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三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穿上绿装。
②中国的“绿色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行动正在护佑着也将永远护佑着我们的生存家园。
④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宁县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
⑤这些“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
A.③①④⑤②
B.②①④⑤③
C.④⑤①②③
D.⑤④③②①
2.九年级(1)班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
...的一项是()
A.宾至如归,稍安毋躁B.柜台花似锦,顾客面如春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D.济世良方祛邪扶正,回春妙术固本清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及至,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时过境迁抱残守缺昙花一现B.时过境迁昙花一现抱残守缺
C.昙花一现时过境迁抱残守缺D.昙花一现抱残守缺时过境迁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①②③④⑤D.⑥②①④③⑤
5.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慰藉.(jí)水泻不通磊.落(lěi)经纬万端
B.窗棂.(lín)宏篇巨制骤.然(zòu)分外妖娆
C.嘟.嚷(dū)未雨绸憀捻.子(liǎn)巧言令色
D.酒肆.(sì)终南捷径箱箧.(qiè)怀古伤今
6.综合性学习。
从2018年起,扬州市大力倡导全市中小学组织学生阅读一百本名著,背诵一百篇名篇,了解一百位名人,欣赏一百首(幅)名曲(名画),观看一百部优秀影视剧,简称“五个一百工程”。
(1)简要说明上图的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右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个一百工程”开展以来,也有同学产生“每天忙这些活动,会不会影响升学”的顾虑。
请你写一份倡议书,阐述活动的意义,倡导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名句默写。
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
(崔颢《黄鹤楼》)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月》)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春望》中以花鸟拟人,点明作者怀家忧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这首诗说的是()
A.鲁智深 B.林冲 C.武松 D.宋江
(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分别用短语概括出其中的两次险情。
二、阅读
9.古代诗词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一诗紧扣“望”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
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2.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10.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
(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
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下列各句中“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周则惟善是务。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虽然.,受地于先王。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若听茶声然.。
2.下列句子与“常恐不逮,为人所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花之富贵者也。
D.帝感其诚。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
11.阅读《积极面对无奈》,回答下面问题。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
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
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
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
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
58岁就吐血而亡。
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
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
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
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
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
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
....,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________面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人物:韩愈袁隆平贝多芬海伦•凯勒
6.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实际谈谈。
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守“拙”求进
①在中国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
的确,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读书求学之拙。
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学养质的提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干事创业之拙。
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础,就不可能在事业上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功成不必在我”,是为官从政之拙,惟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获得人们心灵深处的掌声。
③“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
”被誉为“组工干部榜样”的王彦生是一个坚持原则、淡泊名利、拙于交际的老实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只顾埋头拉车,拙于人事交往。
