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物理方案对一次飞机积冰过程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止轨道卫星,其搭载的红外和可见光自旋扫描辐射计每半小
时获取一次地球圆盘图像。
为了更好地评估飞机积冰过程,本文选用了民航部门使用
较为广泛的飞机积冰指数 IC指数法(赵树梅,1994)。该积冰
指数法的表达式如下:
IC=[ ( RH-50) ×2] ×[ T×[ T+14] / 相 对 湿 度 (单 位;%),T表 示 温 度 (单
对模拟区域的设定,我们采取的是 Lambert投影的两重嵌 套网格区域,模拟中心为 32°N,104°E,采用三重嵌套,网格格 距由外到内分别为 27km、9km和 3km,模拟过程选取 2010年 10 月 25日 06时(世界时)作为 WRF模式启动时间并积分 30h。 模式初边界场采用 NCEPFNL的 1°×1°,主要物理过程参数化 方案包括:WDM6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WDM6;Lim等,2010), 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RRTM长波、短波辐射方案和 YSU边 界层参数化方案。
环境科学
科技风 2020年 4月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10136
不同微物理方案
对一次飞机积冰过程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分析
张 迪 刘智新 孙钊钰 闫博芸 吴 迪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天津 300300
摘 要:飞机积冰是威胁航空安全的严重危险天气之一,为理解飞机积冰期间大气环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本文利用中尺度 数值模式 WRF对 2010年 10月 26日发生在四川地区的一次飞机积冰个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结合卫星数据、再分析资料、 积冰指数可以初步判断飞机积冰发生区域和条件;(2)WRF模式中 WDM6和 Thompson两种云微物理方案对积冰环流背景的模拟 与实况基本一致,较好地再现了积冰发生前的弱对流不稳定特征和水汽通量输送条件;(3)两种云微物理方案对积冰区云物理量 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存在差异,对于 WDM6方案,37km高度云微物理量以云冰为主,3km高度以下以云水为主;而在 Thompson方 案中 37km高度内主要以云水为主,合理地刻画了过冷水粒子,更接近实际积冰环境特征。
拟,比较分析两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WDM6和 Thompson方
案)对此次积冰区云系微物理过程的模拟效果,理解云微物理
方案对积冰区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
2数据方法及模式方案
2.1资料和方法
本文使用的气象资料包括 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finalreanalysisdata(FNL;Kalnayetal.,1996)
关键词:飞机积冰;云微物理;过冷水滴;数值模拟
1绪论
飞机积冰是指飞机机体表面某些部位聚集冰层的现象,主
要由云中过冷水滴或降水中的过冷雨碰到飞机机体后结冰形
成的,也可由水汽直接在机体表面凝华而成,其主要出现在温
度低于 0℃,周围多为过冷云覆盖的环境中(袁敏等,2018;周悦
等,2014)。理解飞机积冰发生的大气环境特征,合理预报飞机
. Al已l成R为i研g究h飞ts机积R冰es过e程r的v主ed要.方法之一(曹丽霞等,2004;刘
风林等,2011)。许多研究基 于 数 值 产 品 提 出 了 一 些 重 要 的 积
冰指数算法,如美国当前飞机积冰预报产品(CIP;Bernstein等,
2005)。李耀东等(1997)通过使用数值预报产品,预报了一些
航空气象要素、给出了航空气象相关的积冰和颠簸物理指数。
然而,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针对飞机积冰期大气云微物理
过程的模拟研究相对较少,模式中云微物理方案的选取不同是
否会导致飞机积冰区云物理特征的模拟出现差异尚不清楚。
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 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
(WRF)对 2010年四川地区发生的一次飞机积冰过程进行模
位;℃)。当 IC指数介于 0%到 40%之间时,则判定为轻度积
冰;当 IC指数介于 40%到 70%之间时,则判定为中度积冰;当
IC指数大于 70%之间时,则判定为有严重积冰出现。以往的
研究表明积冰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诊断积冰范围。 2.2模式方案简介 为了理解飞机积冰期间的云微物理特征,本文选用了目前
主流的 中 尺 度 数 值 模 式 WRFmodelv3.9.1(Skamarock等, 2008)对 2010年 10月 26日发生在四川广汉地区发生的一次飞 机积冰事件进行模拟。WRF模式系统是由美国研究部门及大 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的新一代中尺度同化预报 系统,其目的是提高我们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认识和预报水平 (胡向军等,2008)。
为了理解飞机积冰期间的云内物理量分布特征,模式中选 用了两种云微 物 理 参 数 化 方 案 进 行 对 比 模 拟 分 析,分 别 采 用 WDM6和 Thompson(Thompson等,2008)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这两种参数化 方 案 考 虑 了 5种 水 凝 物 (云 水、云 冰、雨、雪 和 霰),WDM6方案在 WDM5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有霰和与它 关联的一些过程,Thompson方案改良了较早的 Reisner方案(楼 小凤等,2004),还作被用来做理想实验和中纬度冬季观测资料 的比较,取得了 较 好 的 模 拟 效 果。一 些 研 究 也 表 明,该 方 案 可 适用于冻雨天气情况下航空安全保障的预报(Zhang等,2018)。
积冰区 域,对 飞 行 安 全 的 保 障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Thompson等,
2016;李佰平等,2018)。
以往对于飞机积冰的研究多集中于飞机探测和卫星观测
(袁敏等,2018;赵阳等,2018)、再分析资料的诊断分析(王新炜
等,2002),但飞机观测成本较高,只能收集某一区域特定高度
上的数据,而卫 星 资 料 其 时 空 连 续 性 较 差。近 年 来,数 值 模 式
再分析资料和 卫 星 云 图 资 料。FNL全 球 再 分 析 资 料 是 空 间 分
辨率为 1°×1°、时间间隔为 6h全球资料。该资料包含了地表
26个标准等压层、地表边界层和对流层顶的要素信息。本文中
卫星云图资料使用的是风云系列卫星 (FY2E)提供的资料。
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