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
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行切开
剥离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
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
长骨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钢板置入内固定;四肢;长骨骨折;疗效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导致四肢长骨骨折发病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牵引固定为临床保守治疗方案,但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
切开剥离内固定为另一种传统治疗方案,但极易对患者周围软组织造成损伤,感
染等情况发生较多,不利于患者康复[1]。

为探究理想治疗方案,本文对小切口经
皮植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疗效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
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男女比
例为54:46,年龄18-40岁,平均(28.37±4.78)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0例,闭
合性骨折6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8:30,年龄19-40岁,平均(28.40±4.7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28例,闭合性骨折40例;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于手术前均接受常规检验以便进行初步判断,对患者骨折部位使用石膏
予以初步固定,保护骨折部位软组织。

对照组行切开剥离内固定治疗:患者接受
全麻或者臂丛麻醉行侧卧位,用止血带绑住患肢,对术野进行消毒和铺巾。

在骨
折部位行长约7-10厘米切口,皮下组织切开之后,将骨膜沿两侧进行剥离,以便暴露出骨折端,再清除骨折处碎骨片与血肿,并使用克氏针予以固定。

研究组行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患者接受臂丛麻醉或全麻,切口为骨
折运、近端切口,常规4一6Cm,尽量不剥离骨折端及骨膜,C臂透视下复位,
证实骨折复位良好后,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下依次螺钉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并发症
包括关节僵硬、静脉栓塞、断板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
研究组住院时间校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
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发热3例(3.00%),静脉栓塞5例(5.00%),关节僵
硬8例(8.00%)、断板4例(4.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68
例患者中发热3例(4.41%),静脉栓塞0例(0.00),关节僵硬0例(0.00)、
断板1例(1.4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四肢长骨骨折常伴发血管、脏器以及神经等的损伤,病情较重,严重危害患
者生命安全,传统治疗常行复位或骨膜剥离,但易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受限、伤口
感染及愈合延迟等问题,降低治疗效果[2]。

临床研究表明,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
行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且安全性高[3]。

为证实该结论,本文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8.21±5.08)d显著短于对照组(16.74±4.77)d,说明对长骨骨折患者行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
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加快其康复进程。

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
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对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行小切口经皮
植入内固定治疗安全性高,可显著减少并发症。

分析原因可能为: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术中对患者行小切口,置入钢板,
无需对患者行剥离骨膜操作,减轻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从而可以维持局部血供,可促进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促进其康复,通过使用标准螺钉固定钢板位置,
能够纠正并复位钢板侧向移动,提高固定效果[4]。

该方案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患者中,骨折局部不需行复杂处理,避免对患者局部血供造成破坏,从而影响血供,并且由于锁定钉固定后,不出现螺钉松动和拔钉等现象,对骨质疏松患者更
为适用[5]。

此外,两组均出现断板现象,分析原因可能为钢板过度贴近患者骨皮质,进而造成钢板在术后扭转时发生断裂。

因此,医护人员通过正确理解小切口
经皮植入内固定术设计理念,掌握相应手术技术,则可有效治疗四肢长骨骨折,
促进其骨折愈合,且不易造成严重损伤。

受时间、环境以及样本例数等因素限制,本文未对两组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需进一步扩大实验予探究并作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
折愈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柏冰,马松涛,侯志勇.生物学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5,8(7C):162-163.
[2]唐国臣.探讨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18-19.
[3]李绍军.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203-204.
[4]范志航,熊雁,杜全印,等.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
中的临床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3):240-241.
[5]司枫.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
药,2013,20(28):181-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