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1000吨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年产1000吨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况
1、概述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正在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源专家认为,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取之不尽,清洁安全的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中国于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全会上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本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随着这部法律的表决通过,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太阳能源产业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业内人士预测,这个产业具有1千亿的年产值。

在国外,政府早就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例如德国和日本政府都规定,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家庭用不完的电能仍可自动向电网输送,每输送一度电,政府给予相当的电力收购补贴。

在中国,目前还难以实现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原因是价格太高,具体的说,按装一套可供一台家用空调运行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需要人民币八万元,在企事业单位,如果完全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单位使用,其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成本相当于这个企业四至五年的电费总和,导致这个价格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其贵无比,也就是用来做太阳能电池的原料——多晶硅和单晶硅的价格其高无比。

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以太阳能电池的厂家,他们使用的原料,多晶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从国外进口,而多晶硅的价格从2002年的9美元/公斤,上涨到今天的260多美元/公斤以上。

这个上涨的价格,并不是成本的上涨,而是厂家与贸易商抬高价格,追求高利润的结果。

国内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生产这种半导体材料多晶硅,但其产量少得可怜,可是硅矿产在中国比较丰富,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硅矿
石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们不去大量投资多晶硅工厂呢?这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家们的目光大部分都停留在热门的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中了,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多晶硅技术不懂、专业人才的缺乏所致,才造成了我国目前对多晶硅市场需求局面的短缺。

现在,国际上已正式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理论,即太阳能电池能源革命,因为在未来的三四十年间人类将耗尽现有的石油燃料。

因此,站在太阳能电池原料这个高度,我们以犀利的目光,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利益和耀眼的光辉,决定利用自有的“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技术,寻求有大投资能力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建立新的多晶硅企业,从事电子级和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产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

在技术上,提炼多晶硅在国际上已经是一项成熟的工艺技术,影响中国多晶硅发展的最大因素主要存在于技术与工艺设备的不够先进性上,目前国内的多晶硅企业依托的是引进的俄罗斯改良西门子法技术,此俄罗斯技术在国际上本身就是个落后的技术,再加上俄罗斯地区本身也不具有年产千吨多晶硅的企业,因此,此项技术在我国的引进失败,还需要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和具体工艺方面上加入自己的创新来完善技术与工艺引进的不足部分,估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解决具体问题。

因此,我们国内有必要另外开辟新思路,寻求新的多晶硅生产方法。

而我们目前欲向外推广的技术是“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生产方法”,技术来源于“庞德春”老专家。

此人是目前国内制作多晶硅的老前辈,早在35年前就已经运用硅烷法大规模生产过高纯度多晶硅,是专门应用在军工电子产品上。

当时在国内来说产品质量是无人可及的,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非常领先的,达到与世界同步的技术水平。

在东北可谓名燥一时非常轰动,为此多次得到过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的接待。

关于技术方面的具体事宜我们希望投资人方面能够来我处进一步证实他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他的可实施性。

具体技术和工艺方面在另外材料中有详细描述。

在经济效益方面,没有任何风险,工厂投产后一年之内即可全部
收回成本,我们将会与我们的同行一样,取得相当丰厚的报酬,每年可实现利润在12亿人民币以上。

2、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是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已经被国际经济界定义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产业革命,除了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外,其产业的关联度非常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市场应用广泛,作为国家级的发展经济建设的巨大切入点,将促进整体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既是能源市场的需要,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需要,太阳能产业技术发展,既有《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也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强力推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随着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世界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的发展超过了工业历史上已有的任何一次突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前景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金融投资机构所看好。

以美国为代表,1990年启动了PVMaT(光伏制造技术)的产业化计划。

随后,欧洲和日本也推出了类似的计划。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多晶硅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它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

目前主流产品是多晶硅电池,光伏发电目前转化效率一般在14~17%左右,发达国家已有超过20%的转换效率,我国的研究机构也已研制出能达到30%左右的转换效率,只是还没有在实际中应用,随着光伏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相信这一产业将会造福于人类,同时为投
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

