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6 景阳冈 公开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景阳冈教案设计
文本简析:
《语文课程标准》本学段目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本方案通过对武松“喝酒”“上冈”“下冈”等情节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虎”的经典动作,感受武松作为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又抓住武松作为平常人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名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真实丰满。
同时通过巧妙的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绰、呵、泊”,会写“冈、饥”等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关注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
3、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4、抓住语言、心理、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学习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5、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句。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好汉歌》】同学们,一曲热血满满的《好汉歌》,一段梁山英雄的快意恩仇。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去结识豪气冲天的梁山好汉。
同学们,《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
同学们,《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你都知道哪些?
同学们,这么多的英雄好汉,施耐庵却用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来描写武松。
看来,武松确有过人之处。
今天我们走进课文《景阳冈》,一起来认识这位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
【课件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一曲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营造浓浓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好汉,这样让课堂教学与课
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凸显“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最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去欣赏武松的人格魅力和打虎的精彩过程。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同学们,请快速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生字】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读读?
提示:
“冈”读一声ɡānɡ。
“坠”读zhuì。
“哮”读xiào,不读xiāo。
“锤”是翘舌音,读chuí。
“绰”在文中读chāo,是“拿起”的意思。
“泊”是多音字,在“梁山泊”一词中读pō,还有一个读音是bó,是“停靠”的意思。
“呵”在文中读ā,同“啊”。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
【课件出示会写字】
同学们,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它们的?与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冈、饥”,你们跟着书空。
【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
同学们,请练习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其他同学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同学们,这篇课文中,有些词句不太好理解,我们一起来猜想猜想。
【课件出示:筛酒】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斟酒)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推想是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猜想其他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榜文】同学们,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古代指文告。
)
同学们,官府的榜文上写着什么?
【课件出示语段:
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
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
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
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
恐被伤害性命不便。
各宜知悉。
】
同学们,“大虫”是什么?“各宜知悉”的意思是什么?
同学们,看到这样的警示,你觉得这大虫会怎么样?
【课件出示句子: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同学们,店家是怎样提醒武松的?“坏了”是什么意思?
预设:伤害了。
【课件出示句子: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同学们,猜猜,“梢棒”是什么意思?
预设: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设计意图:学生对古代白话文还是有一些阅读障碍的,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一来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来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扫清阅读障碍,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同学们,请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课文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景阳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
同学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预设:
【课件出示: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店家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
同学们,你能将故事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吗?
预设:
【课件出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
设计意图: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课文较长,用划分段落、概括小标题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脉络,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四、品读课文,初识英雄
同学们,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
有人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说他鲁莽,不听劝告。
请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思考:武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边读边做批注。
提示: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感受武松的爱面子、要强、多疑。
同学们,武松的多疑表现在什么地方?
预设:
【课件出示: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同学们,本来店家是一片好心,他反倒怀疑店家是要害他性命。
同学们,武松的爱面子、要强表现在什么地方?
预设:
【课件出示: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同学们,武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好汉,一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他竟然把好汉的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他的爱面子、要强一目了然。
3.对比朗读,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
【课件出示:
酒家道:“俺家的酒……更不再问。
”】同学们,如果武松不是个倔强、爱面子、要强、多疑的人,他会作何反应?(他吃了三碗后便不会再问)可是他的真实反应呢?【课件出示:武松笑道:“原来恁地。
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同学们,店家诚心诚意,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该怎么来回答?(他就会先谢过店家,然后下冈去了。
)可是武松是什么反应?【课件出示:武松道:“休要胡说。
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
【课件出示: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一齐好过冈子。
”】同学们,店家如此好心,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不多疑、不胆大、不那么要强,应该会是怎样的反应?(武松可能会说:“多谢店家的好意,我心领了。
”)可武松真实的反应是什么?【课件出示: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同学们,武松约行了四五里路,看到“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请勿自误”这样的警示,如果武松这个人不要强、不爱面子、不多疑,他的反应会是什么?(肯定回去了。
)可是武松真实的反应是什么?【课件出示: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
我却怕甚么!”】同学们,武松一直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才真的相信景阳冈上有大虫。
如果武松这个人不爱面子、不要强,看到盖有官府印信的榜文,他的反应会是怎样的?(赶紧回去。
)可是武松呢?【课件出示:
武松想:“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小结:
同学们,武松有很多机会选择不上冈,可是他就是这么要强、多疑、胆大,所以他上了冈,打了虎。
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感受武松的神勇。
设计意图:默读、批注等阅读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潜心学文、感悟形象。
引导想象,如果武松不倔强、不要强、不多疑,面对店家该作何反应,再对比现实中武松的反应,领悟武松上冈打虎是性格使然,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课时
一、打虎现场,感受武松的过人之处
同学们,历史上打虎的英雄有很多,但是我们最喜欢看的还是武松打虎。
为什么?因为他在喝了十八碗酒之后,又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说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请朗读课文中有关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思考: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自读课文,圈画批注。
同学们,很多人说武松身手敏捷、反应快,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闪)提示:抓住“闪”字,体会武松的过人之处。
【课件出示: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
同学们,初见老虎,武松一闪再闪,你怎么看?
