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定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c00c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8.png)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是指在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对各类民用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等需要的技术。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民用建筑设计技术。
下面从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技术和应用范围三个方面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筑设计理念1.绿色环保:在设计中注重使用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安全性: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采取合理的防火、防震等措施。
3.舒适性:注重人体工程学,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声音隔断等条件,使居住者感到舒适。
4.经济性: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和成本,提高建筑的利用率。
5.美观性:注重建筑外观和室内布局的美感,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主要技术1.结构设计技术: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类型,进行承重和抗震设计。
采用现代化的结构材料和技术,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给排水设计技术:设计合理的给水供排水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排污的高效处理。
3.供电与照明设计技术:设计合理的电气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照明设施的舒适性。
4.采暖与通风设计技术:设计合理的采暖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
5.智能化设计技术: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和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提高建筑的自动化程度。
三、应用范围1.住宅建筑:包括单户住宅和多户住宅,设计关注居住者的舒适性和隐私性。
2.商业建筑:包括商场、超市、写字楼等,设计注重经济实用性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3.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设计注重教育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医疗建筑:包括医院、诊所、养老院等,设计注重医疗设施的配置和病人的舒适度。
5.公共建筑:包括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设计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功能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是以绿色环保、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美观性为设计理念,采用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供电与照明设计、采暖与通风设计、智能化设计等主要技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教育、医疗和公共建筑等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b5512e7e21af45b207a83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7年7月1日关于发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1986〕1771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通知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负责主编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为国家标准,自1987年7月1日起实行。
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1986年9月22日1 总则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9ba4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6.png)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设计住宅建筑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不仅包括建筑的结构和外观,还涉及到住宅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在制定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建筑工程技术标准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在中国,住宅建筑设计需要符合《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建筑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合理规划住宅的位置、布局和容积率等,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应当注重住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在设计住宅建筑时,需要考虑到住宅的功能分区、采光通风、隔音隔热、采暖通风等方面,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同时,还需要注重住宅的舒适性设计,包括室内空间布局、装饰材料选择、设施设备配置等,让居民在住宅内享受到舒适的居住体验。
另外,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还应当关注住宅的安全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住宅的抗震、抗风、防火等安全性能,确保住宅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提高住宅的应急疏散和安全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严格遵循这些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安全可靠的住宅建筑,才能真正为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和遵循相关的设计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2018版
![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2018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70de27804d2b160b4ec0d4.png)
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01月一建筑专业第一条高层住宅电梯设置应严格执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高层住宅电梯设计管理的通知》(闽建设[2015]10号)的规定。
第二条设电梯的住宅每单元至少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1.8m,候梯厅应设置设扶手。
[条文说明]:为实现在宅高龄老人或其他重症患者紧急送医的便利性,做出本条规定。
第三条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墙填充墙应严格执行《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闽建科[2005]50号)的技术要求。
2 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的相关要求。
3 凸出于建筑外墙的水平构件(空调板、自由排水的雨披等)均应在与外墙交接处设高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反口。
4 迎水面外墙混凝土梁的下端应做企口型止水带(详见图1),企口高度不少于50mm。
图1 外墙混凝土梁下砌体节点做法5 迎水面外窗洞口四周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封闭式企口型止水带,企口高度宜为40-60mm,若因窗框宽度较大等原因造成无法做成企口型的,外窗附框应与洞口现浇混凝土同时成型(详见图2)。
[条文说明]:(1)福建省《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详细规定了我省外墙常用非承重砌块的材料性能、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是防止外墙渗漏的基本保证,应严格执行。
(2)根据《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附录A,福建省各地市年降雨量均为800mm以上,且基本风压值均为0.3kN/m2及以上,台风暴雨中住宅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本条规定住宅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具体做法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图2 外窗窗洞防渗漏做法第四条内墙面、楼地面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卫生间墙面防水层应沿其内侧墙面设至距楼地面不小于2.0m处,以上至楼板底部分应设防潮层,与楼地面防水层应形成整体,满足《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的相关规定。
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2018版
![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2018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2fad51ff00bed5b8f31d3a.png)
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01月一建筑专业第一条高层住宅电梯设置应严格执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高层住宅电梯设计管理的通知》(闽建设[2015]10号)的规定。
第二条设电梯的住宅每单元至少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候梯厅应设置设扶手。
[条文说明]:为实现在宅高龄老人或其他重症患者紧急送医的便利性,做出本条规定。
第三条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墙填充墙应严格执行《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闽建科[2005]50号)的技术要求。