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照总量每平方米超过5000兆焦耳、年日照时数超过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若将全国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的百分之一转化为可利用能源,就能满足我国全部的能源需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国家计委的“光明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全国现有太
阳能电池生产及组装厂10多家,制造能力超过100MWp(兆瓦)。

到2003年底,全国已安装光伏电池约55MWp,主要为边远地区居民及交通、通讯等领域提供电力,管道阴极保护工程,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进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试验和示范工作等。

近两年,全国光伏产业以年均60%以上速度高速增长。

为了贯彻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今年国家启动了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根据国家2005~2007年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重点支持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控制部件的产业化。

太阳能光伏骨干企业有无锡尚德、南京中电、河北宁晋、新疆新能源等。

河北宁晋目前拥有太阳能级单晶炉160台,是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

无锡尚德是目前国内最大、世界第六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达到100MW。

南京中电规划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600MW,计划成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常州天合目前光伏组件年生产能力10MW,正在扩(筹)建年产100MW的光伏组件和1000万片的单晶硅片生产线。

新疆新能源是依托国家在西部偏远地区实施村村通电工程而组建的太阳能系统集成商,其西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约25%,最近与BP太阳能合资,利用BP太阳能的全球采购供应网络和太阳能并网技术、太阳能与建筑集成技术以及混合多能源发电技术,突破国内多晶硅材料的供应瓶颈,形成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到光伏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省内的南京、无锡、常州等地都在争取成为国家光伏产业基地。

广州、深圳两市利用国家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机会,已争取列入建设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备选示范城市,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

半导体照明工程由科技部牵头启动,目前已经批准上海、厦门、南昌、大连、深圳等五个国家产业化基地。

厦门市高新区从事光电产业的合资和台资企业密集,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光源岛”;南昌市以“一区一校”(南昌高新区和南昌大学)为基本框架,新建两个国家
级工程研究中心;大连基地采取“民办官助”,成立民营性质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重点投资光电子领域;上海基地科研实力雄厚;深圳基地从事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企业众多(占珠三角的70%,全国的60%),应用产品开发能力强。

此外,广州、重庆、武汉、杭州以及南京、徐州、镇江、常州等地区也都制订了LED产业规划,加大对LED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并积极申报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

3、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发展关键
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发展关键:一是大幅度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二是大规模、低成本产业化,三是关键原材料的突破。

相对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有许多亟待攻克的难题。

围绕这些难题,日本正在进行10~100KW级电池试制,美国已设计成功10000MWH的超导磁体储能装置,比利时研发的多晶硅新工艺可使成本控制在10美元/公斤以内,德国已开发出光电转化效率接近20%的电池组件,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使目前的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75% 。

不过这些技术都有待于进一步规模化生产来验证。

二、市场需求
世界能源组织日前在其“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全球能源需求到2030年将上涨近2/3,能源市场需求巨大增长和化石能源储量的枯竭为发展太阳能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我国电力供应缺口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3700万千瓦和1亿千瓦。

因此,发展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晶体硅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其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我国石英石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从石英石中提取6万多吨的工业硅,每年以1~2美元/公斤的价格出口工业硅2万多吨。

工业硅是多晶硅的上游原料,由于国内还没有掌握提炼多晶硅的关键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西门子法)”,所以在提炼过程中70%以上的多晶硅都通过氯气排放了,不仅提炼成本高,而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因此,国内企业选择此种生产方式上马多晶硅项目没有可实施性。

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日本和德国少数几个国家
能生产多晶硅,2005年全球总产量为28750吨,其中半导体级为20250吨,太阳能级为8500吨,而实际太阳能级的多晶硅需求在15000以上,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2005年我国多晶硅的需求量为3800吨,其中光伏产业需求3000吨,而国内多晶硅的产量只有100吨左右,高纯度多晶硅在我国极度短缺。

由于供不应求,国际多晶硅的价格由四年前的10美元/公斤,2005年初猛涨到66美元/公斤。

由于需求量巨大,多晶硅已被某些国家列为紧缺性战略物资,国外多晶硅生产企业已开始对我国实行限购和禁购,进入2006年以來国内多晶硅价格已高达260美元/公斤,国际市场的合同价也以超过了150美元/公斤,而且市场出现了有价无货的局面,许多企业已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

