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治疗社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替沙星治疗社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瑞生;何家富;郭宏慧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2(038)005
【总页数】1页(P855)
【作者】李瑞生;何家富;郭宏慧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湖北襄阳441021;湖北省襄阳市中心
医院呼吸内科湖北襄阳441021;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湖北襄阳441021【正文语种】中文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社区呼吸道感染90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
年龄13~84岁,平均年龄35.8岁。
患者中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42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26例,肺炎22例,临床表现均有呼吸道症状、发热,未并发其他感染。
所有患者均根据社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治疗前未用其他抗生素治疗。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
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病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用量0.4g,加0.9%生理盐水
250mL,每日1次,静滴时间不少于60min;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用量0.4g,加0.9%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滴时间不少于60min。
2组
患者治疗7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治疗过程中化验指标异常
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指标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
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各项指标检查有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但化验指标未见改善;无效:用药3d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或有加重倾向。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3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
效率为91.1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为静脉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头痛、失眠及皮肤瘙痒等。
其中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共3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共3例,静脉炎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
3.3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社区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病原体为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其中以细菌性炎症最常见。
传统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不敏感,疗效差。
此外,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非典型致病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中起到广泛作用,其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含氟原子,抗菌活性显著提高,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泛,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浓度较高,故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加替沙星作为第4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在分子构型上有改变,加强了疗效,抗菌谱
也较广,在保持第3代氟喹诺酮抗菌特性基础上对革兰氏阳性菌、非典型致病菌
和厌氧菌有抗菌活性,同时对许多呼吸道耐药菌也有较敏感的特性,且由于药物结构改变,也减少了相应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加替沙星在治疗社区呼吸道感染中疗效较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治疗社区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中显示其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