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高中语文4.10短新闻两篇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4.10短新闻两篇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4.10短新闻两篇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4.10短新闻两篇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短新闻两篇
一、语用达标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掩应ﻩ窒息ﻩﻩ茫然ﻩﻩﻩ集体屠杀
B。
废墟ﻩﻩ惨状颠倒ﻩ毛骨悚然
C.接载ﻩﻩ纳粹ﻩ易帜ﻩﻩﻩ托胎换骨
D。
巨幅ﻩ嬉笑ﻩﻩﻩ惊惧ﻩﻩ心智建全
【解析】选B。
A项,“掩应”应为“掩映”;C项,“托胎换骨”应为“脱胎换骨";
D项,“心智建全”应为“心智健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修建墨美隔离墙,拒绝部分穆斯林国家公民进入美国,废除TPP,特朗普上台这些非理性举
措简直让世界瞠目结舌
....。
B.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被责令限期整改。
C.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飞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
.....
D.近日,一男子惊恐万状
....,跑到派出所报警,称被人监控,民警调查后发现,系该男子患病产生幻觉.
E。
1月26日,印度的第66个“共和日"上,阅兵仪式上的特技表演引人注目
....,不过也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展示国防力量,还是杂剧呢?
【解析】选BC。
A项,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惊呆的样子。
B项,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与语境不符.C项,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与语境不符.D项,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E项,引人注目:格外令人注意。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突发的天灾人祸面前,航空紧急救援具有快速高效、灵便多用,受地理空间限制少,是组织救援抢险所采用的最及时有效的手段。
B.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在今年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C.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号牌号码选取申领工作方便快捷、公平公正的新期待,进一步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贵州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推行机动车号牌管理制度改革。
D.作为老女排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郎平辗转多国执教,积累了大量的备战和临场指挥经验,尤其是善于在大赛前对队员进行心理调整,这也是郎平带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解析】选B.A项,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受地理空间限制少"后添加“等优势”;C项,语序不当,“方便快捷”和“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前提,是根本,二者互换位置;D项,照应不周,“能否”和前面的“积累了……经验,尤其是善于……"不照应,可删掉“能否”。
4.(2017·吉安一中检测)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
__①__,__②__互联网的开放性,朋友圈__③__具有公共性质。
在朋友圈里__④__要遵守社交礼仪外,__⑤__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个人在朋友圈发布__⑥__转发信息要慎重,不能盲目动指头.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解析】选C.“但是”表转折,“因此”表因果,①处上文说微信朋友圈具有“私密性”的特
征,下文提到互联网的“开放性",表明此处应填表转折的关联词语“但是”。
“基于”:根据;“依据":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
②处领起的“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下文的“朋友圈具有公共性质”之间有因果关系,所以此处应填“基于”。
“和"表并列,“或”表选择,⑥处应填表选择的“或”。
故选C。
5.(2017·蚌埠高一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英国的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种常见的土壤真菌与水稻根部的共生关系,将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取代目前大量使用的磷肥。
研究发现,这种真菌能附着在水稻根部,并从细胞层面促进根部的生长。
同时,真菌会长出细小的卷须深入土壤内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说,通过真菌的卷须能直接吸收作物所需磷酸盐的70%到100%。
如果未来能利用真菌与作物根部的特殊关系来研发生物肥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①有望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生物肥料②从中吸取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③就能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
6。
(2017·温州高一检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
(含标点不超过25字)晨报讯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目前已经完工,正在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即将正式开业.最令游客向往的可直达119层观光平台的快速电梯已安装完毕,其速度可达每秒18米,55秒可抵达上海中心119层观光平台。
上海中心大厦可抵达的最高点为125层、126层,设置有风阻尼器。
这个神秘的空间内,可以举办一些小型音乐演奏会、艺术展示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后要抵达118层、119层的观光层,必须乘坐时速达每秒18米的超高速观光电梯.如果下行,每秒速度达10米,70秒后可抵达一层。
这样的超高速观光电梯一共有三台.
上海中心大厦相关人员表示,上海中心大厦的观光平台将设置纪念品商店、空中邮局等,还
酝酿增设世界超高层建筑史展览等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第一高楼即将开业,乘电梯55秒可达119层。
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解题三法
1.提取要素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结果。
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2.打叶削枝法。
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
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
3。
各个击破法。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二、阅读提升
(2017·汉中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山丹有群兵
徐长顺
①对于这群兵来说,今天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
他们要完成最后一次打靶任务,两个多月的辛劳就是为了这一刻。
上山时是9月份,是甘肃省山丹县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各种无名的小野花在荒野中顽强地盛开着,给戈壁带来了点点生机。
然而几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气温骤
降到零下20度,令单衣薄被的兵们措手不及.
②天刚蒙蒙亮,营区角落两顶饭堂帐篷里早早亮起了灯光。
帐篷外,朔风夹杂雪花在空中肆虐,被雪水打湿的红旗吃力地翻动着。
几十顶帐篷被吹得嘭嘭作响,不远处几只迷路的骆驼紧紧地挤在一起,哆嗦着抖落身上的积雪。
③帐篷里钻出两名衣服单薄的兵,呼啸的北风夹杂着沙子打在脸上,他们不约而同打了个冷战.内地原本简单的“埋锅造饭”在高原竟然成了一种挑战。
由于缺水和低温,淘米、洗菜等稀松平常的小活儿,在这也成为一种考验,再加上海拔高,水不好烧开、饭不好蒸熟,做饭成了一项辛苦活儿,更是一项技术活儿。
④第三个走出帐篷的是一个脚步蹒跚的兵,同样也是单薄的迷彩军装。
外面的风依然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兵却纹丝不动,目光坚毅地盯着远处。
走近前去,肩上粗粗的两道杠告诉我他是一名老兵。
⑤老兵告诉我,他原是主战专业的二号手。
一个月前的一次训练中膝盖不慎受伤,医生要求他必须离开靶场,下山治疗。
老兵说什么也要留在山上保守治疗,他说,就算站不起来,躺着也要看完打靶。
大家拗不过他,只好安排他到炊事班帮厨.
