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就语文月考(二).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B 、 瞩目
(zh£i ) 衣钵(bo ) 热忱(chen) 费解(fei ) 易帜(zhi ) 鉴于
(jian ) 鄙薄(bi ) 肆虐(shi ) 殉职(xiin ) 斟酌(zhen) 赊账(xie ) 以讹传讹(e ) 摸门不着题号
— 三 四 总分 得分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世外桃园 大相径廷 扑朔迷离 分道扬镰 B 、拈轻怕重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容光焕
发 C 、手屈一指 横空出世 委委动听 约定俗
成 D 、麻木不人 夜不能寐 水泻不通 油然而
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他的父亲历经沧桑,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B 、 王老师没有偏见,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够一视同仁。

C 、 对不起,我昨晚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别问我了。

D 、 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⑴报纸杂志要开展重要活动,可以发出 _________ ,组织征文活动。

⑵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⑶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 了各国文化。

A 、启事
鉴赏 沟通 B 、启示 欣赏 沟通 C 、启事 欣赏 勾通 D 、启示 鉴赏 勾通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 、 要参加活动的同学必须在10月1日前去报到。

B 、 李老师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D 、 三年前,“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却是很熟悉的了。

6、 下列关于新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 标题是全文的“眼睛”,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洁。

B 、 导语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或中心,引起读者注意。

C 、 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D 、 通讯不属于新闻文体中的一种,它篇幅较长,内容更为丰富。

7、 下列对表达方式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 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但不幸以身殉职。

(叙述)
B 、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

(议论)
C 、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说明)
D 、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抒情)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大相径庭(jing ) 矢志不移
一、基础知识:(30
(1)
(2)
(3) (4 __________________ ,拾此充饥肠。

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过零丁洋》
中以落花自喻表明心志的句子:
中的名句是:一
(13 分)
二' 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乏其身:穷困缺乏
C、困于心,衡于虑:阻塞,不顺畅B 、
11、下列各组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B、其乡人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分)
饿其体肤:身体
增益其所不能:增加收益
()(3 分)
公问其故
“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

(4分)
8、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武松一醉打蒋门神一《水浒传》
B、格列佛一荒岛求生一《格列佛游记》
C、赵子龙一长坂坡救阿斗一《三国演义》
D、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一《红楼梦》
9、古诗文默写:(6分)
B、故天将降大任……增益其所不能。

1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证,其中
"从正面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反面论证了“
三' 现代文阅读(47分):
(一)范进中举节选(19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
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远,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
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瞪小眼,一齐道:“原来新人欢喜得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命苦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哦!”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4、选文出自清代小说家写的《》。

本文从体裁看属于小说,
小说三要素包括人物、和 o (4分)
15、文中表现范进惊喜过望的一个字是—,写其疯劲十足的短语是。

(2分)
16、范进发疯的过程可分为四步。

(4分)
17、本段写范进发疯主要采用了描写和描写;从描写角度看,本段中
写众人的反应属于。

(3分)
18、联系全文,范进发疯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9、范进中举发疯揭示了。

(3分)
(二)成功是一种感受(14分)
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一一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
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

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
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
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1、“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3分)
22、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2分)
⑴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③段中“这种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
由是什么?(3分)
24、下列四句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
A、“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
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C、“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
耐唱的歌。


D、“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三)生命的声音(14分)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

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

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 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
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 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

同时,有一个声音.
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_-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霞二样惊天动地
嗡一一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

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

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

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

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

真好听。

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

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

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

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粗浙以迷。

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

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

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
水。

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25、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3分)
26、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
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一悚然一惊一()一()一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语言品析。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28、情感体验。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四、作文。

(6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多许多:幸福、青春、理想、机遇、成功、失败、友谊……有的触动了你的心灵,有的催你猛醒,有的让你留恋,使你懂得了珍惜。

要求:
(1)根据提示,请以“珍惜”为话题,根据自己的生活,选取某一个角度,或写自己想讲的与话题相关的故事,或写想表述的与话题相关的感受,或写想陈述的写话题相关的见解。

(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