预设:
1、一般人见到老虎早吓得腿软了,武松却能在情急之下快速反应,第一处“闪”体现了武松胆识过人,反应过人。
2从第二处“闪”可以看出他很谨慎。
不了解敌人,上来就硬拼,是莽夫的行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看来武松不仅胆识、反应过人,而且智慧过人。
从“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也可以看出他武功高强,“闪”到大虫背后可以看出他的智慧。
3、“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武松一闪再闪,是为了消耗老虎的体力,说明武松了解老虎的习性。
小结:
同学们,一个“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松的胆识过人、智慧过人、武艺高强,他真是一个神勇的英雄!
同学们,此时此刻,那大虫已经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武松还要不要闪下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
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虎。
【课件播放武松打虎的视频】同学们,请对照课文片段,圈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词。
预设:轮、劈、跳、丢、揪、按、踢、提、打。
同学们,这一连串的动作,打得很解气,谁来读出这个精彩的场面?
同学们,武松又轮,又劈,又揪,又按,这么多动作,是在乱打一气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就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预设:顺着动作姿势上的便利紧接着做另一个动作。
同学们,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打法,武松真是打得巧,打得妙,打得有智慧啊!请齐读打虎场面,感受当时场面的激烈。
同学们,我们一起加上动作表演读。
小结:
同学们,太精彩了!就是这一打,让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这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是武松打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巧、写得妙?单一个打,就有了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方式,看来这精彩的描写太重要了。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再抓住重点动作深入品读,使学生的感悟层层深入;对“闪”字的咀嚼琢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武松的神勇智慧,提升了语言品析能力。
有感情地读、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将无声的视觉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听觉语言,帮助学生加深了阅读体验。
二、通览全文,感受武松的平凡之处
同学们,通过阅读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我们感受到了武松有那么多的“过人之处”,可他终究还是血肉之躯,一个平常人。
请浏览全文,看看可以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他也是一个平常人?小组交流交流。
预设:
【课件出示: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明他当时非常紧张。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呵呀”说明武松吓了一跳。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他怕老虎又站起来,说明他心里还是留着点儿防备的。
“……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
”虽然他把老虎打死了,但他自己也使尽了气力。
说明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前面他是在恐惧中憋着一股劲儿,等这股劲儿泄了,整个人就快瘫软了。
】
同学们,打虎片段,让我们认识了神勇无比的英雄武松,可是从你们找出的这些细节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平凡的武松。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你还敬佩这样的武松吗?
预设:这样的武松才让人觉得真实,因为优点而亲切可敬,因为缺点而真实可爱。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武松不仅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同时也是一
个会紧张、害怕的凡人,从而感受到名著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里面的人物是鲜活真实的。
三、课外拓展,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同学们,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把大量的篇幅和文字给了武松。
【课件出示: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同学们,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这样评价武松——【课件出示: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也。
】
同学们,通过读回目和金圣叹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武松真是个很厉害的人,他兼具了梁山其他好汉的优点。
总结延伸:
同学们,水浒一百单八将,个个性格鲜明、丰满、真实。
金圣叹评价武松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其他英雄人物有所了解,比如鲁智深的豁达明理,林冲的神勇,杨志的正气,柴进的善良,阮小七的敏捷,李逵的直爽豪迈,吴用的才智,花荣的风度,卢俊义的大方轩昂,石秀的机警谨慎。
你想全面地了解这些英雄人物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去领略经典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此处的拓展,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满足《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阅读总量的要求。
板书设计:
景阳冈
要强爱面子多疑(凡人)
机智功夫高神勇(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