2 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的相关要求。
3 凸出于建筑外墙的水平构件(空调板、自由排水的雨披等)均应在与外墙交接处设高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反口。
4 迎水面外墙混凝土梁的下端应做企口型止水带(详见图1),企口高度不少于50mm。
图1 外墙混凝土梁下砌体节点做法5 迎水面外窗洞口四周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封闭式企口型止水带,企口高度宜为40-60mm,若因窗框宽度较大等原因造成无法做成企口型的,外窗附框应与洞口现浇混凝土同时成型(详见图2)。
[条文说明]:(1)福建省《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详细规定了我省外墙常用非承重砌块的材料性能、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是防止外墙渗漏的基本保证,应严格执行。
(2)根据《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附录A,福建省各地市年降雨量均为800mm以上,且基本风压值均为m2及以上,台风暴雨中住宅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本条规定住宅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具体做法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图2 外窗窗洞防渗漏做法第四条内墙面、楼地面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卫生间墙面防水层应沿其内侧墙面设至距楼地面不小于处,以上至楼板底部分应设防潮层,与楼地面防水层应形成整体,满足《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4efbb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一、通用规定1、为保证住宅群落的安全、功能高效、节约能源,提高居住人居环境品质,依据《住宅建筑规范》,制定住宅设计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各种住宅建筑设计。
3、设计单位(个体)必须遵守本规范,依据本规范,根据本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维护居住人的安全和群落和谐发展。
二、建筑外观要求1、建筑外观要寓意和谐、舒适、安逸的美感,形制按照当地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其中有特色、有秩序、有节制。
2、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形体设计应尽量减少山体的开挖,不增加山体形体的改变。
3、建筑外墙应采用抗震设计,并选用耐候、耐腐蚀高端新材料,外墙要受排水性能良好,保护墙面。
三、建筑布局要求1、住宅建筑布局要紧凑,交通布置合理,群落几何形式应协调统一,融合自然环境。
2、室外布置要有通风光照的畅通,有充足的景观及娱乐设施,道路等要设置标识灯,方便居民活动。
3、住宅建筑周围应设置绿化带或公共空间,实现群落的有机结构,提升住户的居住质量。
四、室内设计要求1、设计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合理布置室内空间结构,保证室内空间通风采光足够。
2、住宅室内装修要注意节约能源,选用节能环保材料,保障室内空气洁净,避免污染,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确保人的安全。
3、住宅室内噪音控制要有效,如室内应当采用厚实的吸音隔墙,减少外界噪音的侵入,保护住户的健康。
五、配套设施要求1、社区绿地设施应完善,设有儿童游乐场、水景公园、植物景观等设施,丰富居民活动。
2、社区停车场应设计合理,车辆交通顺畅,停车设施要完善,配有停车灯、活动台、锚索等设备,保证社区安全。
3、住宅配套设施应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健身设备、生活服务等,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服务。
六、安全设计要求1、建筑应按有关国家建设标准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采取合理的抗震技术,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
2、群落内部和外部要设有合理的防盗、消防和紧急救护等设施,保证住户及其财物的安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https://img.taocdn.com/s3/m/2651b2721ed9ad51f01df279.png)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007年02月06日13:17 | 作者: | 阅读660 次| 字体: 大小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制定本通则,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共同遵守的通用规则。
1.0.2 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5 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7 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8 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1.0.4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通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0.2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0.3 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0.4 无障碍设施accessibility facilities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
2.0.5 停车空间parking space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室内、外空间。
2.0.6 建筑地基construction site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2.0.7 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 of roads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范范本
![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范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af4abb60b1c59eef9c7b4aa.png)
建筑设计统一规定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定2007 年12 月30目录、.........................1一、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定1、........................................... 建筑设计基本规定32、............................................. 建筑面积的计算33、................................... 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44、............................................... 建筑节能设计85、单体建筑无障碍设计116、室内环境.........147、.................. 地下汽车库158、墙身.............179、女儿墙...........1810、................. 屋面1911、................. 楼地面2012、................. 顶棚21 13、楼梯及其栏杆(板)22 14、台阶、坡道及平台2515、电梯、消防电梯及井道......................................2616、外窗、飘窗及其护栏........................................2717、阳台及其栏杆(板)........................................2818、管道井、烟道、通风道......................................29二、........................................................ 住宅住宅各部位装饰标准. (30)1、建筑设计基本规定...........................................302、建筑面积的计算.............................................30三、建筑设备(暂缺)..........................................321、电梯、扶梯、自动人........................................2、阳台......................................................3、楼梯栏杆..................................................4、空调板....................................................四、施工图图纸深度统一规定 (33)1、设计总说明 (33)2、平面图343、立面图364、剖面图395、详图40五、节点做法 (43)1、飘窗442、阳台453、楼梯栏杆484、空调板525、雨蓬536、檐口547、台阶、坡道558、集水坑、地沟、盖板569、通风井、采光井5710、排烟道、排气道58 11、.............................................. 泛水、雨水口6112、上人孔6313、变形缝6514、地下室防水67一、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定1、建筑设计基本规定1.1、住宅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应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境要求。
住宅项目结构设计技术要求
![住宅项目结构设计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f34a9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b.png)
住宅项目结构设计技术要求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是保障住宅安全和稳定的关键部分,其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为大家介绍住宅项目结构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
1.承重能力: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保证住宅的结构稳定性和坚固性。
根据建筑的高度、跨度、形状等参数来确定其承重能力。
2.抗震性能: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保证住宅的稳定和安全。
抗震设计涉及到土壤的工程地震性质、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等。
3.防火性能: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证住宅的结构安全,降低火灾对住宅结构造成的损失。
结构设计要考虑燃烧产物对结构的伤害、增加结构的耐火性等。
