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强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强化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把验电器连接在一块不带电的锌板上,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

则( )
A.验电器带正电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紫外线强度的增强而变
C.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角一定会张开
D.用其它金属板替换锌板,验电器指针一定会张开
第(2)题
如图所示,带有一白点的灰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

在暗室中用每秒16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则站在暗室中静止不动的观察者观察到白点转动的方向、白点转动的角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顺时针方向,B
.顺时针方向,
C
.逆时针方向,D.逆时针方向,
第(3)题
如图甲所示,小明沿倾角为10°的斜坡向上推动平板车,将一质量为10kg的货物运送到斜坡上某处,货物与小车之间始终没有发生相对滑动。

已知平板车板面与斜坡平行,货物的动能E k随位移x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货物( )
A.在0~3m的过程中,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B.在3m~5m的过程中,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
C.在0~3m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在3m~5m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第(4)题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图中ba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由于气体分子密度增大,压强增大
B.b→c过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中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均增加
C.c→a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小于气体内能的减小量
D.a→b→c→a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随着地球资源的不断减少,人们在宇宙中开始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假设某一天人们寻找到一颗宜居星球,把地球上周期为的摆钟移到该星球上其周期变为(设摆钟的摆长不变)。

若已知地球与该星球的半径之比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使摆钟的周期仍为,需使摆长减小
B.在该星球发射卫星所需的最小速度为
C.若在地球和星球上,以同样的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
D.若在距地球和星球表面附近相同的高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则物体的水平射程之比为
第(6)题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利用某种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再利用氢原子辐射的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逸出功为的金属板,发现只有两种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
B.照射氢原子的光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C.增强其它辐射光的强度,也可使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
D.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第(7)题
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均与x轴重合,以x轴负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电场强度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d~d间的图象关于对称。

下图分别表示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第(8)题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使北京成为世界仅有的“双奥之城”。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重要竞技项目,如下图所示,运动员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O点水平飞出,某运动员两次试滑分别在斜坡a、b点着陆。

已知运动员两次试滑在空中运动的位移之比为,斜坡与水平面夹角为θ,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两次试滑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 )
A
.k 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固定着挡板P,质量为的小车(其上表面固定着一竖直轻杆)左端紧靠挡板P而不粘连,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轻杆O点,另一端栓着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静止于水平地面上。

现将小球和轻绳拉至水平与O点等高处,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此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瞬间,小球具有水平速度为
B.小球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瞬间,此时轻绳对小球拉力大小为2mg
C
.小球运动至右端最高点时相对最低点高度为
D.当小球第二次摆回最低点瞬间,小球具有水平向左的速度为,小车具有水平向右速度为
第(2)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可能增大
B.布朗运动是由固体颗粒中分子间碰撞的不平衡引起的
C.空气流动得越快,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
第(3)题
肥皂膜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条纹间距上面宽、下面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肥皂膜最高和最低点的截面一定不是梯形
B.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
C.肥皂膜从形成到破裂,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不会发生变化
D.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条纹也会跟着转动
第(4)题
长征途中,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战士在同一位置先后投出甲、乙两颗质量均为m的手榴弹,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h,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乙的长
B.两手榴弹在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相等
C.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重力势能减少
D.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____eV。

第(2)题
某同学自制了一个两挡位(“”“”)的欧姆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其最大阻值满足约为),电流计的内阻为,满偏电流为250µA,电源电动势为。

为保证电流计G的安
全,当单刀双掷开关接p时,通过电源的最大电流为;当接q时,通过电源的最大电流为。

(1)图中的①端与__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根据题给条件可得________。

(3)选欧姆表的挡位为“”挡时,应将单刀双掷开关与________(填“m”或“n”)接通,与________(填“p”或“q”)接通,此
时多用电表的总内阻为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在我国,地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

为了减轻振动,让乘客更加舒适,地铁车厢使用了空气弹簧作为支撑。

空气弹簧可简化为一个充有气体的圆柱形密闭汽缸,活塞上固定有连杆,用于支撑车厢。

当车厢有振动时,汽缸内的气体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下图是一节地铁车厢的简化示意图。

该车厢质量为吨,一共用4个空气弹簧支撑,每个空气弹簧的活塞面积为。

车厢空载时,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20cm。

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g取。

空气弹簧内的气体可以视为理想气体,且其温度始终不变。

(1)若该节车厢某次搭载60名乘客,每名乘客的平均质量按60kg估计,相比于空载,此次载客车厢下降的距离为多少?
(2)为了保障乘客上下车安全,车厢设备会按照载客量调整空气弹簧内的气体质量,以保证车厢高度不变。

为此,此次载客应该充入空气弹簧内的气体质量与空载时空气弹簧内原有气体质量之比为多少?
第(2)题
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将一质量为的小物块轻放于弹簧顶端,弹簧最大压缩量为L。

如图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固定挡板,
将此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且水平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P紧靠弹簧的另一端但不拴接;在水平地面右侧固定有一半径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轨道最低点与地面相切。

将另一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Q放置在距半圆轨道最低点处。

现向左推P压缩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量为L,此时P与小物块Q的距离为。

撤去外力,小物块P被弹簧弹开,然后与小物块Q正
碰,碰后瞬间粘在一起。

小物块P、Q均可看作质点,且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弹簧最大压缩量为L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2)若两物块P、Q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两个小物块刚滑上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两物块P、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以改变,要求两个小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求动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

第(3)题
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沿倾角α的斜面匀加速滑下,然后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小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小物块的速率。

g取10m/s2,求小物块
时刻t (s)0……0.30.40.5…… 1.4 1.5 1.6……
速率v (m/s)0…… 1.5 2.0 2.5…… 3.0 2.5 2.0……
(1)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
(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斜面的倾角α;
(3)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率v1;
(4)损失的机械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