意识和思想的影响下,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不全面,对体育技能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片面,体育锻炼的方法比较单一,这会消磨学生锻炼意识,使学生逐渐失去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2组织形式单一
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教学内容大多都是一致的,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不会根据学生掌握的水平和身体素质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学生而言,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身高和对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
长时间接受统一的课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和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3教学方法陈旧
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局限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建立的教学体系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兴趣。
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也会影响高校体育健康的有序发展。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很少有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这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兴趣,让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课程的发展应加强兴趣点的整合。
3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方法
3.1巧妙设计训练项目
在进行拓展训练时,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充
实拓展训练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运动特点,将训练分别在高山、水上、野外、
极地等环境进行。
在充实了拓展训练的项目后,根据学校的场地资源、学生的实
际学习情况、学生的个人行为特征等,选取符合学生人际关系和团队行为的可操
作性的项目,如沟通课程、激励课程、小组课程等。
高校体育教师精心设计的教
学计划,既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行为态度,又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2配备完善场地和器材设施
场地的选择对于拓展训练的进行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场地的不同,所设置的
运动项目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在大学里,也会有一些专门的场地来进行拓展训练,要使拓展运动项目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和
场地。
体育器材不完善,训练项目受限,都会对拓展训练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拓展训练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对相关教学设
备设施的引进,增加资金的投入,配备和完善场地以及器材,从而为拓展训练项
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创建多样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成长
首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依据,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把单纯的技术训练转变为全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引导
学生,让他们在拓展训练中不断地挑战自己,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它可以让学
生在运动中得到一种满足感,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毅
力和忍耐力。
其次,在拓展培训过程中,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的
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只有如此,学生们才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在完成拓展训
练后,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进行教学的复盘,为下次拓展训练增
添经验。
3.4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首先,是小规模的教学,即有限的学生数量。
小班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
交流,同时也可以及时地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变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而小班则更适宜于有实力、有财力的学校。
在实践中,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变革和创新。
其次,采用分层式教学,
即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体质,进行分组,并进行合理的分配,把所有相同水平的同
学放在一起,由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使得基础素质好的同学可以获得更大的提高,而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
获得更大的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拓展训练的效果。
第三,没有课堂教学。
在没有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的
自主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训练计划和
训练教师,从而提升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积
极应用拓展训练,促使其与传统体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加大对拓展训练的重视
程度,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毅力、心理素质、团队
协作能力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拓展训练探究[J].才
智,2022(03):150-152.
[2]姜红菊.高职体育拓展训练与学生素养培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
技,2022(01):137-138+143.
[3]蔡秋明.拓展训练融入中职体育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
育,2021(48):126-127.
[4]姜红菊.高职体育拓展训练与学生素养培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2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