4.耐久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抵御自然环境的侵蚀,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
结构设计要考虑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导热性能等因素。
5.舒适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噪音和震动对住宅的影响。
结构设计要考虑噪音和震动的传递路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
6.施工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施工阶段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结构设计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材料供应等因素,确保结构的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7.经济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使用和施工成本。
结构设计要合理选用建筑材料、优化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经济效益。
8.可持续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结构设计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能源消耗等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安全性: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防止结构发生安全事故。
结构设计要考虑防护设施、疏散通道等安全要素,确保住宅的使用安全性。
总之,住宅项目的结构设计技术要求非常重要,不仅涉及到住宅自身的安全和稳定,还关系到居民的舒适度和居住环境的质量。
(建筑工程管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筑工程管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33e14758f5f61fb636665c.png)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目的为保证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通则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第1.0.2条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全国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
第1.0.3条与其他规范的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除执行本通则外,尚应执行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1.0.4条建筑耐久年限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50 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 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 3层为低层;4 6层为多层;7 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第1.0.6条建筑热工设计(略)第1.0.7条设计基本原则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外,尚应执行下列基本原则:一、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城市规划实施条例;二、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综合讲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综合开发和综合性建筑;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五、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六、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应与多样化结合;七、体现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怀,为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无障碍的室内外环境;八、建筑和环境应综合考虑放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安全措施;九、在国家和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条例和保护规划进行。
第1.0.8条无标定人数的建筑(略)第二章城市规划对建筑的要求第一节建筑基地第2.1.1条基地与道路红线一、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8d04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f.png)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实用、美观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其内容涉及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消防、节能等多个方面。
首先,民用建筑设计标准在建筑结构方面要求建筑物的承重结构、抗震设计、防火设计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以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同时,防火设计也是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建筑物必须具有防火墙、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设备方面,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要求使用环保、节能、耐久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还要求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采光、隔音等环境因素必须符合相应标准,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另外,消防和安全设施也是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筑物必须配备消防水源、疏散通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以保障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还要求建筑物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包括电气安全、结构安全、设备安全等,以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最后,在建筑外观和环境方面,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
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风貌要求,保持城市的整体美观和风格统一。
同时,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设计和绿化也是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以提高建筑物的环境质量和周边的生活舒适度。
总之,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是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民用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2018版
![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2018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bfb0440722192e4436f609.png)
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01月一建筑专业第一条高层住宅电梯设置应严格执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高层住宅电梯设计管理的通知》(闽建设[2015]10号)的规定。
第二条设电梯的住宅每单元至少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 1.8m,候梯厅应设置设扶手。
[条文说明]:为实现在宅高龄老人或其他重症患者紧急送医的便利性,做出本条规定。
第三条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墙填充墙应严格执行《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闽建科[2005]50号)的技术要求。
2 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的相关要求。
3 凸出于建筑外墙的水平构件(空调板、自由排水的雨披等)均应在与外墙交接处设高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反口。
4 迎水面外墙混凝土梁的下端应做企口型止水带(详见图1),企口高度不少于50mm。
图1 外墙混凝土梁下砌体节点做法5 迎水面外窗洞口四周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封闭式企口型止水带,企口高度宜为40-60mm,若因窗框宽度较大等原因造成无法做成企口型的,外窗附框应与洞口现浇混凝土同时成型(详见图2)。
[条文说明]:(1)福建省《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详细规定了我省外墙常用非承重砌块的材料性能、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是防止外墙渗漏的基本保证,应严格执行。
(2)根据《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附录A,福建省各地市年降雨量均为800mm以上,且基本风压值均为0.3kN/m2及以上,台风暴雨中住宅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本条规定住宅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具体做法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图2 外窗窗洞防渗漏做法第四条内墙面、楼地面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卫生间墙面防水层应沿其内侧墙面设至距楼地面不小于2.0m处,以上至楼板底部分应设防潮层,与楼地面防水层应形成整体,满足《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的相关规定。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ecf4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6.png)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造住宅建筑时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
