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若玉米的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
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出可判断其遗传因子组成最简单的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粒玉米测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与另一株黄粒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2.控制人类肤色的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ABBEE为黑色,aabbee为
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即肤色随显性基因的增加而逐渐加深,若双亲基因型为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分别有()
A.6种,4种B.12种,4种
C.6种,5科D.12种,6科
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4.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摩尔根通过实验研究基因的传递情况,能够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结果是()
A.亲本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 1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
B.F 1红眼果蝇雌雄交配,F 2红眼:白眼=3:1,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C.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红眼全部为雌性
D.F 1红眼雌果蝇与F 2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
5.人们发现,肺炎链球菌的R型和S型均存在1和2两种类型,其中R1能自然突变成S1,
R2能自然突变成S2,其他类型间均不能自然突变,若要证明促使R型转化为S型的因子来自S型的菌落而不是自然突变,下列实验设计应选择的组合是:()
①R1型菌落;②R2型菌落;③S1型菌落;④S2型菌落;⑤加入加热杀死的S1菌;⑥加入
加热杀死的S2菌;⑦检测是否出现S1;⑧检测是否出现S2
A.①⑥⑧B.②⑤⑧C.①⑤⑦D.②⑥⑦
6.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没有DNA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DNA也像指纹一样可用于识
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
如图所示为刑事侦查人员为侦破案件,搜集获得的DNA指纹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双胞胎,则两人的指纹相同,DNA指纹也相同
B.由DNA指纹图可知,怀疑对象中1号最可能是犯罪分子
C.DNA指纹技术可识别身份,源于DNA分子的多样性
D.获取某人的DNA指纹图只能利用生殖细胞中的DNA
7.如图是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
甲乙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存
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比为1:2
B.基因A与基因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A和a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Ⅰ分裂后期
D.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
8.某些植物中含有一种天然成分-补骨脂素,在紫外线辐射下可以插入DNA特定的碱基对之
间并发生交联反应,使DNA双链结构难以打开,同时此反应可能引起皮炎的发生,最终导致皮肤色素沉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补骨脂素的插入可能会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B.补骨脂素可特异性识别并嵌入双链DNA的特定序列
C.补骨脂素的插入导致DNA碱基对之间磷酸二酯键断裂
D.皮肤接触富含补骨脂素的物质后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
9.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的环境中培养,产
生的后代翅长接近正常,将这些翅长接近正常的幼虫置于25℃下培养,所得后代仍然是残翅果蝇。
上述信息表明()
A.生物体的性状与环境无关
B.生物体的性状只由基因控制
C.残翅果蝇幼虫在31℃的环境中发生了基因结构甲基化
D.温度可能影响了果蝇体内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翅的发育
10.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
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11.人与黑猩猩和长臂猿的某段同源DNA的差异分别为2.4%、5.3%,人与黑猩猩基因组的
差异只有3%。
这一事实为“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提供了()
A.化石证据B.胚胎学证据
C.比较解剖学证据D.分子水平证据
1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适应”的形成过程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枯叶蝶在停息时形似枯叶是适应的一种表现
B.经环境诱发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都更加适应环境
C.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D.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13.某实验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了某哺乳动物的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结果如图1所
示。
图2是根据不同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绘制的柱状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细胞①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Ⅱ
B.图1中的细胞②③可以分别对应图2中的c、d
C.图2中类型b的细胞中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图2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和b
14.正常人的X染色体上有1个红色觉基因和1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如图1中的a、b。
若
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发生不等交换,就会形成图2中c、d所示的异常X染色体。
现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儿子。
不考虑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失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妻子有一条X染色体的类型是c
B.色盲儿子的X染色体的类型可能是c或d
C.丈夫的X染色体的类型是a或b
D.该夫妇再生一个色盲儿子的概率是1/4
15.自行动手去痣后引发恶性色素瘤导致死亡的病例并不鲜见,恶性色素瘤细胞的线粒体功
能障碍是其癌变的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痣细胞并非癌变细胞
B.恶性色素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痣细胞与恶性色素瘤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相同
D.恶性色素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都减弱
16.地中海贫血病因有多种。
某地区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患该病的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β链的
基因中第39位氨基酸的碱基发生了替换(C→T),导致mRNA第39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突变后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不变
B.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C.该碱基对的替换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D.患者的血红蛋白β链的翻译会提前终止
17.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
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
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定
律。
(2)亲本蓝花与F2蓝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对F2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
观点一: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
观点二: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了其中一种观点,他们选择的亲本组合是F1红花植株作父本、母本与aabb进行交配。
他们要证明的是观点___________。
请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报告:
18.
材料,进行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本实验利用了__________技术。
35S和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__________两种物
质。
(2)获得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
(3)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
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两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若搅拌不充分,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
实验结果表明当
充分搅拌以后,上清液中的³S和
²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推测最
可能是__________进入细菌,将各种性状遗传给子代噬菌体。
(4)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
证明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
(5)本实验得出了__________的结论。
19.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即RNA干扰(RNAi)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
RNAi主要是对
mRNA进行干扰,起作用的有miRNA和siRNA。
miRNA是由基因组内源DNA编码产生,其干扰机制如下图左;siRNA主要来源于外来生物,例如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病毒会产生异源双链RNA(dsRNA),dsRNA经过核酸酶Dicer的加工后成为siRNA,siRNA 的干扰机制如下图右。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过程①的酶是__________,过程①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
(2)Exportin5的功能是__________。
(3)过程③会导致__________过程终止,原因是__________。
过程④siRNA中的一条单链
与目标mRNA之间发生__________,最终导致mRNA被水解。
20.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
麦。
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
长穗偃麦草与
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试剂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
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
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__变异。
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获得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的白粒小偃麦。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
取该小偃麦的根尖
或芽尖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21. a1—抗胰蛋白酶(AAT)是人类血浆中最重要的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蛋白酶、尿
激酶和凝血酶等活性,保护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不遭受蛋白酶损伤。
血浆中的AAT主要由肝脏合成,AAT基因缺陷导致正常的AAT合成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症,患者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肺气肿等现象,患病程度与AAT含量相关。
下图1是某AAT缺乏症患者的家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DNA测序发现AAT基因的变异多达100多种,AAT基因突变后形成其
___________,这些基因组成Pi系统。
Pi M是正常的AAT基因,绝大多数正常人是Pi M纯合个体(基因型为Pi M Pi M)。
Pi Z和Pi S是常见的AAT突变基因,Pi Z基因纯合个体血浆的AAT重度缺乏,Pi S基因纯合个体血浆的AAT缺乏,均出现AAT缺乏症。
根据图1,推断AAT缺乏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
(2)医生对该家系部分个体进行Pi M、Pi Z和Pi S基因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阳性表示检测到该基因,阴性表示检测不到该基因。
Ⅱ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理论上分析,I4、
Ⅱ3、Ⅲ2患病程度由严重到轻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
Ⅲ3与基因型相同的女性结婚,所生的正常孩子中,含有Pi Z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
(3)补充AAT和基因治疗是治疗AAT缺乏症的方法。
若用含有Pi M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注入患者体内对其基因治疗,其治疗原理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