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之传送带模型中的功能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 (1)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
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 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情境二
倾斜传送带(向上)
例题2:倾斜传送带模型(向上运送物体)
如图,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 下,始终保持v0=2 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 kg的工 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过时间t=1.9 s,工件被传 送到h=1.5 m的高处,取g=10 m/s2,求:
求(1)滑块到达底端B时对轨道的压力; (2)滑块与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μ;
(3)此过程中,由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水平传N,方向竖直向下 (2)32 J
如图,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质量为m=1kg,从光滑平台上的 A点以v0=1.8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
答案:AC
情境三
倾斜传送带(向下)
例题3:倾斜传送带模型(向下运送物体)
课堂小结
传送带
1、功能关系:Wf= _△_E__k_ + ___△_E__p_ +___Q____
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增量和摩擦产生的 热量之和。
2、对Wf、Q的正确理解:
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Wf=f·S带,其中f为电动机对传送
①工件在这一过程中做什么运动? ②工件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多少?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③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多少? ④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多少? ⑤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电动机多做多少功?
练习3: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于水平地面
放置,以同样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 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 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竖直高度为h的C处 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皆为H.则在物体 从A到B的过程中( )
高中物理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传送带
学习目标
1、掌握传送带模型中功和能的对应关系,会在具 体问题中进行计算。
2、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Q=f滑·s及其应用。
重点: 功能关系在传送带模型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 如何分析传送带模型中物理过程
知识回顾
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机械能 内能
情境一
A.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B.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C.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D.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
练习4: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 一质量m=1 kg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 m/s2, 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75 B.0~8 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8m C.0~8 s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90J D.0~8s内物体与传送带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6J
带另外施加的静摩擦力,数值上等于物体给传送带的摩擦 力,此摩擦力可能为静摩擦力也可能为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内能:Q= f滑·S相对
感 谢 观 看
练习1:
如图示,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从半径为R=0.2m的光滑四分
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处由静止滑下,A点和圆弧对应的圆心O点等 高,圆弧的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平滑相接.已知传送带匀速运行速
度为v0=4m/s,B点到传送带右端C点的距离为L=2m.当滑块滑到 传送带的右端C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g=10m/s2)
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无 碰撞地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已知传送带 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
的速度为v=3 m/s,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 弧轨道的半径为R=2 m,C点和圆弧的圆心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53°=0.8, cos53°=0.6).
水平传送带
例题1:水平传送带模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
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
物块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分析以下问题: ① 物体在这一过程中做何运动? ②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 ③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④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 ⑤ 这一过程中产生热量? ⑥ 电动机多做的功? ⑦ 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到哪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