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
一、 物联网、大数据及智慧城市的概念
(一) 什么是物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城市
1、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
它是基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实际管理和应用需求,利用感知技术和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的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提升人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的科学智能决策。
2、大数据
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
是指无法透过目前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处理成为人类有用资讯的数据。
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许多额外的信息和数据关系性,可用来预测事物发展,查找规律,察觉趋势,这正是我们关注大数据的原因。
3、智慧城市
从技术层面看,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互联网等通信网
络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
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
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从本质方面看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
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
智慧城市具有六大内容、五大愿景、四大特征。
六大内容:智慧人群、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基础设施;五大愿景:信息网络架构高端、公共管理服
务高效、产业体系融合发达、生活环境和谐友好、城市系统
智慧开放;四大特征:一体化、协同化、互动化、最优化。
(二)怎样理解大数据
物联网、智慧城市相对好理解一点,重点介绍一下对大
数据的理解。
大数据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就好比“叶公好龙”里
面的龙,听说过没见过。
大家都知道大数据很流行,但是真正理解大数据的人仍然不多。
这个问题更多是出在介绍大数
据的文章术语太多,理论太浓,不接地气。
下面我们用水来
帮助理解大数据。
水是大家都见过并相当了解的东西。
当你
有一杯水的时候,你可以喝它。
当你有一盆水的时候,你可
以用它洗脸。
当你有一浴缸水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泡澡。
当
你有一游泳池水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游泳。
当你有一西湖水
的话,你可以用它划船泡妹子。
当你有一运河水的时候,你可以用它运粮食。
当你有一长江水的时候,你可以来往于中国的西部和东部。
当你有一大西洋水的时候,你就可以发现新大陆了!水能做的事情,是随着它的量级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的,这就是互联网常说的“网络效应”。
网络的价值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呈几何级数增长。
常听一些企业老板这么理解大数据:我们公司很早以前就开始做大数据分析了,我们有几百万的客户数据,我们用它来进行精准营销。
这种理解,其实只是到了“拥有一浴缸水用来泡澡”的境界而已。
所谓的精准营销,更准确一点说是 “精准骚扰”,我们手机里的垃圾信息就属这类。
这些企业把自己服务器里几百万客户数据称之为“大”数据,视为自己的宝贵资产,对保密性看得无比重要,但守住的只是一浴缸水而已,由于他们还没有见过大海,所以没有体验乘坐航空母舰的感觉和气魄。
传统的数据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是根本互斥的。
大数据有四个特点和四大属性。
四个特点: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快速处理、密低价高。
四大属性:海量、开放、连接、资源。
因为海量,所以它能做的事情才多,因为开放,数据才能海量,因为连接,赋予了数据生命,如果不连接,再海量、再开放的数据,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没有使用价值;大数据是
一种公共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你无法占有,只能使用,所谓的精准营销这类对数据的使用程度,无异于在大西洋里洗个澡而已,大西洋肯定不只一个百幕大。
大数据给人类带来的真正机遇是把许多信息碎片拼起来,为我们的决策服务,尤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为大海,才会具有无穷的力量。
(三) 物联网、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三都之间的关系
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大数据的发展源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并用于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作为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正处于大发展阶段。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但智慧城市的范畴相比物联网而言更为广泛;智慧城市的衡量指标由大数据来体现,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物联网是大数据产生的催化剂,大数据源于物联网应用。
二、 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一) 物联网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和支撑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
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和新战略。
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
智慧引擎。
(二) 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进和帮助更多大众参与,让老百姓享受智慧的生活,人民得到更好的服务,居住环境更加优化为目的。
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涵盖了所有领域,这是因为,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本身会催生大数据,我们的生活会涉及到很多环境,管理环境,开放环境,知识环境、服务环境,过去这些环境的关联度不够,那么现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使这些环境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我们。
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慧经济、智慧治理、环境监测、智慧医疗、智能学习(搜索)、舆情监测、商业营销、犯罪预警、全球安全监测、市场价格监测等方面。
三、 投资物联网、大数据相应产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4年8月27日, 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总体要求。
意见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投资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看到投资商机和巨大回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隐患和风险。
当前,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在顶层设计上是有一
些问题的,三大症结比较明显,一是技术驱动特征明显,需求脱节,只见智慧不见城市;二是规划相对主观,缺乏融合;三是重硬轻软,缺乏广泛参与。
智慧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主导方往往把手段当成目的,厂商卖设备,政府炫政绩,百姓无实惠。
等会要给大家推介的郫县智慧科技园区项目,就是系统总结了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充分融合社会资源参与的示范样板项目。
(一)认清物联网及大数据隐患
美国“棱镜门”事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而随着当事人行踪的扑朔迷离和美国网络司令部愈涂愈黑的辩护,这一事件和所引发的讨论也在进一步升温中。
抛开政治及其它问题,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和互联网时代的“全景监狱”,而最为恐怖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隐私安全来切断我们和互联网的联系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把自己“画地为牢”了。
云计算、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化“标志”,如今每个行业都在为自己具备“大数据”能力而不断努力。
一时间,似乎不说自己有“大数据”基因,或者正在做着“大数据”相关的事情,都觉得自己赶不上潮流了。
“棱镜门”事件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拍在了“大数据”的“脸上”,让一直对“大数据” 趋之若鹜的公众对其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例:某小区外有乱停车的,一查车牌,车主的住址、电话、职业、收入、纳税、婚姻、家庭、子女、都跃上屏幕,管个乱停车需要这么多的个人信息吗?
(二)勿盲目追风投资物联网及大数据
投资物联网、大数据应当明白物联网、大数据到底能够做什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有哪些局限性?因此,在制定投资战略时,需要弄清几个问题,这样才能确保你的投资最终具有丰厚回报。
一是需求因素;二是规模因素;三是团队因素;四是数据因素;五是技术因素;六是模式因素。
(三)看好了就毫不犹豫的下手
物联网、大数据投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特征十分明显,看好了就毫不犹豫的下手。
我强调的是看好了,不是看准了、看清了。
这个行业里,许多有前景的投资,之前只是看好,作为投资人只要看好就行了,真正看得准,看得清的不多,能够看准,看清的,风险自然会小,回报肯定已少,就这个道理。
那么,那些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投资,主要有: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支撑和健康养生、养老、智慧城市便民服务、现代农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