在保障住宅建筑的安全、舒适和环保性能,同时也是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遵循相关标准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久,并且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首先,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结构要稳固可靠。
这包括对建筑材料、结构
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严格要求。
例如,建筑材料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结构设计要满足抗震、抗风等方面的要求,施工工艺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建筑物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其次,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还包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这包括采光、通风、隔音
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例如,要求住宅建筑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能够有效地隔音,确保居民在室内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另外,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还对建筑的节能性能提出了要求。
这包括建筑的保温、隔热、节能设备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例如,要求建筑材料和设备要具有较好的节能性能,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居民的能源使用成本。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还对建筑的无障碍设施提出了要求。
这包括对楼梯、
电梯、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确保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够方便地进出和使用建筑物。
总的来说,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是保障住宅建筑质量和居住环境的重要依据。
遵
循相关标准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久,并且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4
![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4ca22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d.png)
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4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4建筑法的实施细则,旨在对建筑法的具体实施进行细化和规范,确保建筑行业的安全、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4年版)。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建筑法所称建筑物,是指由人类为居住、工作、交流、娱乐、旅游、教育、医疗、体育等活动而建造并且具有固定居住功能,并在相对长时间内使用的。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所需的方案、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供电、通风、照明、消防等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
第四条建筑法所称的施工单位,是指承担建筑施工任务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以及依法取得建筑施工资质的个人。
第五条公众集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的安全、卫生、保洁、消防、环境等规定。
第六条建筑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建筑物中设置或者委托他人设置临时性安全管理机构。
第七条私人非住宅建筑物的所有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外窗、外门、外围设施和公共部位履行维修义务。
第八条建筑的改建、扩建、拆除,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施工、消防、安全、环境等规定,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第二章建筑物设计第九条建筑物的设计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确保使用功能、安全性和经济性。
第十条建筑单位应当对建筑设计进行审查,并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申请,应当提交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消防等审查要求的文件。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由具有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设计,并经注册的建筑师签字确认。
第十三条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方面的要求,并采用先进、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第三章建筑施工第十四条建筑施工应当按照施工许可证和设计图纸进行,并且应当具备相应的合格证和施工技术人员。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修改,应当经设计单位重新审核,并报经审查单位批准。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d935d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4.png)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首先,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结构满足一定的安全性能。
建筑结构要能承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同时还要能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风灾等。
住宅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到火灾安全,包括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的设置,以确保居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和得到救助。
其次,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保障住宅的使用功能。
住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包括居住空间、采光、通风等。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和合理性,如卧室、客厅、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需求,如衣物的存放、家电设备的安装等。
另外,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还要求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如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建筑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还要注重绿化环境,包括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和居住楼周边的绿化带等,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还包括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建筑的可持续性、抗震性、节能性等。
可持续性要求建筑设计要注重使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等,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抗震性要求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地震影响下的结构稳定性和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
节能性要求建筑设计要采用节能措施,如保温材料的使用、高效节能设备的配置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总之,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住宅的安全和功能性,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师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住宅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村自建房技术标准
![农村自建房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ede3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3.png)
农村自建房技术标准
1. 结构标准:农村自建房的主要结构应该采用混凝土、砖石等可靠的建筑材料,以确保房屋的稳固和安全性。
2. 墙体标准:墙体应有一定的厚度和承重能力,以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保温性能。
墙体材料可以选择砖、石、木材等。
3. 屋面标准:屋面应采用防水、防潮等材料进行保护,以防止雨水侵入房屋内部。
屋面的坡度和材料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4. 电气标准:农村自建房应按照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合理布置电线路、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
5. 通风标准:农村自建房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计,以促进空气流通和减轻室内湿度。
可以考虑设置窗户、通风口等。
6. 水电设施标准:农村自建房的水电设施应符合当地相关的规定,确保供水和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 消防标准:农村自建房应设置适当的消防设施和设备,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例如,设置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
以上仅为一些基本的技术标准,具体标准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环境来确定,建议在自建房前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并遵守当地的法规和规定。
农村自建房设计标准
![农村自建房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98ac6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9.png)
