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一、导入,复习巩固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昨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第一次去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棵美丽的南国的大榕树。

谁来说一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榕树呢?
师:你来说——“又大又茂盛”的确是这棵大树的特点。

那谁能像巴金爷爷一样,把他描述得更加生动具体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板书:树大树茂盛)师:好!谁来挑战。

你来说。

哦,你说得可真好,由远及近,而且呀,还用上了我们上节课学到的好词好句呢。

看来昨天你的背诵作业完成得很不错。

原来巴金爷爷笔下这棵又大又茂盛的大榕树已经静静地种在了同学们的心里了。

(板书:静态)师:不过,只看到了树,没有看到鸟,多少有点遗憾。

于是,巴金爷爷不禁这样想: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第23课,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第二次走进《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23 鸟的天堂)二、感知鸟多,鸟欢快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10到13自然段,注意用上批注阅读的方法哦。

师:这么多同学举起了小手,说明你对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表格的第二个部分。

师:第一个部分我们昨天已经完成了。

谁来试试?
师:你来说。

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呀?早晨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了鸟。

真好!那鸟有什么特点呢?
师:鸟很多,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鸟多呢?继续说。

师:哦,你找到的是这些词语和句子。

那我想再问问同学们,“应接不暇”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你来说,举手那么快,肯定有答案。

哦,就是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眼睛都看不过来。

瞧瞧,你都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师:同学们,你看,鸟可真多呀,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师:那这里的鸟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继续思考。

(板书:鸟多)师:你有答案了,是吗?好,你来说。

师:哦,你觉得这里的鸟啊,很欢快很自由。

那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鸟欢快,鸟自由的?
师:继续说。

哦,你找的是这些句子,这些词语。

同学们,你瞧,“叫、飞、扑翅膀”都是动作描写。

通过这些动词来表现鸟儿的欢快,鸟儿的兴奋。

师:你兴奋地举起了手,你想说什么?哦,你觉得这里呀,把鸟当人来写,写出了它的心情。

是呀,同学们,瞧这里的鸟多欢快
呀,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那还有的呢?想一想,还有的在干什么?
师:你说。

在捉虫子。

师:你呢?在搭屋。

师:你呢?嗯,在梳理羽毛。

师:你呢?哦,在学试飞。

瞧!多欢快、多自由的一群鸟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别急,接着往下看。

走进去看,你看到什么了?
师:哦,瞧!那里有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呀,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

你还看到什么鸟了?
师:你呢?哦,你看到了什么鸟?
师:你看到了一只啄木鸟,它在干什么?
师:哦,你说他正在把爪子牢牢地抓住树干,嘴巴不停地啄着,头呀,还不停地摇晃。

那认真的样子真有趣。

更有趣的在哪里?
师:哦,你说你看到什么了?
师:你看到一只麻雀从这棵树枝飞到另一棵树枝,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哎呀,好调皮呀!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原来这鸟的天堂里呀,不仅鸟多,而且呀,鸟还如此的欢快呢!(板书:鸟欢快)师:如果说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候,侧重的是对鸟的天堂——大榕树的静态描写,那么作者在写第二次去鸟的天
堂的时候,侧重的就是对鸟多、鸟欢快、群鸟纷飞的——对!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来了,就是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师:那你能读出这种动态变化的美吗?试试看。

跟你的同桌一起,边读边想有哪些好的朗读策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开始吧。

师:嗯,同学们读得可真热闹,而且呀,说得也很激烈。

不如我们一起来分享。

师:你们两个同桌说得可真好,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师:你先说吧。

哦,你说你发现“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可以读得轻柔一点,平缓一些。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声音可以扬起来,而且呀,读得可以轻快一点。

瞧,你多会发现呀,确实是这样,这样才能读出由静到动的变化呀。

师:哦,你的同桌也有发现。

你来说。

师:你发现读第三句和第四句的时候,可以借助拍掌点数的方法。

那这可有意思了,你来试试。

师:我刚刚发现呀,好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他一起边读边拍手边点数,看来你这个方法呀,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

待会儿同学们朗读的时候记得可要用上。

师:还有谁有发现?那边有个同学。

你来说你发现什么了?
师:你发现在读“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的时候,可以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像唱歌一样。