电子企业在多晶硅原料采购上,由于多年来国内多晶硅企业在技术上,还不能生产出合格的电子级应用的多晶硅,目前还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

三、生产规模
多晶硅的生产是一个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的生产企业,它的规模经济生产出于对下游电子产品、太阳能产品的需求以及其他国际、国内企业扩产的考虑,我们定为年产1000吨高纯多晶硅。

四、原材料需求
高纯多晶硅生产所需的最上游原材料为工业硅,其成份为二氧化硅,我国是一个二氧化硅储量丰富的国家,现每年生产工业硅约100多万吨,大部分都是用于出口,我省及周边省份的硅矿资源都很丰富,因此原料供应没有问题。

本项目根据年产1000吨多晶硅的生产规模原料预算:
需要金属硅1800吨。

需要金属镁3000吨。

需要液氨2600—5000吨。

需要氯化铵7000吨。

五、建设方案
多晶硅的生产建设拟投资12.5亿元人民币,计划一年半建成投产,
两年产量达建设规模,生产的第一年达产率为50%,第二年达产率为100%,
主要生产设备总计: 5.9亿元人民币
其中,生产设备、购置费为5.42亿元人民币,分为外购和自行设计定做。

副产品及回收部分为4800万元人民币。

基建、配套设施、总计: 4.5亿元人民币
本项目建设用地300亩,计划投资3000万人民币;
土建部分投资为1亿元人民币。

生产厂房、辅助用房建设10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为1000元人民币,即厂房投资1亿元人民币;
办公用房、及其它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每平平方米造价为1000元人民币,其投资为1000万人民币;
公用设施、绿化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筑部分投资200万人民币,设备购置300万元人民币。

消防、安全购置费为1000万元人民币。

环保、污水处理设施费为2000万元人民币。

不可预见费为1亿元人民币。

流动资金为1.1亿元人民币。

六、人员组织及建设周期
1、人员组织
本项目总定员为1000名,其中管理人员200人,生产工人(包括各种辅助工)800名。

2、建设周期
考虑生产设备个别关键部件需进口解决,因此延长了建设期限;同时考虑到生产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所有生产工人必需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培训以及安技、消防、安全、环保培训,因此项目建设周期拟按二年建设完成。

七、建设选址
我们出于以下几方面中和分析考虑:
第一、由于多晶硅生产出于对气候条件、生产环境的考虑;
第二、出于政府给予最优惠政策的力度经多方比较综合考虑;
第三、出于多晶硅生产对于行业环境方面、技术保密方面综合考虑;
第四、出于地理位置条件、电力资源、水源、给、排水条件方面综合考虑。

然后,我们决定选址在:沈阳市来建设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项目。

以上是我们联络初期用的“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装版。

我们另备有“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版。

国内欲合作企业收取技术保证金10万元人民币获得;
国外欲合作企业收取技术保证金10万美元获得。

附录、联系方式见下页:
附录:
以下是我们合作初期的一些基本要求。

第一,目前由于我们没有资金,所以在寻找有条件的合作伙伴生产。

第二,具体的材料,要在投资方确有投资能力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提供,我们要找的合作伙伴是有针对性的,还有就是防止泄密。

第三,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欲和我方合作。

我们目前希望要找的投资人,一定是要有风险投资意识的那种。

没有投资风险意识是赚不了大钱的,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合作。

第四,我们要考虑投资人的真正投资能力如何,以及合伙人能否与我们真正的长期合作。

也还请你们提供些比较具体的情况介绍,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希望多了解些我们有关技术的话,可以再和我们进一步沟通,以便我们有些话,能够说的准确、清楚些。

联系人:庞德春庞岩
联系电话:86—024—88551853
QQ 号:360785712
TOM-Skype(TM): a360785712
电子邮箱:a670321@/doc/5714611102.html, M S N :a670321@/doc/5714611102.html, 我的博客:/doc/571461110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