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课文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文字,将黄山奇石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同时,课文也激发了读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结合插图和语言文字,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01学习目标
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10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 9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峻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02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短文,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内有趣的奇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着课文我
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03课文分段
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分别具体形象的介绍了四处石景:“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两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相对应,方便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能够借助画面在头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
04课文主题
本课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表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05我会写
南:nán(南方、南边、走南闯北)部:bù(部队、部分、按部就班)些:xiē(这些、有些、一些半些)巨:jù(巨石、巨大、事无巨细)真:zhē
n(认真、真正、真才实学)位:wèi(位置、地位、各就各位)每:měi (每人、每当、每时每刻)
升:shēng(升高、升起、旭日东升)闪:shǎn(闪光、闪电、电闪雷鸣)狗:gǒu(猎狗、天狗、鸡飞狗跳)
06我会认
闻:wén(新闻、闻名、闻一闻)名:míng(名字、名气、名声)景:jǐng (景区、景色、风景)区:qū(地区、山区、风景区)省:shěng(节省、省份、省内)秀:xiù(秀丽、秀美、俊秀)尤:yóu(尤其、尤甚、尤为)其:qí(其中、其实、其它)仙:xiān(天仙、仙人、神仙)著:zhù(著名、著作、显著)形:xíng(形状、形态、奇形怪状)状:zhuàng(状态、状物、状况)
07多音字
当:dāng(当作)dàng(上当)都:dōu(都是)dū(天都峰)弹:tán (弹跳)dàn(子弹)
08近义词
秀丽——秀美神奇——奇妙尤其——特别著名——有名中外闻名——远近闻名
09反义词
陡峭——平坦有趣——乏味升起——降落中外闻名——不为人知
10理解词语
中外闻名: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神奇:非常奇妙。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陡峭:山势等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
翻滚:上下滚动,翻腾。
奇形怪状:不同寻常的,奇特怪异的形状。
11句子解析
1.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抱”、“蹲”、“望”、“一动不动”等动词,把这块形状像猴子的奇石写得活灵活现,突出了“猴子观海”的有趣。
2.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把“巨石”比喻成“一位仙人”在指路,将奇石的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石头的有趣。
“站”“伸”“指”等动词,写出了“仙人”的动作,使得“仙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3.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这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伸着脖子”从形状上写出了巨石上部的修长之美,“不住地啼叫”从声音的角度来写石头的特点。
这句话把“金鸡叫天都”写得栩栩如生。
12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几种奇石?课文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奇石。
2.默读2—5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奇石形态的句子,想一想石头的形状。
①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②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③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④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3.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和第2、3、4、5自然段写石头有什么不同?第2-5自然段详写,第6自然段略写。
这样能突出表现几种奇石的特点,重点突出。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了吗?因为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水果,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神,形状多样,惟妙惟肖,神奇有趣,所以作者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
13课文详细分析
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
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
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
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
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
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
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
课文中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