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却拍不好?3个要点教你拍出“丁达尔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得见却拍不好?3个要点教你拍出“丁达尔光”现象
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有一种放射光线充满无穷的魅力。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耶稣光或者电筒光,而更科学的说法是丁达尔现象。
这种光线拍摄并不难,只要你掌握一些简单的技巧都能拍。
丁达尔现象并不神秘,早上在我们上班路上,路过林荫小路,一束束光线从树叶中透过来,形成一道道明显的光束;下班路上我们看到夕阳照下的城市,一座座建筑之间透过一道道光束,这些都是丁达尔现象。
大山与树林中更容易见到这种现象。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景象,眼
睛很容易看出来,而相机却很难拍下来,原因是什么?好机友摄影简单总结了下面几个原因:
➤原因1:宽容度
人眼的宽容度远高于相机的感光范围,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眼睛可以看到10级或者更高的明暗层次变化,而相机能记录的只有6~8级明暗的层次,与人眼相比,相机丢失了很多细节。
➤原因2:拍摄技巧
这种光线效果直接拍摄是不能拍摄出来的,它需要借助环境的衬托,加上一定的拍摄技巧,其中测光是一个技术难关。
➤原因3:后期很重要
相机的宽容度有限。
在拍摄时丢失了很多中间细节,那么这些丢失的细节,我们在后期需要对它进行弥补,增加明暗反差,降低曝光等都是常规方法。
1、什么是丁达尔现象
1869年,丁达尔发现,若令一束汇聚的光通过溶胶,则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丁达尔现象。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类似于这种自然界现象,也是丁达尔现象。
我们针对50款相机上架了相关摄影课程,这些时长超800分钟,价格不过几十元的课程,能够帮助您快速玩转万元相机出大片。
下面列出了21款机型的课程,还有20款机型的课程,请翻至文章末端查找。
D850课程今日头条D810课程今日头条D750课程今日头条
D7500课程头条专栏 Z7课程头条专栏D5课程头条专栏
EOSRP课头条专栏1DXM2课程头条专栏 EOSR课头条专栏
5D3课程今日头条 5D4课程今日头条 6D课程今日头条
6D2课程今日头条80D课程今日头条 800D课程头条专栏
A7R3课程今日头条 A7R2课程今日头条A6400课程头条专栏
A9课程头条专栏A7M3课程今日头条 A6500课程头条专栏
如果希望学习后期方面知识,请关注以下课程。
荷花处理技法头条专栏亮度蒙版技法头条专栏 PS+LR技法头条专栏 PS CC 2018/2019从入门到精通头条专栏 2019中级后期案例第二辑头条专栏
Lightroom 2018从入门到精通头条专栏 Camera RAW 从入到精通头条专栏
如果希望在电脑上学习高清摄影课程,可以在淘宝中搜索好机友摄影或单击后面的链接跳转到至淘宝店铺。
首页-好机友摄影-淘宝网。
2、拍摄要点:点测光最有效
➤选择正确的拍摄时间和位置
要拍摄这种光线,选择时间和拍摄位置非常重要。
拍摄这种光线,一定要有遮挡才能看到,比如云彩挡住太阳,光束从云彩边缘透射出来。
或者是光线照射在树林或者城市建筑上,透过树林的空隙或者建筑之间的空隙透射出来。
在有薄雾的时候,这种效果更明显。
拍摄时间一般集中在早晚,特别是早上太阳刚升起的前后1个小时左右。
光束效果从弱变强,直到太阳升高,光线变白,最后光束消失。
早晨太阳刚出来,透过树林和薄雾,丁达尔现象最明显在城市中早上建筑之间的缝隙,这种丁达尔现象也很常见,有一点雾气的时候效果更好
➤使用小光圈刻画细节
对于光线的刻画,不能低于F11的光圈,建议大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设置光圈为F16~F22。
光圈越小,越容易刻画出晚霞照射的光线。
还有为了保证良好的画质,最好将ISO设置为100,减少噪点的出现。
➤使用点测光
对光线的拍摄,测光是关键,为了更精确地获得理想中的效果,使用点测光,测光点的选择离最亮的光线80%的位置,测光点的选择可以先拍摄几张,找到最佳的效果
对准天空的边缘,稍偏暗的区域测光,画面曝光正常,但光线的效果不明显逐渐靠近亮光的位置测光,可以看到光线效果更加的明显了。
对准最亮的部分测光,整个光线效果是非常明显了,但整体画面暗部细节丢失非常严重
➤设置白平衡给画面增彩
如果你不善于后期,好机友建议你拍摄前的白平衡需要考虑。
比如在清晨,雾气受到光照的时候会因为漫射光折射出蓝色。
我们可以手动设置白平衡让这种蓝色更幽深。
将色温设置为4000K左右拍摄的画面更通透,光线的效果也有质感。
如果你想体现一种金色的暖色,好机友摄影建议你把色温提高到6000K以上,画面效果有另一番味道。
3、后期“点睛之笔”
由于宽容度的原因,相机对这种光线的效果表现一般不是很明显。
这时我们可以在后期中来调整。
如果你确定是要在后期调整,那么前期的拍摄最好是RAW格式。
在后期中最好的软件就是lightroom或者CameraRaw。
下面以Camera Raw 8.0为例做一个简单介绍。
在基本调整面板中对画面的黑白灰做整体的调整,调整结束后,画面的清晰度和饱和度,可以提高,让画面的光束效果更明显在色调曲线调整面板中画面的高光、亮调、暗部、阴影做进一步的调整,增加对比,让光线效果更明显一点
在细节调整面板中最后对画面进行降噪处理,一般这种光线强烈反差都会出现明显的噪点,适当地降低噪点,画面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