农村自建房设计标准Building a self-built house in rural areas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design standards to ensure safety and functionality. 农村自建房需要考虑设计标准,以确保安全和功能性。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essential to adhere to local building codes and regulations when designing a rural self-built house. 首先,设计农村自建房时必须遵守当地的建筑法规。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needs and preferences of the inhabitants is also crucial in the design process. 考虑居民的特定需求和喜好在设计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The layout of the self-built house should be optimized for maximum efficiency and comfort. 自建房的布局应该优化,以实现最大效率和舒适度。
Furthermore, incorporating sustain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sign elements can contribute to a more eco-friendly livingenvironment. 此外,纳入可持续和环保的设计元素可以促进更环保的生活环境。
Safety should always be a top priority when designing a self-built house in rural areas. 在农村自建房时,安全应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住宅楼工程施工依据
![住宅楼工程施工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28cdca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2.png)
住宅楼工程施工依据一、立项阶段的施工依据1. 《城乡规划法》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住宅楼的建设需经相关部门批准,且需符合国家城市规划的要求。
因此,在立项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
2. 《建筑法》《建筑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及相关要求,要求建筑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前,需依据《建筑法》的规定提交规划设计、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同时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3. 土地利用规划在立项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进行土地使用规划,包括土地用途、土地规划范围等方面,确保住宅楼项目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二、设计阶段的施工依据1. 建筑设计规范在设计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在设计阶段需提供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图、管线布置图、建筑设备图等,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技术交底在设计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安全技术交底规程》等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作业。
三、施工阶段的施工依据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
2. 质量管理标准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等相关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包括材料验收、施工过程检验等内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3.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同时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四、竣工阶段的施工依据1.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定》在竣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定》进行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安全验收等方面,确保建设工程符合相关要求。
住宅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16460d66edb6f1afe001f1f.png)
05
走廊: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通道。
联系廊 :联系两个相邻住宅单元的楼、电梯间的 水平通道。
06 住宅单元: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 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
地下室 :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 07 的1/2的空间。
半地下室: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 高的1/3,且不超过1/2的空间。
02 动的空间。 使用面积: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
柱等结构构造的面积。
03
层高: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 离。
室内净高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
04 阳台: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 活动的空间。
平台: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 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04 套型总建筑面积的规定
1
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 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 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 面积,当外墙设外保 温层时,应按保温层
外表面计算。
2
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 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 面积得出计算比值。
3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 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 计算比值所得面积, 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1
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
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
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 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
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
4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 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
5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 总建筑面积之和
04 住宅楼的层数的规定
济南市住宅建筑设计管理技术规定(11.06.01)
![济南市住宅建筑设计管理技术规定(11.06.01)](https://img.taocdn.com/s3/m/23619e56b14e852459fb5733.png)
济南市住宅建筑设计管理技术规定(11.06.0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济南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规划管理活动。
第三条【实施要求】本规定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各区、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泉城特色,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适用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本规定对有关城乡规划管理事项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行政管理权限合理确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六条【用地性质分类】城市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用地性质按照以中类为主、大类与小类为辅的分类方式进行规划管理。
第七条【用地性质确定】建设用地的规划性质应当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尚无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可参照其规划成果合理确定。
第八条【用地范围确定】建设用地的规划范围按照项目建设用地和市政建设用地确定。
前款所称项目建设用地是指直接用于项目自身建设的用地,市政建设用地是指城市道路、河道、绿化带、高压走廊等的用地。
第九条【用地强制性指标】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地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等指标为强制性规划指标,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变。
