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科肿瘤放射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症状:
③疼痛:肿瘤压迫:腰痛、下腹痛 • 合并炎症:盆腔充血症、胀痛 • 侵犯神经:剧痛(坐骨神经痛、闭孔神经
受压迫也可痛) • 侵犯骨膜:剧痛 ④波及邻近器官的症状: • 泌尿系:感染、阻塞 • 直肠:炎症、出血、堵塞致便秘 ⑤全身症状:消瘦,贫血,发热,恶液质 ⑥转移癌症状:骨、肺、肝、等转移。
• 小细胞未分化癌 • 肉瘤 • 黑色素瘤 • 宫颈转移癌等。
大体形态:
• ⒈外生型:息肉 状、乳头状或菜 花状肿物、浸润 较浅,少侵犯宫 旁,预后较好。
大体形态:
• ⒉内生型:向颈管内生 长,常浸润深部及宫颈 旁组织,预后较差。
• ⒊溃疡型:由上二型合 并坏死感染形成,可形 成深溃疡,预后差。
• 髂窝淋巴清扫术范围:髂总淋巴 (髂总交叉上2cm),髂外、内淋
巴结,闭孔淋巴结、闭孔窝淋巴结。
手术治疗
⑶晚期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 侵犯膀胱、直肠者行 盆腔内脏清除术(宫 颈癌根治加直肠或膀 胱切除术)。
⒉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原则:
(1)适当的治疗工具 (2)适宜的照射范围 (3)足够的照射剂量 (4)均匀的剂量分布 (5)个体的治疗原则
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原发部位:子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处 • 连续过程:宫颈上皮内肿瘤CIN • CIN分级与不典型增生分级的对应关系 现在 CINⅠ CINⅡ CINⅢ 浸润癌
过去 不典型增不典型增不典型增浸润癌 生Ⅰ级 生Ⅱ级 生Ⅲ级及 原位癌
宫不 颈同 形年 态龄 变妇 化女 同宫 年颈 龄鳞
或累及阴道,未达下1/3
• II a期:累及阴道,未达 下1/3
临床分期: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颈 • II期:超出宫颈,未达盆
壁,或累及阴道,未达下 1/3 • II b期:侵犯宫旁,未达盆 壁
临床分期: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颈 • II期:超出宫颈,未达盆壁,或累
及阴道,未达下1/3 • III期:癌浸润达盆壁,或累及阴
道下1/3
• III a期:癌浸润未达盆壁,但 累及阴道下1/3
临床分期: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颈 • II期:超出宫颈,未达盆壁,或累
及阴道,未达下1/3 • III期:癌浸润达盆壁,或累及阴
道下1/3
• III b期:侵犯宫旁达盆壁
诊断
1.妇科检查 • 窥检:放窥器的方法:由浅到深,逐步
张开看清后再深入。注意外阴、阴道、 穹窿(早期病变)、宫颈(接触性出血,硬 度增大)。 • 盆腔检查:(需用三合诊的方法)注意 浸润主韧带,骶韧带范围,子宫活动度、 附件等。
诊断
2.病理检查: • 方法:咬取活检 •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方法 3.细胞学检查:是癌症诊断上的重大发
• 同该国家或地区民族对性开 放程度有关,某些对性持保 守态度国家或地区发病率低 (如以色列、西班牙、爱尔 兰等)。
⑵年龄:
• 20岁以前很 低,20~50岁 逐渐增高, 以后增长变 缓。
发病万率)(/十
子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
40 20 0
~1~02~03~04~05~06~07~08~090 年龄
治疗:
• ⒈手术治疗:
适用于0期、I期及 IIa病人
术式: ⑴原位癌及早浸癌: 全子宫切除、锥形切除
⑵浸润癌:广泛全 宫切除术加髂窝淋巴清扫 术(宫颈癌根治术)
手术治疗
⑵浸润癌手术治疗-子宫 颈癌根治术
• 广泛全宫切除术范围:(子宫广泛 切除)阴道切3~4cm,输尿管游离、 主韧带2~3cm、骶韧带4~6cm。
现,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可用于排 除、鉴别、普查、随诊。
CIN,宫颈不典型增生及脱落细胞形态
• CIN
•
通之
过 脱 落 细 胞 可 以 了 解
间 有 联 系
, 宫 颈 不
典
型
增
生
与
脱
的落
程细
度胞
CIN
诊断
4.阴道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部 位,确定活检部位。
5.影像学检查:X线(肺X线、骨照 片、肾盂造影)CT、B超、MRI、 PET/CT。
