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教案《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①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③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活动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②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活动”是风形成的具体知识应用。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引入]我们打开窗户,有时会感受到一阵阵风吹来,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大气运动是怎样发生和进行的大气水平运动有什么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相关的问题。
[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自主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活动]
2.整合、梳理知识:学生自己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先后顺序的梳理,要求能够对照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用知识框图形式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对知识重新整合与梳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
3.成果交流与展示: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实物投影展示知识框示意图
[教师指导]
1.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2.说明太阳辐射被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被称为长波辐射。
3.读太阳辐射各种波长范围图,分析:
(1)太阳辐射的主要电磁波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
(2)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较少。
4.强调“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扫除知识障碍,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强调重点结论)
[学生活动]完成P30活动题(学生自主完成)
二、实验活动实现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先进行“活动”,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实验。
(教师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
实验的材料尽可能考虑容易获取,如冰块可以用雪糕代替等,实验步骤尽可能具有操作性。
教师应该预先进行试验,以确保实验成功。
)
概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强调发现学习。
)
师:这种现象会不会发生在自然界中呢在自然界中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板书]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板图]引导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A、B、C三地受热均匀时,等压面与地面平行,高度越高,气压越低,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2)A受热,B、C冷却,空气出现上升和下降运动,使得空气密度变化,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
等压面发生弯曲变形。
(3)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上空和近地面都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构成热力环流。
[板书]2.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学生梳理知识]引导学生用知识框图形式示意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成果展示]
太阳辐射地区不均——>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风)(构成了热力环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师: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陆
地与海洋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下面我们来完成陆
地与海洋之间热力环流。
[学生活动]由学生根据教材P33内容,自主解决。
三、画图析图,整合迁移和发现知识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师:热力环流中包括空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空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从前面所了解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来看,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呢
[学生活动]在板图上解释水平气压梯度、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师: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水平”两字,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风是水平运动,地球又在自转运动,你又联想到什么呢(地转偏向力)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在板图中分析大气运动受力与风向的关系。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针对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教
学方式,传统的板图能够分析风的动态形成过程,依然是有效的。
同时分
析中要注意与学科力学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学生]完成P35活动题。
[教师指导]
第(1)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2)(实物)投影学生画出的风向。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并说明风向的定义。
(指导学生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同时使学生在使用中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