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工刨及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木工刨及其使用
传统木工刨及其使用(2012-04-15 07:13:24)
家具制作的合缝,各种线形制作的大气和规矩与否,都表现在木工刨子的制作和正确使用方面。
手工刨种类多,作用于木料的粗刨、细刨、净料、净光、起线、刨槽、刨圆等方面的制作工艺。
(一)手工刨的组成手工刨是传统古家具制作的一种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两部分构成。
刨刃是金属锻制而成的,刨床是木制的。
手工刨刨削的过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运动中不断地切削木材的过程。
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
木料画线、凿榫、锯榫后再进行刨削叫净料。
家具结构组合后,全面刨削平整叫净光。
刨刃在不断地切削木料的过程中,木料产生较大的摩擦会反作用于刨刃切削的刃口部,这使刨刃口发热变钝。
如果木质越硬,刨刃口的变钝越快。
如果木料表面的杂物多,也能使刨刃口的锋利变钝。
所以选择刨刃,要挑选刚性好和热处理好的刃片。
事实上,刨刃锻造时,刃身是用普通碳素钢(含铁量大),刃部锻制薄薄的一层工具钢淬火粘合,经过机械磨平裁齐,再经热处理后刃部就会软硬适中,即可使用。
如果热处理后淬火太硬,刨刃刚性硬,而且不易磨砺,遇到硬物容易破损崩口。
热处理后淬火太软,刨刃软容易卷口,而且不能
耐久使用,刃口很快会变钝。
所以,刨刃的优劣最好以磨砺刨刃后观察。
好的刨刃,刃口锻制成薄薄的贴钢,出现的是薄匀发亮的现象,刃身的底铁是发暗灰色,刃身和刃口淬火的粘合显得很是坚实。
注意的是:劣质刃口的底铁和刃口钢—个样子的发暗颜色,或是全部发亮,这两种情况的刨刃都不易磨砺。
(二)手工刨的种类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专用刨。
常用刨分为中粗刨、细长刨、细短刨等。
专用刨是为制作特殊工艺要求所使用的刨子,专用刨包括轴刨、线刨等。
轴刨又包括铁柄刨、圆底轴刨、双重轴刨、内圆刨、外圆刨等。
线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线刨、圆线刨、单线刨等多种。
1、中长刨:用于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艺要求一般的工件。
2、细长刨:用于精细加工,拼缝及工艺要求高的面板净光。
3、粗短刨:常用于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
4、细短刨:常用于刨削工艺要求较高的木材表面(三)手工刨的使用1、刨刃的调整安装刨刃时,先将刨刃与盖铁配合好,控制好两者刃口间距离,然后将它插入刨身中。
刃口接近刨底,加上楔木,稍往下压,左手捏在刨底的左侧棱角中,大拇指质量捏住楔木、盖铁和刨刃,用锤校正刃口,使刃口露出刨屑槽。
刃口露出多少是与刨削量成正比的,粗刨多一些,细刨少一些。
检查刨刃的露出量,可用左手拿起刨来,底面向上,用单眼向后看去,就可以察觉。
如果露出部分不适当,可以轻敲刨刃上端。
如果露出太多,需要回进一些,
就轻敲刨身尾部。
如果刃口一角突出,只须轻敲刨刃同角的上端侧面即可。
2、推刨要点推刨时,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压住刨身,拇指压住刨刃的后部,其余各指及手掌紧捏手柄。
刨身要放平,两手用力均匀。
向前推刨时,两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两个食指略加压力,推至前端时,压力逐渐减小,至不用压力为止。
退回时用手将刨身后部略微提起,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容易迟钝。
刨长料时,应该是左脚在前,然后右脚跟上。
在刨长料前,要先看一下所刨的面是里材还是外材,一般情况里材较外材洁净,纹理清楚。
如果是里材,应顺着树根到树梢的方向刨削,外材则应顺着树梢到树根的方向刨削。
这样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刨削比较省力。
否则,容易“呛槎”,既粗糙不平,又非常费力。
下刨时,刨底应该紧贴在木料表面上,开始不要把刨头翘起,刨到端头时,不要使刨头低下(俗称磕头)。
否则,刨出来的木料表面,其中间部分就会凸出不平,这是初学者的通病,必须注意纠正。
3、刨的修理(1)刨刃的研磨:刨刃用久了,尤其是刨削硬质木料和有节疤的木料以后,很容易变钝或者缺口,因此需要研磨。
研磨刨刃时,用右手紧捏刨刃上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紧压刨刃,使刨刃斜面与磨石密贴,在磨石中前后推动。