凡勤于正事者大都会“拙于人事”,他们交际能力差,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
这样的拙使他们远离世俗的诱感,名利的困扰,专心致志做事。
可以说,守拙体现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④守拙还体现为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追求。
袁隆平放弃城市的生活,选择艰苦的农学,扎根稻田数十年,心无旁骛进行水稻杂交研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奇迹。
34年前,年逾六旬的山西农民石双砚立志要开荒种绿,他每天起早摸黑,刨石板、种树苗,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带领村民把遍地荆棘、一片荒凉的苍龙岭改造成了绿意葱笼的“常青林”。
当初,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选择并不明智,但他们最终凭借“绳锯木断,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实现了梦想。
⑤把守拙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步。
可见,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
⑥与拙相对应的是巧。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排斥巧,但巧应该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无数质拙的积累。
一些人梦想成功,却不愿与拙为伍,而偏爱与巧同行。
不愿辛勤耕耘,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鸣惊人。
企盼天上掉馅饼;不想凭自身努力证明自己,总想着投机取巧,寻求“责人”提携相助,甚至干出种种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勾当。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走捷径,耍滑头,不仅于事业无补、与成功无缘,最后还把做人的原则和本分也丢了,弄得个被人不齿的结果。
⑦有人说,若要行远,必先修其近:若要登高,必先修其低。
近不修,则无以行远路;,。
显然,其修主要还不是体力上的,而是心力上的。
有志者区别于投机者的就在于有志者总是凭着自己的心力去做事,不浮不躁,不骄不馁,最终赢得胜利。
⑧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
如是,我们不仅会获得内心的宁静,抵达心中的梦想,不经意间自己也会成为一道风景。
1.结合文章内容,下列与第②段画线句意思最相近的项是___
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B.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
3.阅读第③④段,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③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凡勤于正事者大都会“拙于人事”,他们___交际能力差,____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
(2)下面的事例应该放在③④两段中的第__段,理由是:___
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拒绝了权威人士的拜年,拒绝参加国宴,不想让杂事影响自己的工作。
4.结合文意,在第⑦段模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近不修,则无以行远路;______,_____。
5.第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具体阐述。
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油菜花香
吴源巍
①漫步在郊外的田野上,踩着松软的泥土地。
一转身,不经意间,我走进了一片农家菜园里。
②这儿的菜园子,错落有致,每家的菜园和邻家的都用道路隔断,而每一小片菜园又用低浅的泥土沟壑分割成一片片,就像切开的豆腐似的。
那一片片的菜地有莴苣、芹菜、胡萝卜、小葱、蒜苗、大白菜、豌豆尖……还有少数我不知道名字的。
③菜地旁边有一口清澈的小池塘,上面是一大片的油菜,怪不得这么香的,油菜地里开满了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
每一朵油菜花都是四片花瓣,花瓣是椭圆形,中间有雄蕊六枚和雌蕊一枚,花粉很浓,花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
茎,圆柱形,有很多分枝。
叶大,浓绿色。
油菜花和菜苔花除了茎不一样,在我看来就没有什么区别。
④金黄的油菜花在春日里显得格外妩媚、柔和。
阳光照在花瓣沾着的露珠上,光彩夺目。
蜜蜂和蝴蝶围着花儿不停地转来转去,似乎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偶尔一阵微风拂过,油菜花舞动着婀娜的身姿,花香四溢。
闭目,深深地吸
一口野外的新鲜空气,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才让人真正地感受到了春的盎然和大自然的韵味。
⑤油菜花和收成有关。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就预示着去年冬季栽种的油菜都活了,油菜已经悄悄结籽,等到油菜花落尽,油菜籽渐渐地茁壮成长,待到收获季节,农民就有新的收成了。
⑥城市里很难看到大片的油菜花,每天看到的只是林立的高楼、坚硬的水泥马路和喧嚣的汽车。
油菜花非常平凡,很少有文人来赞美,但油菜花也非常伟大,因为油菜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
⑦油菜花,在我生命的血液里一直深深地珍藏着。
我从小一直都很喜欢油菜花,喜欢她的朴素,喜欢她的颜色,喜欢她的芬芳,更喜欢她的韵味……油菜花牵连着劳动人民的心,她和土地一样,是我们生活的根本。
⑧小时候家里住在农村,春天,村子周围到处都可以看到金黄的油菜花,闻得到馥郁的花香味。
后来随父母一起搬进了乡政府大院里,政府大院后面是一大片菜园和田地,油菜花开的季节,我经常带上我的黄狗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后面的田野里玩。
后来又搬到了镇上,那时我一直在外地读高中,学校门口有一条横亘的小河,河流经过的两边是农民耕种的田野和菜地,来到校门口经过小桥,同样可以很容易地走近田野和油菜花。
再后来,我家搬进了城里。
而今,我只身在异地的城市,很少有机会再看到油菜花。
⑨三月,油菜花开的季节,恐怕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无怪乎自古以来有这么多文人墨客赞美春天,一些诗人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对春的依恋和热爱的情怀。
⑩春天太短暂了,就像散落在地上的油菜花瓣一样,很快就会归去。
人生又何尝不是呢,翻开尘封的照片,油菜花地里那些十一二岁的少年,昔日年轻的面庞如今都渐渐变得模糊,随着日子在逐渐地一天天老去。
⑪只有花儿依旧,春去春来,缥缈的油菜花香仍然在编织昨日的梦。
1.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文,分析油菜被作者“深深地珍藏”的具体原因。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我从小一直都很喜欢油菜花,喜欢她的朴素,喜欢她的颜色,喜欢她的芬芳,更喜欢她的韵味……
(2)只有花儿依旧,春去春来,缥缈的油菜花香仍然在编织昨日的梦。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由油菜花写到春天。
三、语言表述
