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练习与解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练习与解析
一、选择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

我国也在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

这是因为
①实践活动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②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因此①表述错误。

题干指出人们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说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以②正确。

③与题干无关,不选。

题干中的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体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此④正确。

所以本题选D。

答案:D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四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四个伟大创造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解析:四个伟大创造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因此C正确。

A、B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

D表述不恰当,应排除。

答案:C
3.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二十多处提到“人民”这一概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依靠人民和坚持为人民服务,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C.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
解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依靠人民和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相关的是B。

A、C不符合题干要求,D中的思想路线应为工作路线。

答案:B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这句话意味着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答题向导
←准确把握实践的特征和实践的主体的有关知识。

←农民的四大创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依靠人民和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地位决定的。

←“三人”不是一个确切数字,可以引申为“人民群众”。

还要明确向别人学习获得的是间接经验。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属于认识范畴。

B.社会实践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共同基础
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D.只有事事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解析:题干说明的是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B、C不符合题干要求。

D表述错误,不选。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此,要虚心向群众学习,A正确。

答案:A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据此回答5~6题。

5.“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论根据是
A.理论是实践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实践决定认识
D.实践推动理论向前发展
解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属于认识范畴,题干强调的是它们的指导作用,因此,B正确。

A表述错误,不选。

C、D表明的是实践的决定作用,与题干不符,不选。

答案:B
6.“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体现了下列什么哲学观点
A.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
B.认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不断推动着科学理论的发展
解析:题干说明的是人民群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C属于符合题意的哲学观点。

A、B、D与题干不符,不选。

答案:C
7.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其意是指
①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不能停止②人们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没有止境③人们应当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人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自己的思维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性,③④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①②表明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而不选。

所以,本题选D。

答案:D
8.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重要的是要
A.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C.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D.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自身修养
←明确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清题干强调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还是客观世界的改造。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又要参加实践。

←从实践的特征角度去考虑,并区分开实践的特征和作用。

←明确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解析: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因此B正确。

A、C、D的表述都是片面的,不选。

答案:B
9.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51种植物300多个品种的太空培育试验。

通过太空育种技术,可以使植物增收15%以上,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C.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解析:A表明的是实践的检验作用,与题干不符。

题干说明的是为使植物增收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因此B正确。

C、D与题干无关,不选。

答案:B
10.“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加强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必然要求②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④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①不属于哲学观点,不选。

②③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④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答案:B
11.2004年6月15日,“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北京首展开始。

我们学习和贯彻西柏坡精神,要坚持认识和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

之所以要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是因为
①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不同的,互相决定②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③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④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不同,不能构成坚持二者相结合的原因,把二者的关系理解为相互决定也是不对的,因此①错误。

②③④从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关系来论证二者相结合的原因是正确选项。

因此,本题选D。

答案:D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盘水”:一盘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盘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据此回答12~13题。

12.强调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①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③人的认识
←深刻领会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明确“洗头”意味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作出决策。

←“洗脚”意味着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含义。

←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角度去考虑。

必须符合终极真理④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洗头”意味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而不是思想僵化。

因此, ①②④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因
此③表述错误。

所以,该题选C。

答案:C
13.强调当干部要“洗脚”,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一切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洗脚”意味着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因此①②③正确。

④的表述与题干无关。

因此,该题选A。

答案:A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材料中的“人民群众”是
①一切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的人们②一切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有利的,也有可能是不利的,而人民群众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因此,①错误,②③④正确。

所以该题选B。

答案:B
15.用实践去发展“本本”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获得理性认识
C.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解析:“本本”是主观的东西,它只能通过实践来形成、完善和发展,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所以,D正确。

A、B、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所以不选。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材料一: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材料二:某地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倾听群众意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为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组织1000多家企业到农村现场招工,把劳务市场搬到农民家门口,切实
←明确“求真务实”就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理解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并注意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2)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3)从哲学角度说明应当怎样才能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解析:材料一强调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材料二说明某地政府通
过为群众办实事践行了这一精神,是求真务实精神的具体运用。

这就
说明了两个材料之间的关系。

求真务实精神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由
社会存在决定的,作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又遵循了客观规律。

求真务
实精神着重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因此,要弘扬求真务实精
神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1)坚持求真务实就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人
民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材料二就是求真务实作风的具体
体现。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弘扬求真务
实的精神。

这一精神的贯彻执行,也必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求真务实作为一种
科学的精神,既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又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3)①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做到心中有群众,相信群众,依
靠群众,体察民情,执政为民。

②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虚心接受人
民群众的监督。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使各项工作
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17.2004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的“四项主要任务”:(1)从增强爱国感情做
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
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
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
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用所
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当怎样改造主观世界。

解析:关于改造主观世界,首先要明确改造的具体内容:改造思
想,改造认识能力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关系。

然后再分析怎样改造主
观世界。

参考答案:①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处于核心的地位。

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转变主观世界,使个人得到全面健康的发
展。

②改造主观世界还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科学文
化素养和劳动技能。

③改造主观世界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和群众实
践相结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高二政治下册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练习与解析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