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1第一节 斯宾诺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体是无限的。
①由于实体即自因,所以它不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存在、因而是 无限的。
②如果实体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在之外有其他实体存在,从 而受到其他实体的限制,因而它不是自因,与定义矛盾。
③如果说实体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在某些方面是不存在的。 但实体在本质上包含着存在,所以否定它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给它设定界限也是不可能的。
(2)问题的产生:
因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因”的,都受严格的因果必然性支配, 而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而存在着的,也必然受到因果必然性的 支配,与最高的至善的道德境界有巨大的差距,所以,人类要达到至善 的境界一个艰难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求知是一个伦理学问题。
(3)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①本体论基础:人和神具有一致性,由于共同的本性,所以人能 够通达神。
②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③样式之间复杂的不定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实体的变化的。
5.问题:
①把因果性理解为必然性,从而抹煞了偶然性的存在。这就从万物 的普遍联系走向了机械决定论。
②无法解释样式的变化却不影响实体的任何变化,由此而面临着一 与多、无限与有限、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等难题。
(四)实体学说的意义
a、仍然保持着实体的性质,但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实体只能 是同一个实体,所以可分是没有意义的;
b、失去了实体的性质,从而与实体对立而在,成了限制实体的 对立物体,违背了实体是自因的本性,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②如果说实体是可分的,那等于说实体的部分是有限的,而这 亦与实体的本性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
(5)实体是惟一的。
三、伦理学
1.伦理学问题的提出 (1)提问的前提:
是源于人类求知的本性,因为我们认识知识、追求真理是一种天赋能力, 是与生俱来的,而求知的目的是要获得关于实体的最高认识,这是我们 求知的一个最高的理想或目的的,或者说,我们求知就是要达到一个人 生的最高的人生完满境界,这就是至善的境界。(最高的善)
②心物平行论(心物两面论): 由于斯宾诺莎始终坚持不同性质的东西不能相互影响, 由于思想与广延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二者又是相互独立、 互不限制的。所以思想和广延是平行的。这就是“心物平行论”。
3、心物同时发生论(心物两面论)
①原因: 是为了解决心灵和身体之间协调一致的问题。
②内容: 心灵与身体虽然不能互相作用,是二者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应的表现是具有一致性的。也就是说,当心灵的观念发生时,必 定有相应的身体活动与之对应。
实体(substantia),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 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2.关于实体的规定
(1)实体是“自因”。
①所谓“自因”,即自己是自己的原因,换言之,“它的本质必 包含存在,或者存在即属于它的本性”。
②实体独立自存,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因而它在本质上就是存 在,既不可能由别的东西所产生,也不可能受他物所限制,否 则便与实体的定义相矛盾。
①外在的标志:指得是观念与它的对象的符合是衡量真观念 或真理的标准。
②内在的标志:指得是真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
(5)真观念的形成
斯宾诺莎的“真观念”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所不同, 它们并不是与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直观的认识活动而获得的。
(6)意义
斯宾诺莎的“真观念”的确比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更合理一些; 不过尽管如此,仍然难以避免唯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因为推论有可能出错。
这是从神的某一属性的客观本质的正确观念 (3)“直观知识” 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这 种知识能够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会陷入 错误,因而是最高的认识。
(4)关系 ① 第一种知识是不可靠的,第二和第三知识是可靠的, 是正确知识。 ② “直观知识”是比“理性知识”更高的知识,并且直 观知 识为推论知识确立了出发点、前提和基础。
2.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目的是通过认识实体而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因而是从有 限进展到无限的桥梁。
3.认识的可能性
(1)实体一元论: 人的心灵是实体或神的无限理智的一个部分,二者具有一致性, 从而使得我们认识得以可能发生。
(2)心物两面论: 心灵和物体都是实体的属性,二者虽然不能互相影响,但它们的 发生是同时的和一致的。 所以,认识了观念的次序也就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次序。 也就是说,观念中的次序正是关于事物本身的次序,从而使得我 们的思想或观念是具有客观有效性的。
④根据实体的属性,可以把千差万别的样式分成基本的两类:其一,属 于思维的样式;其二,属于广延的样式。
3.样式与样式之间的关系:
①样式与样式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是相互限制的。 ②一切个别事物都处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它们之间的变化和相互 作用没有任何的偶然性。
4.实体与样式的关系:
①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认识论基础:人具有天赋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万物的本质即实 体或神,因而有可能摆脱单纯的样式状态,通达自由的境界 。
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1)原因: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存在,是以情感的方式而存在着的。 同时,人与实体或神具有共同的理智能力,所以人又总是以理性的方式而 存在着的。 因此,情感与理性是人类心灵的两大基本要素。 所以,情感和理性的关系问题就是我们在知的过程中首先要遇到的问题。 也就是说,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4.认识的途径和方式
(1)认识有两条途径 ①是从神圣的自然必然性去认识,即对实体本身的认识;
②是从实体的样式,即具体事物去认识实体。这种认识途 径不是很有效的。
(2)方式
从观念到观念
5.知识的层次
这种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更不能使我们洞见 事物的本质。
