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41 期2019 Vol.6 No.41
101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李莉红
(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10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出我院近期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抑郁程度。
结果 实施护理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比组,且SAS 、SDS 评分低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并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1.101.0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也称为尿毒症,实质是肾脏出现萎缩且功能受到影响[1]。
该病主要特点是治疗难度极大、治疗时间较长,治疗过程较为痛苦,且病死率很高,无形中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及生活负担。
由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器官发生损坏,且身体机能受到限制,导致其心理状态较差,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影响到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治疗。
本文以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目的,选出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41例,女29例,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两组。
对比组,年龄40~75岁,平均(55.8±4.7)岁,病程(3.5±2.1)年;干预组,年龄41~78岁,平均(56.2±4.3)岁,病程(3.2±2.6)年。
对比两组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方法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主要内容有:患者的病情监查、记录及分析,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遵医嘱护理,知识宣教及饮食护理等。
(2)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家属沟通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并将患者会存在的心理情况告知其家属,指导家属以理解、关心及鼓励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②健康宣教。
开展集体病友教育结合个体咨询教育向患者深化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尽量为患者解答疑惑,多为患者讲解一些该病治疗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③心理护理。
患者在患病期间极易产生焦虑、紧张、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关注和鼓励。
护理人员通过日常的观察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言语疏导的同时给予关心、安慰及鼓励,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④开展病友交流会。
请状态良好的病友对自己的经历进行阐述,并对其他患者进行激励。
同时,病友间相互倾诉,相互支持及鼓励,过程中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⑤饮食控制。
该病患者对饮食方面的护理要求较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况、肾小球状况等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严格控制患者对蛋白质、热量的摄入量。
1.3 评价标准
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标准有:完全依从(配合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基本依从(接受治疗方案,但是不配合部分护理措施)、不依从(患者不配合治疗工作)。
在护理前后向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并回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SAS 、SDS 的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 <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的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不依从例数分别是22、11、2,其治疗依从率为94.3%;对比组的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不依从例数分别是13、12、10,其治疗依从率为71.4%。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比较如表1所示,护理后对比组的S A S 、S D S 评分未出现明显变化。
而干预组护理前后的SAS 评分及SDS 评分出现明显变化,且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比较(s ,分)
组别例数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护理前 护理后对比组3557.5±5.1 53.1±6.562.7±6.2 53.8±6.8干预组
35
58.2±4.8 45.3±7.4
63.5±7.3 45.6±6.5
3 讨 论
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其家庭压力及心理负担都较大,导致患者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产生了一些抵抗心理,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2]。
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工作,并尽力帮助患者找回信心。
护理干预结合了家庭沟通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开展病友交流会等护理手段于一身,以关心、支持、理解及鼓励等态度,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肾功能
(下转104页)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41 期2019 Vol.6 No.41
104
理满意率指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验算);计量资料上,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服装仪表、标识清晰、环境舒适指标用“s”的方式表示(t验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所测服务、环境评分指标
观察组在服务(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环境(标识清晰、环境舒适、服装仪表)评分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服务、环境评分指标(x±s,分)
组别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服装仪表标识清晰环境舒适
观察组(例数=33)(94.25±4.29)(95.14±4.04)(92.75±5.26)(94.16±5.14)(93.47±5.07)对照组(例数=33)(79.26±7.59)(81.21±7.14)(78.47±6.85)(80.36±7.89)(81.15±8.30)P P<0.05P<0.05P<0.05P<0.05P<0.05
2.2 比较两组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82%)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8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n(%)]
组别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十分满意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例数=33)1(3.03)6(18.18)15(45.45)11(33.33)32(96.97)对照组(例数=33)8(24.24)10(30.30)12(36.36)3(9.09)25(75.76)P----P<0.05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现代护理理念持续改进及医学模式的良性变化[4],加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病发率显著升高,医疗护理资源面临紧缺局面,社区医院静脉输液就诊患者日益增加[5]。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窗口,社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对该院声誉、患者疗效均有一定影响,为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改进社区门诊输液护理模式较为关键[6]。
以往常规护理模式精细化较差,输液流程繁琐复杂,护理工作效率低下,医护人员常由于输液药品复杂、病种多、患者流动性大等情况出现药物配制错误、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等相关问题,为改善以上问题,本院总结、梳理、分析了整体输液流程并予以患者探讨评估-分类-护理模式作相应护理治疗,可操作性较强,一定程度可降低患者错诊、漏诊发生率,效果显著。
如上文结果所示,观察组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服装仪表、标识清晰、环境舒适及护理满意率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结果对比亦能证明探讨评估-分类-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模式更佳。
综上所述,在门诊输液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评估-分类-护理模式,可简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保证输液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婷雅,赵楠.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空巢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28):3479-3482.
[2] 温方圆,袁素平,杨红,刘兴红.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门诊
输液室患者投诉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12):20-22. [3] 洪艳群,方跃平.医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
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09):1102-1103.
[4] 孙四平,周建红,孙可巧,陈颖.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
物不良反应中的应对策略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48-149.
[5] 瞿礼华,闻亚军.协同护理模式在门急诊患儿留置针延续护理中
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81-183.
[6] 贺国文,周洁,张红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社
区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09-1911.
本文编辑:赵小龙
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并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22(3):116-118.
[2] 田小丽.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J].心理医,2016,22(6):213-214.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