按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因城乡规划调整、重大项目实施以及公共利益需要等原因确需变更强制性规划指标的,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一、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定1、建筑设计基本规定 (3)2、建筑面积的计算 (3)3、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 (4)4、建筑节能设计 (8)5、单体建筑无障碍设计 (11)6、室内环境 (14)7、地下汽车库 (15)8、墙身 (17)9、女儿墙 (18)10、屋面 (19)11、楼地面 (20)12、顶棚 (21)13、楼梯及其栏杆(板) (22)14、台阶、坡道及平台 (25)15、电梯、消防电梯及井道 (26)16、外窗、飘窗及其护栏 (27)17、阳台及其栏杆(板) (28)18、管道井、烟道、通风道 (29)二、住宅住宅各部位装饰标准 (30)1、建筑设计基本规定 (30)2、建筑面积的计算 (30)三、建筑设备(暂缺) (32)1、电梯、扶梯、自动人……………………………………………………2、阳台………………………………………………………………………3、楼梯栏杆…………………………………………………………………4、空调板……………………………………………………………………四、施工图图纸深度统一规定 (33)1、设计总说明 (33)2、平面图 (34)3、立面图 (36)4、剖面图 (39)5、详图 (40)五、节点做法 (43)1、飘窗 (44)2、阳台 (45)3、楼梯栏杆 (48)4、空调板 (52)5、雨蓬 (53)6、檐口 (54)7、台阶、坡道 (55)8、集水坑、地沟、盖板 (56)9、通风井、采光井 (57)10、排烟道、排气道 (58)11、泛水、雨水口 (61)12、上人孔 (63)13、变形缝 (65)14、地下室防水 (67)一、住宅个体工程建筑设计技术规定1、建筑设计基本规定1.1、住宅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应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境要求。
1.2、住宅所建地址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工程地质灾害和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1.3、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计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1.4、住宅结构设计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类50年。
1.5、住宅设计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多层住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为二级、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物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住宅建筑物耐火等级应为二级,群房的耐火等级不应底于二级,高层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1.6、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疏散的功能。
故应符合“建规”、“高规”有关条文要求。
1.7、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1.8、住宅建筑设计选材、装修用料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9、住宅必须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应符合DBJ41/062—2005“省住宅节能标准”。
1.20、设电梯的住宅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21、住宅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
1.22、住宅设计应符合以下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199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GB50368-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面积的计算2.1、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利用坡屋面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0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2.2、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3、多层建筑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4、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0m 时不应计算面积。
2.5、地下室、半地下室(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措施)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6、坡地的建筑物吊顶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m 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2.7、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8、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2.9、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斗门、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2.10、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11、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
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12、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2.13、雨蓬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雨蓬净挑宽度)超过2.10m者,应按雨蓬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14、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顶层楼梯无顶盖或顶层楼梯上有雨蓬但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顶层楼梯不计算面积;顶层楼梯可视为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则其下楼梯应按自然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15、建筑物的阳台,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不封闭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16、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17、高低连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
2.18、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2.19、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2.20、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2.21、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即楼下消防通道)。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平台。
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材面、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装饰性构件和面体、悬挑宽度在2.10m及以内的雨棚、与建筑物内不相通的装饰性阳台和挑廊。
7.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无顶盖室外楼梯的顶层和用于检修(屋面检修钢梯)、消防等室外钢楼梯、爬梯。
8.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不单独计算面积,实际已计算在所在平面内所占面积)。
9.独立的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3.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3.1、建筑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控制区的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的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注:控制区包括: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建筑。
以及国家和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筑。
2.非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面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
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含屋顶构架)、花架、通信设施等。
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3.2、层高: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指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顶层的层高有三种情况,当平屋面时以该层楼面面层至屋面结构层的垂直距离来计算;当平屋面为结构找坡时,以坡向最低点计算垂直距离;当为坡屋面时,则以坡向低处的结构面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作为计算垂直距离为层高。
如住宅层高宜为2.80m。
3.3、室内净高:一般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底面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当由于功能使用要求室内空间时,净高应从楼地面完成面至楼盖、屋盖、梁底面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垂直距离计算。
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如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空间最低净高不应小于2m。
又如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要求;厨房、卫生间净高不应低于2.20m。
汽车库净高不应低于2.20m(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如自动灭火管网等)。
商店最小净高:单面开窗3.2m、前面开敞3.2m、前后开窗3.5m、机械排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3.5m、设通风空调系统3.0m。
4、建筑节能设计4.1、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洛阳、郑州、三门峡等地区属于寒冷地区。
寒冷地区建筑基本要求,应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夏季应兼顾防热。
4.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要求。
4.2.1、省辖市的建筑物的外墙应采用外保温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