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B )
A、洪秀全病死
B、天京变乱
C、湘军攻陷天京
D、列强参战
2、近代中国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是( B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编》
C、《大同书》
D、《四洲志》
3、《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C )
A、均田免粮
B、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C、分配土地
D、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4、下列哪一项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 D )
A、太平天国革命的胜利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5、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C )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6、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7、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B )
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C、壮大汉族地主的势力
D、挽救民族危亡
8、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C )
A、只重军事不重经济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
9、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落的原因是( B )
A、北伐的失败
B、领导集团的内讧
C、太平天国大兴土木
D、中外发动军队的疯狂反扑
10、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
A、光绪帝和部分清朝官员
B、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
C、爱国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
11、洋务运动开展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A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培养人才
1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B )
A、《中外纪闻》的创办
B、《定国是诏》的颁布
C、强学会的成立
D、保国会的成立
1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主要依据是( D )
A、创办了军事工业
B、创办了新式学堂
C、创建了海军
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
14、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 B )
A、机器生产
B、议会制度
C、军事技术
D、科技教育
15、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 )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
16、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C )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17、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C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发展社会经济
18、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A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
D、培养人才
19、下列属于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企业是( B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发昌机器厂
D、湖北织布局
20、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D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不足而兴办
C、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
D、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二、多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有( DE )
A、《原道救世歌》
B、《原道醒世训》
C、《原道觉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E、《资政新编》
2、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为重建领导核心,先后提拔的两个青年将领是( AD )
A、陈玉成
B、石达开
C、林凤祥
D、李秀成
E、赖汉英
3、在太平天国革命中,参与镇压太平军的外国侵略者是( ACD )
A、常胜军
B、常安军
C、常捷军
D、英军
E、日军
4、洋务运动中,清王朝曾建立的海军是( ABCD )
A、北洋水师
B、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广东水师
E、黄海水师
5、19世纪末叶,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有(ABCD )
A、《强学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湘报》
E、《民报》
6、1891——1892年,康有为写成变法维新的两篇理论著作是( CD )
A、《仁学》
B、《救亡决论》
C、《新学伪经考》
D、《孔子改制考》
E、《大同书》
7、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包括( ACDE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建立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E、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它的(ABC)
A、封建性
B、依赖性
C、腐朽性
D、顽固性
E、保守性
9、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是(ABCE)
A、镇压农民起义
B、抵御外来侵略
C、发展本集团实力
D、发展资本主义
E、巩固清王朝统治
10、洋务运动的宗旨是(CD)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中学为体
D、西学为用
E、寓强于富
11、洋务运动中最早的四大兵工厂是(ABCD )
A、江南制造局
B、福建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金陵机器局
E、湖北枪炮厂
1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的问题有( BCE )
A、要不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要不要变法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推翻清王朝
E、要不要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和兴西学
13、1890年,李鸿章建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宗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锭。
”这表明( ACE )
A、洋务运动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
B、在清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
C、要真正发展民族工业必须推翻封建制度
D、洋务派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E、洋务运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14、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ABC )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D、不敢公开提出打倒帝国主义
E、没有掌握军队
15、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ABCDE)
A、是中国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
B、以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使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政治领域
E、使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16、洋务派所办的民用工业其生产的目的是(ABC )
A、辅助军工企业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赚取利润
D、发展资本主义
E、垄断国内市场
17、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ABD )
A、创办新式学堂
B、鼓励建厂开矿
C、实行君主立宪
D、筹建近代海军
E、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8、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ABCDE )
A、兴办军用企业
B、兴办民用企业
C、建立新式海陆军
D、创办新式学堂
E、派遣留学生
1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从内容上看,它们共同的局限性是( AD )
A、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
B、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C、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E、都不符合社会发展方面
20、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经历了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ABCD)
A、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继承性
B、都有抵御外来侵略的意图
C、都主要体现了地主阶级的要求
D、在当时都有进步意义
三、辨析题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天京变乱。
答:错。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这决定了他们进行革命时,没有科学的思想武器,提不出切实可行的纲领,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
天京变乱只是农民阶级局限的一种表现。
2、戊戌维新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答:错。
戊戌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用自上而下的办法进行改革,以图挽救民族危亡的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和政治改良运动。
其目的是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
运动的领导人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而不代表封建统治阶级。
3、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正确。
洋务企业的创办和商品性产品的生产,冲击着传统的自然经济。
同时,洋务企业的利润也刺激了一部分富商、官僚和地主投资于近代工业。
因此,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试分析评论赵尔巽这一论断。
答:错误。
(1)赵尔巽把“中国危亡”的原因归结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错误的。
(2)中国危亡的原因:18世纪上半期,中国封建社会已日趋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闭关锁国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近代中国危亡的历史根源。
清政府的腐朽和对外妥协是中国危亡的内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是中国危亡的外因;英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危亡的开始。
(3)太平天国的作用: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动摇了清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
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4)赵尔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攻击太平天国运动,是剥削阶级的偏见。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答:(1)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积极意义是:第一,《天朝田亩制度》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
第二,《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局限性是: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2)对《资政新编》的评价:
第一,《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方面,因此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第二,《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超越了同时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后来者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影响深远。
第三,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也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再加上太平天国后期,战事频繁,更没机会去实现这一构想。
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1)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3)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3、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答:(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第三,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2)历史局限:
洋务运动就其性质来说,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因而具有封建性、买办性和腐朽性,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内在原因。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4、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1)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他们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破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失败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遇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弱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改良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却又不敢根本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他们要求中国的独立富强,又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他们既没有实力,又脱离群众。
(3)教训: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