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阳光教师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思”与“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打造阳光教师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思”与“行”
发布时间:2021-08-16T15:01:02.40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作者:袁玉梅[导读] 教师成长是一个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需要正确的途径。

教师成长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修炼过程,需要有力的支点。

我校历经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了“精神引领——研训联动——分层施训——阳光评价——人文关怀”的专业成长路径,促进全员成长广东省韶关市和平路小学袁玉梅 512000摘要:教师成长是一个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需要正确的途径。

教师成长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修炼过程,需要有力的支点。

我校历经多年的实
践,探索出了“精神引领——研训联动——分层施训——阳光评价——人文关怀”的专业成长路径,促进全员成长。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队伍建设
一、精神引领——搭建平台,在文化中修身
1.以“相约星期二”为载体,着力五个对话
(1)与政策对话——-读政策法规,做明理教师无规矩不成方圆,政策法规是国家发展的标尺,同样,教育政策法规更是教育发展的标杆。

我校利用每周二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政策法规,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法规意识,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与经典对话——-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以青年读书社、快乐读书吧为载体,建立每日读书打卡制度,每月推荐1本教育专著进行共读、每学期进行1次读书分享、展示成果。

(3)与名家对话——专家讲堂,名师导学线上,我们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并对名师课例进行深入研究;线下,邀请高校专家走进校园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与专家近距离对话,揣摩名师教学艺术,对接自我学习点,感悟教育真谛,提升专业水平。

(4)与心灵对话——阳光心态,幸福人生我校特别关注教师心灵成长,制定了“阳光教师”培训方案,从“个人成长——人际互动——高效学习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四个主题专项培训,每学期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给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团辅活动,帮助教师科学管理情绪,有效缓解压力,激发成长动力。

(5)与伙伴对话——相伴成长,教学相长开展青蓝工程,要求骨干教师做好“三个一”:带好一支队伍,抓好一个课题,做好一次展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形成名优群体效应。

要求青年教师做好“八个一”:制定一份发展规划,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两周参加一次集中研修活动、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观看一堂优质课视频、每月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通过师徒结对,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研训联动——目标导学,在学习中成长
以打造高效愉悦的阳光课堂为目标,抓实两项研究: 1.课题研究——有效提升
在课题选题上,坚持课题研究与教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从选题、设计、实施到总结,时刻围绕教育教学中所遇到难题开展,确立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前沿问题研究,确定立项的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创新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实效性和活力。

2.目标导学——研训一体
学校把课堂当作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把课堂作为培训载体,紧密围绕“高效课堂”的打造,建立起以共享集体智慧为前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的研训模式,深入实施向常态课堂教学要质量。

(1)“集慧式”备课
开学初以备课组为单位,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对整册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加以集中刮析,共同研究、选择方法。

这样备课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师的分析、判断和设计能力。

(2)“分层次”上课
本学期采用教师教学业务突出,可以独当一面,具有灵活教学策略的成熟型教师上好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其他教师上好汇报课。

(3)“探讨式”评课
在教师听课以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先让上课教师自己说说对这节课的认识,然后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课中比较好的是什么,哪里还存在问题,怎样做更好。

通过教研互动,让每一次公开课的讲评成为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的良好契机。

三、分层施训——梯次发展,在历练中提升?
1.新入职教师的入格培训
对新加入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

一是引导他们做好角色的转换,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开学初由教学、德育部门组织新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三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一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校外工作中进行“知、能、操、行”的传、帮、带。

2.成熟型教师的升格培训
我们对成熟型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3.骨干教师的破格培训
我们将各学科的成熟型教师、骨干教师聚拢起来组成了一支集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学校教学研训团队。

一是开展内部培训。

每两周开展一次的培训,通过讲座、读书体会、教学问题探究等形式,对研训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二是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与薄弱乡村学校开展对口帮扶活动。

使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四、阳光评价——尊重个性,在激励中发展
关注不同层面教师的进步与成长,学校每年都会评选一批卓越教师、卓越班主任进行表彰,在阳光评价激励下,涌现出优秀教研组优秀师徒、优秀指导教师等优秀群体,调动教师发展的内因,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砺练职业能力,力行师德师范,通过专业成长,赢得幸福的教师生活。

五、人文关怀——以师为本,在关爱中发展
我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极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建立了学校领导“四必访”制度,即:教职工有婚丧喜庆必访到家;教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到病床前;教职工发生意外必访到身边;教职工生活困难必访到家。

通过人文关怀,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教师搭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平台,让教师拥有一个充分发展自我的空间。

教师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情感体系、学会反思、学会调适、学会成长、学会创新,从而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