•适用症:较晚期 ( III ~ IV期)或复 发病例,与手术、放 疗结合,可提高疗效。
化疗:
途径:⑴局部化疗:①动脉插管化疗:最 常用和实用的动脉为腹壁下动脉插管 (髂内动脉分支)
孔 • ④髂外 • ⑤髂总 • ⑥骶前 • ⑦腹主动脉
旁 • ⑧远处 • ⑨腹股沟深
转移方式:
⒊血行转移: • 少见 • 较多见于晚期癌
及分化差癌。
四、临床症状、诊断及分期:
临床症状: ①白带增多、排液 ②阴道出血: • 性交后出血(早期,量不多) • 阴道少量出血、不规则出血 • 大量出血,为晚期表现
临床分期: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颈 • II期:超出宫颈,未达盆壁,或累及阴道,未达
下1/3 • III期:癌浸润达盆壁,或累及阴道下1/3
• IV期:超出真骨盆,或,浸 润膀胱或直肠
• IVa期:浸润膀胱或直肠 • IVb期:远处转移
五、治疗:
治疗原则:
• 早期手术治疗 • 中晚期放疗 • 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柱 转 换 区 变 化 及
原位癌的诊断:
Carcinoma in situ
• 标准①上皮内全层为癌细胞所 代替②上皮分层结构消失、细 胞极向消失③无间质浸润。
• 原位癌特点:①只限于上皮内、 基底膜完整②常可累及腺体③ 常呈多中心性病灶,并可与不 典型增生,早期浸润癌并存。 因此,需加鉴别。
三、转移方式:
(2)病毒感染---E
• HPV与HSV- II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 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目前看来,HSV-II与宫颈癌的关 系,似乎不及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那么肯定。也有人认为二者可能有 协同作用
⒉发病因素
(3)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其他因 素:
• 宫颈糜烂 • 配偶与性行为有关因素(包皮垢、性
(2)病毒感染---D
②疱疹II型病毒感染(HSV-II) • 在60~80年代,多个研究指出,HSV
-II在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宫颈癌病人HSV-II抗体阳性者达80
%以上,而对照组仅14.14%~57.14% • 我国多个省市的研究中,从宫颈癌组
织中分离出HSV-II。 • HSV-II流行区,宫颈癌发病率较高。
⒉放射治疗: 方法及理论
•曼切斯特 法:
• A点:穹窿 上 2cm 、 中 轴 外 2cm 。
65~80GY
• B点:A点 平面轴旁 开 5cm 。
40-50GY
⒉放射治疗:
• ⑴腔内治疗:主要照射宫颈癌的原发区域。 后装治疗(afterloading),常 用铯137
(137Se)、铱192(192Ir)为放射源。 A点
诊断
6.免疫学检查:SCC(鳞状细胞癌肿瘤相 关抗原)。
• 不能用于筛选。 • 可用于随访:复发者,50%SCC升高,
先于临床诊断2~5月,另外25%病例在 临床诊断复发的同时升高。
鉴别诊断:
• ⒈宫颈炎 • ⒉宫颈息肉 • ⒊粘膜下子宫平滑肌瘤 • ⒋宫颈结核 • ⒌妊娠妇女宫颈改变
临床分期:
⒉发病因素
• ⑴婚育因素 • ⑵病毒因素 • ① HPV 感 染 (Human papilloma
virus) • ②疱疹II型病毒感染(HSV-II) • (3)其他因素
⒉发病因素
⑴婚育因素-------A
• 以前发现结婚年龄早者发病率高,后 来,发现以初次性交年龄进行分析较 准确。
• 初次性交年龄为16岁者,其相对危险 性为20岁者的两倍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
颈 • Ia期:显微镜
下轻微间质浸润
临床分期: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颈 • Ia期:显微镜下轻微间质
浸润 • Ib期:间质浸润深度超过
5mm,宽度超过7mm
临床分期:
• FIGO分期法
• 0期:原位癌 • I期:局限于宫颈 • II期:超出宫颈,未达盆壁,
⒈直接蔓延:沿阴道粘膜: 由上向下。
• 向四周软组织:主韧带、 骶韧带、膀胱、直肠。
• 向子宫体:较少见。
转移方式:
⒉淋巴道转移:重要转移途径 • 宫颈组织淋巴结及淋巴管→
闭孔窝淋巴结→髂内动脉旁 →髂外动脉旁淋巴结→髂总 动脉旁淋巴结→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乳糜池
子宫颈癌区域淋巴结及转移情况
• ①宫颈旁 • ②宫旁 • ③髂内及闭
⒉放射治疗:
• ⑵体外照射:主要照射宫颈癌的盆腔蔓延 和转移区域。高能X线或60钴(60CO)γ 射线,前后对穿方式。B点:40~50GY。