14.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8个字)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作为中国的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承担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任务。
也正是因为天舟一号将为天宫二号输送物资,网友们亲切地称其为“快递小哥”。
4月20日晚19时41分,随着点火指令下达,“送货员”天舟一号开始了太空之旅。
而“买家”天宫二号已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飞入太空。
四、写作
15.作文
人生有梦想才有未来,人要敢想敢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用想象来撑起人生的大厦吧。
请以“想”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①文中应融合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
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
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看出是总分总的结构,②句是总起句,③句为结论句,故选B。
2、C
【解析】
C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
本题考查理解运用对联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还是要结合“悬挂在其阅览室”来选择合适的对联。
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内容,只有C项“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符合要求。
A可张贴在宾馆。
B可张贴到商店。
D可张贴在医院。
3、A
【解析】
试题分析:时过境迁:时间推移,环境发生变化。
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抱残守缺: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多比喻思想保守,不求上进,不肯接受新事物。
(1)依据“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第一空应该选用“时过境迁”。
(2)依据“化为明日黄花”,意为守着旧有的事物,所以,第二空应该选用“抱残守缺”。
(3)依据“未老而先亡”,说明有些传统文化中有些成分只是“昙花一现”。
据此,答案为A。
4、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
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③句产总题句,评价汉字的意义,⑤承前句说明汉字的特点,④承前句用专家学者的观点证明前句中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任何科技无法模拟和取代”,②句在前面议论的基础上转折,指了目前汉字的困境,⑥承前句议论具体说明人们对汉字的疏离,①承前句所说现象强调严重性。
故选B。
5、D
【解析】
A.藉jí--jiè”,泻--泄;
B.窗棂.(lín)--líng,宏--鸿,骤(zòu)--zhòu;
C.憀--缪,捻--niǎn。
6、(1)示例:画面中间是一本厚厚的书,书面被绘成了海面。
海面上有一艘挂着风帆的小船,有一个人正驾着小船远航。
(2)示例:学海无涯苦作舟。
(3)示例:
倡议书
同学们:
文学和艺术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
读好书、背名篇、学名人、看好画,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审美力,这对我们的学习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投入到“五个一百工程”中去,共同成长吧。
倡议人:xxx
x年x月x日
【解析】
(1)(2)本题考查图画内容的介绍与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
图画内容的介绍,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画面内容简介即可。
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中心主体是一本厚厚的书籍,书面颜色是蓝色,书本上艘挂着风帆的小船,有一个人正驾着小船远航。
可见其含义为:泛海书舟或者学海无涯苦作舟。
(3)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题目已经给出标题、称呼、落款,补写出正文内容即可。
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
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
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
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7、山山唯落晖波撼岳阳城烟波江上使人愁会当凌绝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撼,馨。
8、(1)B
(2)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解析】
(1)要求学生结合诗句的关键词分析。
结合“风雪沽村酒”可以分析得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故选B。
(2)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时,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如:第一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
结果遇到了土人围攻。
第二次: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以无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
第三次:是冰山封路和章鱼袭击。
二、阅读
9、1.示例: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示例三:“破”字在本诗中堪称诗眼,景、情皆由此出。
“国破”对“城春”,“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
“城春”当为明媚之景,后面却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前后对比,表达精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在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和主旨分析作答。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所以,题目中的“望”,既指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也指诗人对期望和平、企盼家人团聚。
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联中,一个“破”字写出了由于“安史之乱”造成的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一个“深”字写出了蒿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凄凉景象,让人触目惊心,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