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文【会员独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文科)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3.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 B.NaCl C.NaOH D.Na
2
O
4.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 B.Na
2O C.Na
2
O
2
D.NaHCO
3
5.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6.能够用来鉴别BaCl
2、 NaCl 、 Na
2
CO
3
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
3
溶液 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7.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
2CO
3
+CaCl
2
===CaCO
3
↓+2NaCl
B.Fe+CuSO
4===Cu+FeSO
4
C.2NaHCO
3Na
2
CO
3
+CO
2
↑+H
2
O
D.CaO+H
2O===Ca(OH)
2
9.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10.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Zn+2HCl=ZnCl
2+H
2
↑B.2H
2
S+SO
2
=3S+2H
2
O
C. H
2+CuO=Cu +H
2
O D.2H
2
O 2H
2
↑+O
2

1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Cu丝 B.熔融的MgCl
2
C.NaCl溶液 D.蔗糖1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A.Na
2S B.Ba(OH)
2
C.KMnO
4
D.KCl
13.NaHSO
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
4
2-。

下列对于NaHSO
4
的分类中
不正确的是
A.NaHSO
4是盐B.NaHSO
4
是酸式盐
C.NaHSO
4是钠盐D.NaHSO
4
是酸
1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O B.BaCl
2C. NaHCO
3
D. CO
2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
42-B. Ca2+、HCO
3
-、C1-、K+
C.Mg2+、Ag+、NO
3-、Cl-D. H+、Cl-、Na+、CO
3
2-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
1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1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H
2
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
2 + 2H+ = Ca2+ + 2H
2
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 3+2H +=Ca 2+
+H 2O +CO 2↑ 18.2molCl 2和2mol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数相等
B .原子数相等
C .体积相等
D .质量相等 19.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
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 .1:1 B .1:2 C . 1:3 D . 3:2
20.现有CO 、CO 2、O 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 氧原子,则三种气
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6∶3∶2
三、填空题
21.(12分)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
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

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 2KNO 3+C +S===K 2S+2NO 2↑+CO 2↑。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22. (8分)(1)区分溶液和胶体的常用方法是 。

(2)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 下能够导电
的 。

电解质导电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在这种状态下能够 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23. (8分)在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相同CO 和CO 2的体积比为 ,分子
数比为 ,原子数比为 ,质量比为 。

24.(17分)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 3溶液、Na 2CO 3溶液、Na 2SO 4溶液和NaCl
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 ,连续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出现 现象的是 ,
离子方程式是 。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出现现象,离子方程式是。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出现现象的是,离子方程式是。

(4)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三、实验题
25.(10分)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mol/L的NaOH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g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玻璃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配制前容量瓶洗涤后没烘干,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
(偏大、偏小、无影响。

以下同)
②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答题卡(文科)
出题人: 温明洁 审题人:周艳杰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将一、二题选项填入下表(共45分):
三、填空题
21.(12分)2KNO 3+C +S===K 2S+2NO 2↑+CO 2↑。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N S ,被氧化的元素是 C , 氧化剂是 KNO 3 S ,还原剂是 C , 氧化产物是 CO 2 ,还原产物是 K 2S NO 2
22. (8分)(1)方法是 丁达尔效应 。

(2) 熔融状态 , 化合物 , 电离 。

23. (8分)体积比为 1:1 ,分子数比为 1:1 ,
原子数比为 2:3 ,质量比为 7:11 。

24.(17分)
(1)滴入 HNO 3 ,出现 气泡 现象的是 Na 2CO 3 ,
离子方程式是 CO 32-+2H +=H 2O +CO 2↑ 。

(2)滴入 Ba(NO 3)2 ,出现 白色沉淀 现象的是 Na 2SO 4 ,
离子方程式是Ba2++SO42-=BaSO4↓。

(3)滴入 Ag NO
3,出现白色沉淀现象的是 Na
2
SO
4

离子方程式是 Cl + Ag+ = AgCl ↓。

(4)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NaNO
3。

三、实验题
25.(10分)
(1)计算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20 g
(2)规格: 500mL
请写出: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3)
①影响:无影响(偏大、偏小、无影响。

以下同)
②影响: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