上界:L4椎体下缘(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 上界上移)
外界:股骨头中线附近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下3~4cm(阴道中下段受
累者下界下移)
治疗:
⒊化疗:
• 一个报告初交年龄18岁以下者,患病 率比25岁以上者高13.3倍;另一个报 告则为25倍。
⒉发病因素
⑴婚育因素-------B • 宫颈癌与多产密切相关--我国资料
分娩1~3次患病率为 110.38/10万, 4~6次为192.36/10万 7次以上者为377.52/10万 即7次以上者是1~3次者的3倍多 • 拉丁美洲资料,分娩≥12次者比0~1者,危 险性高4倍。
• 流行病学有比较鲜明 特点
• 病因学研究比较早, 比较明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90
80
70
60
50
40
东部
30
西部
20
北部
10
0
⒈流行病学特点
⑴地理分布:
•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家
• (亚洲、南美、非洲) >东北西欧>澳大利 亚、新西兰、南欧、 北美、西亚。
• 农村>城市,山区>平原
发病率(/十万)
⑶社会经济地位:
• 低者>高者 • 偏僻农村、山区
>城市 • 都与社会经济地
位相关
⑷时间分布:
• 过去30年中,世界各地发病率普 遍下降,不论高发区或低发区。
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下降
• 我国一些城市近20年来宫颈癌发病 率及死亡率均下降。上海、北京的 标化发病率在90年代初降至3/10万, 退出常见恶性肿瘤行列。其发病率 在全国不少地区下降速度最快,主 因是50年代以来人群的性卫生显著 改善,结婚、生育状况的改变。近 年来有些国家40岁以下妇女有所回 升,主要是人乳头状病毒感染上升。
• 约占5-15%
⒉腺癌:
• 多发生于宫颈管 的柱状上皮或宫 颈腺体
Adenocarcinoma • 多发生于年轻妇 女(30岁以前)
⒊腺鳞癌:
Adenosquimous Carcinoma
• 组织内有明确的腺癌 和鳞癌成分。
• 各占比例可不同。 • 分化也各有不同。
⒋其他:
• 腺棘皮癌(腺癌中混有良性鳞状 上皮细胞)
①HPV感染 • 另有一个资料发现各地HPV阳性率差
异明显,且与各地的宫颈癌死亡率水 平一致。 • 如 : 高 发 区 新 疆 的 阳 性 率 达 77.6 % (死亡率15.78/10万),而低发区广 州为45%(死亡率4.9/10万)。
(2)病毒感染---C
• HPV有多个亚型,以16、18 型与宫颈癌发生关系最密切, 而 HPV30~35 则 较 少 见 。 腺 癌与鳞癌中HPV的类型相似。
关于妇科肿瘤放射 治疗
• 子宫颈癌 • 子宫内膜癌 • 卵巢癌
子宫颈癌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 在全球妇女中发病率占第二 位,仅次于乳腺癌
• 在发展中国家中占第一位 • 我国每年新病例约13.15万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病、配偶性伴侣数等) • 吸烟 • 避孕方法 • 遗传因素
二、病理学:
组织学分类: • ⒈鳞状上皮癌 • ⒉腺癌 • ⒊腺鳞癌 • ⒋其他 大体形态 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组织学分类: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 ⒈ 鳞 状 上 皮 癌 : (Squi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 约 占 85~90%,多发于宫颈口鳞状 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区 (移行区或转换区),随着 年龄增大渐向内缩,年老妇 女癌肿多位于宫颈管内,其 发生常与HPV16、18有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⑵病毒因素---A
①HPV感染(Human papilloma virus) • 近年研究表明:HPV生殖道感染在宫
颈癌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 宫颈癌发病率不同地区,HPV检出率 有差异。
• 如:HPV16型DNA阳性率,在高发 区(山西省)为64%,低发区(四川 省)为36%,有显著差异。
(2)病毒感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