那你就像唱歌一样读给老师听。

师:哎呀,真有意思!
师:同学们,想不想学一学,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来,一起读“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师:太有意思了!那刚刚这三个同学呀,分享了这么好的朗读技巧,我们不如来试试读一读这两段话。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原来借助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加上手势,就可以读出这种动态变化美。

师:那老师还想知道这两段话是如何写出这种动态变化的。

你能帮老师找找这两段的写作秘籍吗?开始。

师:那边那位同学手举得真快,你有发现,你来说。

师:你发现这里的鸟的只数是有变化的。

先写一只,再写第二只,然后写第三只,接着到处都是。

是呀,你发现了数量的变化。

其实鸟的姿态也是有变化的哟。

请大家看看,“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你发现了变化,还有谁发现了什么?
师:你来说。

哦,你发现了这一段里面还运用到了表现顺序变化的词,起初、后来、接着,并且呀,它是先写静,再写动。

你居然还发现变化是有顺序的。

是呀!这就叫做“有序变化”。

(副板书:有序变化)师:还有谁有发现?你来说。

师:哦,你发现他先写一群鸟,再写一只画眉。

是呀,像这样先写群鸟纷飞的面,再写一只画眉鸟的点,这就叫做“点面结合”。

(副板书:点面结合)师:通过点面结合,可以把这种变化写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加有层次。

不过,不管是用有序变化还是点
面结合写变化,都要突出……对,在这一段当中呀,都要突出鸟多鸟欢快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要忘记要加上“抓住特点”。

(副板书:抓住特点)三、仿写片段,读写结合
师:原来这两段话里面还包含着这么多的写作密码呢,不如我们来试着用一用,也来仿写一段话。

请大家仿照课文12、13自然段的写法,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围绕大榕树下人们的活动来展开动态描写。

开始。

师:刚刚老师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呀,有一位小作者的作品打动了老师,大家一起来瞧一瞧。

请这位小作者来读一读你的作品。

师:那谁来评一评他写得怎么样呢?
师:你来说。

哦,你发现它是围绕大榕树下人们的活动来展开动态描写的,并且呀,还突出了人多人欢乐的特点。

师:是呀,这里的人可真多,人声鼎沸,欢呼的,拍照的,喂食的,欣赏的……师:还有谁有发现?
师:你来说。

你说你发现这一段话里面也用上了“起初,后来”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让这种变化更加有序,这不就是有序变化吗?
师:还有发现,你说。

哦,你发现它也是先写一群人,再把目光聚集到小孩子身上。

这不就是有面有点的“点面结合”吗?这位同学写得可真好,同学们评得也不错。

四、悟情悟境,情感升华
师:其实当年巴金爷爷就是在树下观鸟的群众之一。

他看到这么茂盛的大榕树,看到这么欢快的鸟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同学们,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呢?
师:你来说,你的眼睛最闪亮。

师:你发现这里呀,有两个鸟的天堂,其中一个用上了双引号,另外一个没有加双引号。

那加双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不加双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指的是什么呢?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开始。

师:瞧!那边勤学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师:你来说。

你认为加双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不加双引号的指的是鸟儿自由生息的乐园。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答案都没有了意见。

师:那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谁来说一说?
师:你来说。

你认为大榕树给鸟儿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而人类给鸟儿提供了最好的保护,让鸟儿在这里生活就像是在天堂里一样。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段视频,去感受鸟儿们天堂般的生活,去感受当地人对鸟儿的保护。

(播放视频)师:同学们,多幸福的鸟儿,多善良的人们呀!树有生命,鸟也有生命,倡导生命至上的人类,更加应该要懂得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人
间天堂,去感受生命的无处不在。

(板书:生命画树的形状)五、阅读链接,布置作业
师:正如巴金爷爷在《筑渝道上》这样写道。

巴金爷爷把对生命的热爱写在《筑渝道上》,也写在《鸟的天堂》里。

你瞧,树多茂盛呀,仿佛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真是“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鸟多欢快呀,仿佛每一声啼叫中都有对生命的赞歌。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师:课后请大家完成这样一个作业,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