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要: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以及基本品德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语文科目除了基本的文字、词汇和段落等基本语文知识以外,还有阅读理解
以及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所以学生要想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就要在有限的课
堂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就要展开高效学习。
因此,教师要运用多样化
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
古语云:春天有播种,秋天才会有收获。
这个道理也可以体现在教育教学上,体现在课堂上。
每节课每个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一般是成正比的。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完成课程目标,实现全面发展。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初中语文课堂存在教学准备不足,学生课堂参兴趣不高,教学目标渗透效果
不佳等问题,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失衡。
针对此,教师应深入研究,结合初中
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当地学生实际,探究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初中语文课堂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具有重要价值。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
知识,而检验这一目的的重要指标就是教学效果,需要教学达到国家要求的质量
和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方法的创新,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特别是
创新主要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能有效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师生
互动不足,教的教,学的学的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取教学大纲要求
的知识内容,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十几年来,初中语言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创新实践,也取得
了很多值得推广的教学成果。
但是总的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思路和方
法创新不够均衡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教学思维不够开阔,教学方法创新力度不够。
语文是中考的重要主课,
所以语文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将来上什么样的高中学校。
在这样的背景下,初
中语文的教学就自然背上了大纲的枷锁。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只能以实现
最迫切的需求进行教学,这就是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
但是语文学习是一门需要
比较宽广的视野和知识储备的学科。
二是教学引导不够全面,教学培养创新力度不够。
语文是一门说起来比较重要,但是实际上又比较生活化,受家长重视不够的学科。
语文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因为学生从生下来就开始学习汉语,所以反而对语文的学习内容不够重视,这导致很多学校老师只是关注与进行教学大纲需要内容的教学,以教学来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较弱。
在教学中,老师引导上的偏差,导致学生
也错误地认为,检验语文学习的标准就是分数好不好。
对有没有掌握优秀中华传
统文化并不重视。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对策
一是从教学思维入手,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是实现教育的主体,
教学是对教和学相统一的过程。
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团队,首
先从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和领先的教
学方法,才能从教师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才能只是为了创新而
创新。
可以通过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思路。
如在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
教师就可以进行不同的教学创新。
可以
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
而体会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意义。
也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重点,为学
生分析行文的结构和特点,领会语言表达的特点,并应用在日常写作中。
这种同
课异构的模式,是让教师对课程进行创新的较好引导。
二是从加强教学准备入手,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过程是教师对教材、课
程标准和学生的研究、组织与再创造的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初中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备课设计,全面把握教学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框架,深入分析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科学的安排与指导中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首先,
教师应熟悉研究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实
践方向,明确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使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一以贯之。
其二要
深入研究教材,剖析文本内容,同时分析教材编写的目的,确定设计主题,围绕
主题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相关问题。
其三要分析学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观察
与分析,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教学实践方案,满
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提炼出调动学生主观意愿和学习积极性的高效方法。
最后做好课后作业准备,根据课堂讲解内容为学生设计练习题,并根据学生
层次适当进行拓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不同的学习结果,形成教学反馈。
三是从互动交流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特别是语文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是无法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
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领会。
所以在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上,要注重师生之间的
互动交流,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言,主动探索语文。
在课堂上不仅要
讲课,还要有提问和交流的时间,在课下也要有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
比如在学
习《秋天的怀念》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帮助学习交流如何进行人物
形象的描写,进行互动式教学。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磊.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改革创新[J].汉字文化,2018(21):68-69.
[2]李昂.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1.
[3]刘叙衡.论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
育,2018(30):145.
[4]顾雪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20):88.
[5]姜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4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