(1)意见或想象”
(2)“理性知识” 是由推论而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并不必然
如果有多个实体,那么众多实体的属性有两种情况:
①众多实体的属性相同,那么实际上就是同一个实体。
②众多实体的属性不同。那么彼此之间就会相互限制, 因而与实体的定义不符。
因此,实体是惟一的。
3.实体一元论(泛神式的一元论)
“万物都预先为神所决定——并不是为神的 自由意志或绝对任性所决定,而是为神的 绝对本性或无限力量所决定。” (选自斯 宾诺莎《伦理学》第36页。) “注意,我在这里所谓‘自然’的意义, 不仅指物质及其分殊,而且也指物质之外 的另一种无限的东西。” (来自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第91页注释。)
(3)意义。
①否定了人格神和超自然神的存在,是对传统神学的反叛
②深刻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基本原则,对十八世纪法国哲 学有很大的影响。
③坚持了一元论思想,体现了世界的统一性。
(二)属性
1.定义
“属性(attributus),我理解为由知性(intellectus)看来是构成实体 的本质的东西。 ”
(2)情感和理性的基本内涵:
①情感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保存自己而表现出来的痛苦、快乐、欲望 和本能冲动等基本情绪。 ②理性主要是指人们在本性上与神具有一致性,从而产生遵守神的 规则的自觉性。
(3)情感和理性的基本关系:
①由情感所规定的善是相对的善,理性所追求的至善才是真正的善、 绝对的善。
②情感是理性的基础,二者是具有一致性的,而不是绝对对立的。 ③要用理性去理解和控制情感,使我们能从激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 情感的奴隶而成为情感的主人,最后成为自由人,达到至善的目的。
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 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 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罗 素
Benedictus ·Spinoza 斯宾诺莎
第一节 斯宾诺莎 一、实体学说(本体论思想) 二、认识论 三、伦理学 四、斯宾诺莎哲学的意义
一、实体学说(本体论思想)
(—)实体
1.定义
②其次,思想与广延各自独立,是不能相互限制的。 证明: 只有性质相同的东西才能相互限制,不同性质之间不能相互作用。 思想和广延是同一个实体的不同类的属性,所以相互之间不能发 生直接关系,二者互不限制。
(3)结论
①一元论: 因为思想与广延不是两个实体而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 因而两者是同一的。世界的基础只能是唯一的实体。
3.实体一元论(泛神式的一元论)
基本观点:实体即神或自然。 (1)实体是神
①神的定义: “神(Deus),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 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
②神的属性:
a、神是惟一的,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 除了神之外没有任何实体; b、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于神之内, 神是万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
6.真观念
(1)真观念的含义
真观念就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真理性认识。
(2)真观念的特性
①真观念是简单的或由简单的观念构成的; ②真观念能表示一物怎样和为什么存在或产生;
③真观念的客观效果在心灵中,与其对象的形式本身相符合。
(3)真观念的本质
真理本身、事物的客观本质或事物的真观念。
(4)真观念的标准
第七章 唯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斯宾诺莎
第二节 莱布尼茨
第一节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 ,1632年11月24日 —1677年2月21日)荷兰哲学家。后改名为别涅狄 克特· 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西方近代哲 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斯宾诺莎的著作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几何伦理学》 (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简 称《伦理学》),该著作直到其死后才得以发表。
③神的意义:就是以神的理智或力量来说明实体世界是作为万物存在 的原因和自然的规律或法则而存在着的。
(2)实体是自然
①自然的定义:自然指的是包括物质和思想在内的大全。
②自然的属性: a、自然是原因和结果的统一。 b、自然体现出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③自然的意义:就是要以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和多样性性来说明实体 世界是以无限多样却又具有同一性特征的万物而存在着的。
7.方法论:理性演绎法
以几何学方法为模型的理性演绎法
(1)方法的本质
在于指导我们心灵如何依照一个真观念的规范去进行认识。 这就是以几何学为模型的理性演绎法。
(2)基本过程:
①首先建立一个清楚明白的、自明的普遍概念即真观念。
②其次确定相应的规范和规律,从而能够以之为规则进行严格的推理。 ③按照规范成规律进行演绎推论,构成整体性观念的体系或知识体系。
(三)样式
1.定义
“样式(modus),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而通过他物而 被认知的东西。 ”
2.特点
①样式是实体的特殊表现形式,也就是具体存在着的个别事物。它们既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一幅千差万别的统—的宇 宙图景。
②样式是他因、有限的、可分的、暂时的和杂多的。
③样式具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性。因为样式是他因的和有限的,因而受到其他样式的 限制,那么它自身的特性就需要通过其他的样式来说明。
1.提出规定性即否定性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具有辩 证法的因素;
2.坚持实体一元论在克服二元论的同时,也走向严格的因 果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
3.无法解决实体与样式之间的关系难题。
二、认识论
1.认识的对象
(1)最高对象:实体。实体是基础和核心,也是认识的唯一对象,是真 理的领域。 (2)中介对象:样式。认识样式只是为了达到认识实体的目的。 (3)二者的关系: 样式是实体的样式,我们理解个别事物越多,那么就离实体越近;只有 实体是唯一的认识对象,没有实体归宿的样式认识是没有意义的。
(3)实体是永恒的。
①所谓永恒,即存在自身。
②由于实体是自因,存在属于它的本性,因此实体就不可能不 存在,因而一定是永恒的。
③因为实体是自因,其存在的原因就在自身之内而不可能由别 的事物所产生,所以它的存在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必然是 永恒的存在。
(4)实体是不可分的。
①如果实体是可分的,那么从实体中分出来的部分有 两种情况:
2.实体的两个属性:思维和广延 (1)定义
①思维是指实体所固有的本质活动性,它表现为观念或思想。 ②广延是指实体所固有的本质实在性,它表现为事物或物体。
(2)思维与广延的关系
①首先,思维与广延是同一的,“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 联系是相同的”。 证明: 不论是思维还是广延,它们只隶属于惟一的实体,因此思想的属性 与广延的属性是同一实体的不同表现,二者的内在本性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