磨时要勤浇水,及时冲去磨石上的泥浆;也不要总在一处磨,以保持磨石平整。
刨刃与磨石间的夹角不要变动,以保证刨刃斜面平正。
磨好后的刃锋,看
起来是一条极细微的黑线(不应该是白线),刃口处发乌青色。
刨刃斜面磨好后,将刨刃的两角在磨石上略磨几下,再将刨刃翻过来,平放在磨石上推磨二、三下,以便磨去刃部的卷口。
对于缺陷较多的刨刃,可先用粗磨石磨,后在细磨石上磨。
一般的刨刃,仅用细磨石或中细磨石研磨即可。
(2)刨的维护:敲刨身时要敲尾部,不能乱敲,打楔木也不能打得太紧,以免损坏刨身。
刨子用完以后,应将底面朝上,不要乱丢。
如果较长时间不用,应将刨刃退出。
在使用时不能用手指去摸刃口或随便去试其锋利与否。
要经常检查刨身是否平直,底面是否光滑,如果有问题,要及时修理。
刨木材的技巧
手工刨子是木工的主要工具。
有关刨子的贴子也是坛内发得最多的贴子之一。
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本人试就各爱好者的经验结合本人的感受,谈一己之见。
本文的刨子仅指手工木制传统平刨,不包括异形刨。
刨子,一般为长刨、中刨(粗刨)、短刨(尽刨、光刨)。
常用硬度大,不变形的硬杂木做成。
以血椆木为佳。
长刨长450~550mm,中刨长300~350mm,短刨长180mm 左右。
刨子的长短并无拘定,可根据材料,使用者习惯以及
加工件而定。
刨子的宽,因一般使用43mm(1.3寸)刨刀,在60~64mm。
也有短刨用50mm刨刀,长刨使用37mm(1.1寸)刨刀的,刨子宽度相应增加或减少。
做装饰常用中刨刨板边,用37mm(1.1寸)刨刀,且不装刨柄,易于把握。
刨子的厚度在43mm左右。
刨子的刨刀口宜在刨底的中间,便于控制刨削的平衡。
刨刀与刨子底的夹角一般为45°。
常刨硬杂木角度可稍大。
常刨杉松木,角度可稍小。
夹角大,费力。
夹角小较省力。
刨刀刃的角度在30°~35°。
角度大费力,角度小刀刃易钝。
压在刨刀上的盖铁也叫压刀。
盖铁本是从西洋铁刨引进。
盖铁上部一螺栓,穿过刨刀中间的槽,固定在西洋铁刨上,松动螺栓,刨刀可以自由调节。
将盖铁放在木刨上,无需螺栓。
用铁锤将盖铁敲击在合适位置即可。
也有的人不用盖铁,或不能正确的使用盖铁,我甚至看到一些老师傅在贴子上展现的刨子没有盖铁,其实很可惜。
盖铁的作用就是使木刨能刨倒茬木,工作原理就是增加刨刀刃的角度。
使木纤维脱离木材面即折断。
盖铁口角度较大,贴在刨
刀处可以先磨成直角再磨成圆弧状。
盖铁口应与刨刀紧密贴合,不能因为有间隙而使刨花钻进,失去盖铁的作用且堵刨
口。
盖铁口距刨刀刃口1mm左右。
视加工木材而异。
木材倒茬角度大,宜靠近,反之则远。
没有倒茬木时,盖铁调远较省力。
刨倒茬木材时,刨花应成直张。
当刨花成卷花,则没有起到盖铁的作用。
刨刀刃与刨仓前壁宜有3mm间隙。
过小,容易堵刨花。
旧时没有盖铁,为了刨倒茬木,做所谓严缝刨,把刨刀刃紧贴刨仓前壁,容易堵口。
刨仓的千斤,有在刨子上本体做成,也有加以铁钉的做法。
从各人喜好。
刨子的柄,有刨上穿孔加圆把的,有加弯柄的,亦从各人喜好。
刨契,个人以为加在刨刀以下为宜,形成刨契、千斤、刨底三点受力,易于固定。
长刨常用加工拼板的板边、较长枋料的精加工。
中刨又叫粗刨,作粗加工用。
也有人不用长刨和短刨,用两个中刨,一做粗加工用,一做细加工用。
刨子是工具,与各人使用习惯,以及加工对象,制作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我以为,如刨削实木器具,特别是加工要做清漆的较好的木材,尽量循木纹加工,当有困难时,一定要使用盖铁,
否则把倒茬木材刨糙,油漆很难处理。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恳请方家指正。
刨木材的技巧
原来刨木材有正反之分。
用手刨做个测试,大家分享。
材料的纹理(水曲柳)顺纹理刨效果图逆纹理刨效果图经过测试,逆纹理刨过后留下的遗憾,要用顺纹理刨3次才可以弥补。
爷爷以前木工不错,可惜已经去世,带着一身木
船技艺进了黄土,家里也因为多次搬迁工具几乎都丢失了。
买了三把刨拐锯鸟刨等准备开弓,另外又和这师傅定了个刮刀来刮弓胎。
(师傅当地还有个叫清凉寺的地方,专门
锻打凿子铲刀斧头圆凿歪凿等但貌似做弓不需要就,如
果这里有兄弟喜欢刻花再弓架上的可以找师傅聊聊只要觉
得需要顺手的工具几乎都能造出来,非市面上买的公制工具)钢底刨专门对付竹子用的,因为竹子硬很伤刨底的!
手工刨子的构造及刨刀的角度
刨刀上有盖铁,避免刨削逆纹时拉起木质纤维和分离木屑之
用.
刨铁与刨身的角度:
细刨为55度
这种角度都为单铁刨,即无盖铁之刨.
平刨为45度
也有38~40度的,一般用来刨圆木做的.
一般来说,切削角度小的容易加工,并且省力,但加工的工作面较为粗糙.
角度大的,刨起来费力,但刨过的工作面光洁度好.
刨身分前后两端,前端比后端长1/5,
刨底的刨削口前边镶口铁(无镶口铁也可)
宽度要在刨铁安装后离刀口尚留1~2毫米间隙.木刨屑就从这一槽口中排出.
刀口露出一般不超过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