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护理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沈雪琴,傅臻*,费月华,水慧民
(江苏盛泽医院,江苏苏州 215228)
【摘要】目的 观察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产科护理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我院产科自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实施优质护理持续改进,期间共收治的产妇有1345例,统计产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包括病房产后出血、阴道分娩尿潴留、剖宫产早接触早吮吸以及新生儿身份识别四项内容,并对产科护理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实施产科敏感指标后,护理质量各评分、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和专科护理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产科护理;敏感指标;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1.47.02
近年来,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各科室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将环节与质量相结合,是一种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护理管理全过程开展持续性改进完善,可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获得患者最大的认可与支持[1]。
在临床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护理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确定护理敏感指标,体现护理的独特价值,优质护理的深化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
产科是极高危科室,护理质量缺陷对于母子安危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在产科中实施护理敏感指标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我院产科护理敏感指标确认,开展优质护理持续改进,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产科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产妇共1474例,其中自然分娩产妇711例,剖宫产者763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自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持续改进,期间共收治的产妇1345例,其中自然分娩产妇677例,剖宫产者668例,纳入产妇均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将其作为研究组。
1.2 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产科护理敏感指标,并邀请产科护理专家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进行筛选,对产科护理敏感指标进行最终确定,其中包括病房产后出血、阴道分娩尿潴留、剖宫产早接触早吮吸以及新生儿身份识别四项指标;依据产科护理敏感指标指导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具体改进措施:①成立产科护理敏感指标研究小组,由具有丰富产科经验的医师与护士共同组成,组长由病区护士长担任。
②培训:护士长组织
小组成员对产科专科敏感指标的内容、评价的方法进行培训,并对具体操作过程加以明确。
③数据采集:对照组数据资料通过查阅产妇以往病历获得。
研究组资料由小组成员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动态特征进行动态了解评估观察,并记录。
如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由小组成员对产后返回病房的产妇进行阴道出血量的评估,并做好记录;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自然分娩返回病房后第一次排尿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剖宫产早接触早吮吸率:剖宫产后1小时内新生儿成功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情况;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率:我科出生的新生儿佩戴2根腕带,作为预防接种、沐浴、采集足跟血等操作时的核对依据。
④持续改进措施:确定产科护理敏感指标后,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统计,并在小组会议中进行统一讨论分析,,有效解决产科护理中突出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剖宫产早接触早吮吸率、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率;护理满意度由护理部不定时对本科室住院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表格为我院护理部制定的产科专用满意度调查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产科护理敏感指标,经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后,病房产后出血及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剖宫产早接触早吮吸率、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病房产后出血新生儿身份识别阴道分娩尿潴留剖宫产早接触早吮吸满意度对照组20/1474(1.36)1396/1474(94.71)17/711(2.39)713/763(93.34)95.73±4.58研究组7/1345(0.52)1329/1345(98.81)6/677(0.89)648/668(97.01)97.00±3.51 x2 /t 5.1868.118 4.4189.697-2.946 P0.0230.040.0280.0020.003
3 讨 论
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质量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护理敏感指标是一种关键有效的评估指标,有助于管理者针对性改进发现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3],且对于临床的护理特征充分有效显示。
优质护理持续改进是以护理敏感指标作为中心依据,获得最佳的护理干预效果。
相比于传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将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而言,以护理敏感指标指导作为评价指标,具有极高的动态性,客观性,全面性,可将评价过程变得更加具体,反映关键问题,找到护理薄弱环节[4-5]。
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优质护理质量评价应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出发,若只从结果角度进行评价,无法真实有效评价护理服务质量。
因此,本组研究将产科护理敏感指标与产妇护理满意度及优质护理质量相结合,从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原则贯彻落实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进而使护理工作的客观性、动态性充分体现。
我科室年收治3000例左右的孕产妇,护理工作量大,而且作为苏州市孕产妇的救治中心,护理难度大,平时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
建立产科护理敏感指标指标能有效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产后给予产妇有效产后指导与新生儿早接触、吮吸,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而产后出血与尿潴留两项指标发生情况,直接
通讯作者:傅臻(下转53页)
315例症状体征得到明显的缓解,45例为显效,除14例因反应严重不能耐受,更换散装抗痨药物治疗,整体有效率96.26%,研究证明及时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和改善不良反应的发生。
表2 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症状的有效率(n/%)患者总数有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
374315451496.26
3 讨 论
怡诺尼康片是国家为肺结核病患者提供的免费化疗药,临床广泛用于初治、者复治肺结核患者前2个月的强化期治疗,具有安全、高效、防止耐药、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服用方便、便于药物、化疗管理的优点,临床疗效肯定。
本研究分析显示,怡诺尼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样,需在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用药,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晋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编.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0:532
[2] IUATLD/WHO.The promise and reality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s
with rifampic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e,1994,75:180-181
[3] 郭世钊,张琦,张明勇.抗痨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阴虚火旺型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49-3251.
本文编辑:雷娜
参考文献
[1] 高顺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
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7(12).
[2] 吕茂英.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疾病认知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6):200-201.
[3] 黄妹.优质护理理念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2).
[4] 任珍爱.优质护理理念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价值[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115-117.
[5] 李冬娇,刘晓.优质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疾病
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2):97-99.
本文编辑:雷娜
关系到产妇的产后恢复质量,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应用产科护理敏感指标,可使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爱.产科护理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外医
学研究,2017,15(16):75-76.
[2] 顾敏,陈要武.设立质量敏感指标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
[J].护理学杂志,2015,30(13):4-7.[3] 陈霞,唐明霞.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及持续
改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8,24(1):117-119.
[4] 李智英,成守珍,吕林华,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
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68-1171. [5] 邹瑞芳.护理敏感指标在持续改进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40):167-169.
本文编辑:雷娜
综上,一体化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侯春艳.心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改善作用[J].检验医学,
2016,31(11):246-247.[2] 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等.医护院前院内一体化护理模式在
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520-3522.
[3] 亓健.早期急救干预对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运用[J].中国
急救医学,2016,35(s2):322-323.
本文编辑:雷娜
参考文献
[1] 张汝成.全身麻醉病人在麻醉复苏室的临床护理分析[J].心血管外
科杂志(电子版), 2018,7(01):136-137.
[2] 陈端.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分析[J].基
层医学论坛,2017(15).
[3] 陈岩,高焱,姜芃.全身麻醉患者采用保温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
城乡企业卫生,2017(06):143-144.
[4] 何政国,江畅生.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护理
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28).
[5] 孙淑艳.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滞留恢复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8):218.
本文编辑:雷娜
(上接43页)(上接44页)(上接47页)(上接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