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初级中药师考试方剂功用与主治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初级中药师考试方剂功用与主治汇总
八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一、解表剂:主要用于治表证。

“汗法”。

1. 1.辛温解表
A. A.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B. B.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C. C.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D. D.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2. 2.辛凉解表
A. 银翘散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

C. 紫葛解肌汤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发热证。

3. 扶正解表
a. 败毒散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

二、泻下剂:治疗实证的方剂。

“下法”。

1. 寒下
a. 大承气汤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痰,痉病或发狂。

b. 小承气汤功用:清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c. 调味承气汤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d. 大黄牡丹汤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

2. 温下
a. 温脾汤功用:攻下寒积。

主治:温补脾阳。

3. 润下
a. 麻子仁丸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

b. 济川煎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便秘。

4. 逐水
a. 十枣汤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悬饮、水肿。

5. 攻补兼施
a. 黄龙汤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三、和解剂:“和法”。

1. 和解少阳
a. 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b. 大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c. 蒿芩清胆汤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

2. 调和肝脾
a. 四逆散功用:透邪解表,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b. 逍遥散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c. 痛泻药方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痛泻。

3. 调和脾胃
a. 半夏泻心汤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

四、清热剂:“清法”。

1. 清气分热
a. 白虎汤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b. 竹叶石膏汤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2. 清营凉血
a. 清营汤功用:清热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

b. 犀角地黄汤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热入血络证。

3. 清热解毒
a. 黄连解毒汤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b. 凉膈散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

c. 普济消毒饮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主治:大头瘟。

d. 仙方活命饮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

4. 清脏腑热
a. 导赤散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

b. 龙胆泻肝汤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下注证。

c. 清胃散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

d. 玉女煎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

e. 苇茎汤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

f. 芍药汤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

5. 清虚热
a. 青蒿鳖甲汤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散邪伏阴分证。

b. 当归六黄汤功用:滋阴泻火。

主治:固表止汗。

五、祛暑剂
1. 祛暑利湿
a. 六一散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

2. 清暑益气
a. 清暑益气汤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六、温里剂:“温法”。

1. 温中祛寒
a. 理中丸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

b. 小建中汤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

2. 回阳救逆
a. 四逆汤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

3. 温经散寒
a. 黄芪桂枝五物汤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

b. 当归四逆汤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

c. 阳和汤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络。

主治:阴疽。

七、补益剂:“补法”。

1. 补气
a. 四君子汤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b. 参苓白术散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证。

c. 补中益气汤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

d. 生脉散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e. 完带汤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2. 补血
a. 四物汤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症。

b. 当归补血汤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c. 归脾汤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3. 气血双补
a. 炙甘草汤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虚劳肺痿。

b. 八珍汤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4. 补阴
a. 六味地黄丸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b. 大补阴丸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c. 一贯煎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

5. 补阳
a. 肾气丸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6. 阴阳双补
a. 地黄饮子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暗痱。

b. 七宝美髯丹功用:补益肝肾,乌发壮骨。

主治:肝肾不足证。

八、固涩剂
1. 固表止汗
a. 牡蛎散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

2. 涩肠固脱
a. 真人养脏汤功用: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主治:久泻久痢。

b. 四神汤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肾泻。

3. 涩精止遗
a. 金锁固精丸功用:补肾涩精。

主治:遗精。

b. 桑螵蛸散功用: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心肾两虚证。

4. 固崩止带
a. 固冲汤功用: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

九、安神剂
1. 重镇安神
a. 朱砂安神丸功用: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2. 滋养安神
a. 酸枣仁汤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烦不眠证。

b. 天王补心丹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十、开窍剂
1. 凉开
a. 安宫牛黄丸功用: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

b. 至宝丹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

c. 紫雪功用: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主治:热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证。

2. 温开
a. 苏合香丸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主治:寒闭证。

十一、理气剂
1. 1.行气
a. 越鞠丸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

b. 半夏厚朴汤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c. 天台乌药散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小肠疝气。

2. 降气
a. 苏子降气汤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实喘。

b. 定喘汤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哮喘。

c. 旋覆代赭汤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

十二、理血剂
1. 1.活血祛瘀
a. 桃核承气汤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

b. 血府逐瘀汤功用:活血祛瘀。

主治:行气止痛。

c. 补阳还五汤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d. 复元活血汤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

e. 温经汤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f. 桂枝茯苓丸功用:活血祛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

2. 凉血止血
a. 十灰散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b. 小蓟饮子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血淋尿血。

c. 槐花散功用:清肠凉血,疏风行气。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

d. 黄土汤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便秘。

十三、治风剂
1. 1.疏散外风
a. 川芎茶调散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风邪头痛。

b. 大秦艽汤功用:祛风清热,养血凉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c. 小活络丹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d. 消风散功用: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主治:风疹,湿疹。

2. 平息内风
a. 羚羊钩藤汤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

b. 镇肝熄风汤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

c. 天麻钩藤饮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十四、治燥剂
1. 1.轻宣外燥
a. 杏苏散功用:轻宣凉解,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

b. 清燥救肺汤功用:清燥润肺,阳明温病。

主治:温燥伤肺证。

2. 滋阴润燥
a. 增液汤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b. 麦门冬汤功用:润肺益胃,降逆下气。

主治:肺痿。

c. 养阴清肺汤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

十五、祛湿剂
1. 1.燥湿和胃
a. 平胃散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b. 藿香正气散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2. 清热祛湿
a. 茵陈蒿汤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b. 八正散功用:清热泻下,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c. 三仁汤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d. 甘露消毒丹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

e. 二妙散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

3. 利水渗湿
a. 五苓散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b. 猪苓汤功用:利水渗湿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证。

c. 防己黄芪汤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风水或风湿。

4. 温化寒湿
a. 苓桂术甘汤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痰饮。

b. 真武汤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

c. 实脾散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

d. 萆薢分清饮功用:温暖下元,利湿化浊。

主治:虚寒白浊。

十六、祛痰剂
1. 1.燥湿化痰
a. 二陈汤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b. 温胆汤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2. 清热化痰
a. 清气化痰丸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

b. 小陷胸汤功用:清热化痰,宣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证。

c. 滚痰丸功用:泻水逐饮。

主治:实热老痰证。

3. 润燥化痰
a. 贝母瓜蒌散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4. 治风化痰
a. 半夏白术天麻汤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

十七、消食剂
1. 1.消食化滞
a. 保和丸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

b. 枳实导滞丸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湿热食积。

2. 健脾消食
a. 健脾丸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停食证。

十八、驱虫剂
a. 乌梅丸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