⑥悠长的起床号响起,沙漠中的几十顶帐篷几乎在同一时间亮起了灯。
起床、洗漱、集合、出操,嘹亮的歌声、整齐的口号,借着呼啸的北风在连绵沙丘之间此起彼伏,瞬间驱散了高原的落寞和沉寂。
高原沸腾了.
⑦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长长的车队在戈壁滩上朝着远山的阵地蜿蜒向前。
⑧风突然停了,雪也止了。
兵们的心情突然也晴了。
⑨送我上山的司机小孙是位山东小伙,是全团年龄最老、技术最好的司机兼修理工,当了快20年的兵,却还是个兵头。
一路上,小孙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车轮轧在沙砾和积雪上发出“吱吱”的声响。
⑩海拔越来越高,植被越来越少,空气越来越稀薄,云朵仿佛压到了头顶,车辆吃力地爬行
着.
⑪对讲机里突然传来命令:小孙,油机牵引车故障,请迅速前往抢修!
⑫军情就是命令。
小孙一把打开车门,跳到路边,从车队队尾一口气飞奔500多米来到故障车前,完全忘记这是海拔3 600多米的高原山路。
凭着多年的经验,小孙知道这是驻车制动“抱死”,属气路故障,按常理应立即更换气阀,但耗时需两个多小时,会延误整个部队行动。
⑬怎么办?领导心急如焚。
小孙知道,应急的办法只有解除制动,但翻山后还有十几公里的下坡路,再加上积雪路滑,随时都有翻车的危险。
“车辆由你驾驶,有困难吗?”领导急切地问.小孙坚定地回答:“请领导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⑭整个车队再次出发。
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借助山体的摩擦停车和抢坡停车,一路总算有惊无险,按时到达演习阵地。
⑮时间已近中午,车辆迅速占领阵地完成伪装,与荒漠几近一体。
伪装网下骆驼刺旁,小小蜥蜴不时“嗖”地滑过,消失在沙凹里。
⑯试射前一切都很宁静,静得让人发慌。
太阳洒在高原上,兵们感到丝丝暖意,洁白的雪在阳光映照下分外地刺眼,整齐列阵的兵器冷冷泛着寒光。
⑰十余分钟后,敌方机群低空突防,一声凄厉的警报撕破高原的宁静,顿时油机轰鸣,导弹高竖,腾空而起。
导弹划过长空,尾随靶机而去,几架敌机被打得粉碎。
⑱首发命中!兵们疯了!
⑲返回驻地时,高原已是冰冷的夜。
⑳渐渐地,庆功宴上的欢笑归于宁静,帐篷里传出熟睡的鼾声和兴奋的呢喃……明天这群兵就要离开戈壁去执行新的任务,又有一群兵将来到这里。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山丹,这个征服匈奴的古战场,如今虽然没有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没有醉卧沙场的悲壮辉煌,但在这里每年都会有一群兵,不畏困苦,默默坚守,苦练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
相信,戈壁滩的每块
石头都会铭记.
(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通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两段中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戈壁植被稀少、气候变化无常、环境恶劣的特点,反衬出训练的艰苦和士兵们的勇敢顽强精神。
B.第④段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和神态描写,用戈壁天寒风冷的特点反衬出兵的坚毅,暗示出老兵的身份。
C。
第⑥段运用短句,富有节奏感,写出了训练的严格和紧张有序,突出了军队军纪严整和高昂士气,为下文小孙出场埋下伏笔。
D。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本文的新闻人物是小孙,属于一个人物.
【解析】选A。
B项,“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喻为刀子;C项,“为下文小孙出场埋下伏笔”错,是为下文打靶胜利埋下伏笔;
D项,“本文的新闻人物是小孙,属于一个人物"错,本文的新闻人物是一个群体。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做饭成了一项辛苦活儿,更是一项技术活儿”突出了高原环境的恶劣,突出这群兵训练的艰辛。
B.第⑤段中用“就算站不起来,躺着也要看完打靶”掷地有声的语言突出了老兵率真的性格。
C.第⑧段写兵们因风雪停止有利于完成打靶任务而松了一口气。
D。
“请领导放心,坚决完成任务!”刻画出小孙无私奉献、忠于职守、视命令高于一切的军人形象。
E.这篇通讯选取老兵和小孙两个典型,详尽叙述他们的事迹,展现了当代军人献身国防,不畏困苦,苦练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的精神风貌.
【解析】选BE.B项,“突出了老兵率真的性格"不准确,应为“对军事训练的挚爱”;E项,“详尽叙述他们的事迹"不准确,对老兵事迹的叙述属于略写.
9.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和表达效果?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用诗句,抒发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使全文笼罩在一种高昂激越的情感基调之中,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②古今对比,表现出古今一致的爱国精神,表达出捍卫祖国领土的决心和信心,升华文章主旨。
③表达出作者对战士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有效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is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hopeyou can ma ke progresswiththe 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 people'
sstudy and leisure.Many people are nolonger eager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such a sm all persistence,you will continue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world leads us tochase out, reading an articleor 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down and r 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 espiritual world 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